谢荣发是福建龙岩永定区金砂乡卓坑村一名69岁的残疾卷烟零售户。三十年前,一场车祸夺去了他的左腿,行动不便的他苦于无法外出务农和打工,在村里开了一间小小的杂货店。一家六口的生活来源,都靠着这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食杂店,家庭花销主要是大孙女做唐氏康复治疗和一家六口的吃穿用度。
永定烟草分公司在认真研究谢荣发的基本情况后,拿出了一套“救急”与“造血”并进的综合扶贫方案。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永定分公司营销人员为谢荣发分析了致贫原因,建立帮扶联络卡和帮扶手册。帮助谢荣发打扫店铺,重新整理规划店铺布局,按照烟酒、粮油、副食分门别类合理划分卷烟陈列区和非烟区,新增烟柜、发放卷烟烟模和张贴各品类商品的价格标签,将烟柜移至店铺门口显眼位置,吸引过往行人的注意,提高店面形象,以此来提升谢荣发店铺的“硬实力”。店铺改造后,进店客流增加了20%以上,客户的卷烟和其他副食品销售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遇上节日,营销人员会带上一份小礼品前去慰问,像亲人一样走近他的生活,关心他的生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和卷烟盈利情况,及时把烟草公司的扶贫政策传达给他并将扶贫物资送到他的家中,为他排忧解难;鼓励他树立脱贫信心和决心,拒绝“等靠要”思想,努力摆脱困境。
疫情期间,永定分公司还组织党员清风服务小分队前往谢荣发家中开展消毒防疫服务。营销人员一边消毒和整理店面,一边了解谢荣发疫情期间的生活和经营情况。不仅为其发放口罩和消毒用品,还为他的店铺贴上“进店请佩戴口罩”的温馨告示牌。
“你们就跟我的亲人一样!”谢荣发眼眶泛红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脱贫离不开“富脑袋”
谢荣发近年才装上义肢,走路还不是十分灵便。加之地处偏远的贫困村,又不会驾驶交通工具,鲜少有机会到集镇。常年在家和较低的文化水平,让他不了解市场情况,经营方式偏保守,日常卷烟经营,全凭个人感觉,店铺经营收入不太理想。
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智随志走,让脑袋富起来,才能激发活力,形成合力。为此,营销人员密切关注谢荣发的卷烟订单,定期跟踪了解其卷烟动销情况,并结合每周货源投放策略,为谢荣发量身打造经营指导书并为其详细讲解。营销人员定期进行盈利测算,帮助谢荣发了解店铺盈利状况。营销人员还针对一些动销较慢的品牌,开展驻店指导帮助谢荣发卷烟下柜。
考虑到谢荣发文化水平不高,为加深其对卷烟经营的理解,营销人员组织片区小组长和一些销售能力较强的卷烟零售户到谢荣发家中“现身说法”。通过同行间的交流,谢荣发学到了不少销售技巧和经验。
现如今,谢荣发已经能够科学订货,将卷烟库存保持在安全、合理范围,对卷烟经营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经营有了明显起色,盈利率不断提升,2018年盈利率11%,2019年盈利率达到13%,卷烟结构得到优化,卷烟零售业务取得质的飞跃。
脱贫要“输血”更要“造血”
脱贫攻坚不仅要为谢荣发“输血”,更要让谢荣发可以持续“造血”。只有外部输血式扶贫与内部造血式脱贫相结合,通过自身“造血”巩固“输血”成果,才能彻底拔除穷根、消除贫困。
在日常走访中,营销人员了解到谢荣发妻子种了几棵米蕉树。对于身材瘦小的她来说,要摘下米蕉很是困难,加上没有销售渠道,米蕉总是烂在地里。永定分公司及时组织党员零售户、志愿者和营销人员开展主题为“七月帮扶阳光行”的爱心采摘活动,并帮谢荣发运至县城开展爱心售卖,帮助谢荣发获利450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次的爱心采摘活动并不能让谢荣发一家衣食无忧。营销人员结合时下人们热衷的“农家采摘”,借助微信平台广而告之,让不少当地人知晓谢荣发家的米蕉采摘乐活动,减轻了谢荣发妻子的劳动负担,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收入,同时吸引来消费者,提升谢荣发店铺的知名度。
针对谢荣发家的空余农田,营销人员建议,进一步完善“农家乐”内容。让他的两个儿子赋闲在家的时候帮忙饲养一些鸡鸭和扩种蔬菜,通过采摘米蕉和蔬菜、土鸡鸭、土鸭蛋等农产品实现增收。为拓宽销售渠道,营销人员还做起了“微商”,在朋友圈里发布“我帮贫困户卖鸡蛋鸭蛋……”的广告,帮助谢荣发售卖鸡蛋鸭蛋。如今,谢荣发已能熟练使用微信朋友圈销售店内商品和农产品,卷烟和非烟经营渐渐走上了轨道,并吸纳了10余名固定的买家,他的两个儿子闲暇之余则帮忙配送商品。农产品收入和卷烟经营收入让谢荣发家实现了持续“造血”。
2019年,谢荣发终于摘掉了贫困的帽子。目前谢荣发的卷烟经营利润上升到了近2000元/月,加上其他农产品的收入,谢荣发食杂店月固定收入已有4500元,保障一家人的日常支出不再是问题。“感谢烟草公司的关爱,让我的生活越过越红火了!”谢荣发满含深情地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永定分公司还将继续关注谢荣发食杂店的经营,进一步思考如何帮其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其持续增收致富!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