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罗林幸福的笑脸,很难想象贫困曾经给他的生活打下深深烙印。今年46岁的罗林是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大寨苗族乡富民村村民,初中毕业后就一直在外打工,修过路、挖过矿,不怕苦也不怕累。2012年,罗林借来一些钱加上自己的全部积蓄,翻修了房子,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不料,2014年,尚背负着债务的罗林因为一场意外导致右腿骨折,腰椎变形,整个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
2015年,罗林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罗林说:“当时,我感到很绝望,老婆和母亲都有慢性病需要长期吃药,两个孩子还在上学,我作为家庭主要劳动力被砸折了腿,该怎么办?”
泸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驻富民村工作队队员陈鑫了解到情况后,考虑到罗林的身体原因,建议他在家发展养殖业,鼓励他重新开始奋斗。
如今,罗林已经重新树立了对生活的信心。他满脸笑容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我养了20头猪、4头牛、26箱蜂。去年卖了10头猪,进账5万元;卖了2头牛,进账3万元;卖蜂蜜也挣了有1.6万元,加起来年收入差不多10万元,我现在觉得生活特别有奔头。”
一条景观河堤贯穿村庄,具有苗族标志的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河堤对岸,成片的菊花园引来游客流连忘返,烟农们正在绿油油的山谷里采摘烟叶……
现在,走进富民村,人们已经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山山黄土裸露,家家茅草破屋”的样子。改变,从2016年泸州市局(公司)对口帮扶富民村开始。
富民村,拥有一个饱含着村民殷切希望的名字,原来却是一个集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于一体的省级重点贫困村。富民村共设有7个村民小组,523户村民,其中93户为苗族,2015年该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5户,贫困发生率在25%以上。7月20日,在景色旖旎的乌蒙山区,记者坐车沿着黝黑的沥青路蜿蜒向前,翻越几座山头到达了富民村。
站在村头景观河堤上,望着波涛汹涌的河水,富民村村委会主任陈兴敏告诉记者:“原来,这里曾是一片荒田,每到雨季都要经历四五次洪水冲击。为了排泄山洪,烟草行业投资245万元清理淤泥、加固河道,后来又投资了50万元将荒田改造为80亩观赏性菊花产业园。现在,村里主打乡村旅游项目,每年5月份和11月份举办菊花节时,都会有上万人来这里旅游。”
在乡村旅游项目上,自2018年以来,富民村以“菊香富民•苗寨吃新”为主题,每年打造大寨富民菊花文化节暨苗族吃新节,让贫困户通过创业、入股、务工等形式参与菊花产业、旅游产业发展,获得了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
在菊花产业园对面的山坡上,富民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房中就有很多家民宿。装修风格颇有苗族风情的“上岬客栈”老板侯学英就是苗族人,丈夫患有风湿性疾病没办法外出务工,两个孩子还在读书。侯学英说:“现在,老公在家开民宿,一年能挣一万多元;我平时在产业园打零工,闲时去找点其他活儿干,挣的钱正好能拿来给娃读书,生活越来越好了。”目前,富民村共有50多家民宿,平均每家年增收1万元左右。
修建防洪治理景观河堤、安装苗族风格的路灯、解决安全饮水问题……2016年以来,泸州市局(公司)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富民村持续打造了生猪养殖、烟叶种植、富硒蔬菜、菊花种植为支柱的农业产业,以太阳能发电、观光休闲农家乐为支柱的特色产业,为脱贫攻坚乃至乡村振兴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
看着新烤出来的烟叶,今年58岁的富民村村民刘陆迁露出了笑脸。富民村的支柱产业除去菊花产业园带来的旅游观光业,还有烟叶种植。富民村共有70户烟农,其中8户烟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修建烟机路,改变了原来肩挑背扛的种植模式;补贴资金修建烤房,提升了烟叶烘烤质量……刘陆迁夫妻俩靠种植烟叶,每年能赚6万多元,家里两个娃娃都读了大学,生活充满希望。
“泸州位于乌蒙山区,属于‘地无三尺平’的喀斯特地貌,产业发展基础薄弱。泸州烟区共有2190户烟农,其中2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此,我们在扶贫过程中主要依托烟叶产业发展,全力提升烟农的烟叶种植水平,致力于增强贫困村自身‘造血’功能,打造可持续发展之路。”泸州市局(公司)分管扶贫工作的副经理蒋胜介绍。
“四川省旅游扶贫示范村”“四川省文化扶贫示范村”“泸州市乡村振兴示范村”……近年来,泸州市局(公司)对口帮扶的富民村获得了众多荣誉,这只是泸州烟草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在扶贫工作中,泸州烟草还有派驻古蔺县双沙镇普庆村的“布鞋书记”王叶飞,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在心间;还有派驻在叙永县赤水镇南山村的第一书记陈捷,把群众脱贫致富愿望落实成了带不走的产业和项目……2015年9月以来,泸州烟草商业系统共选拔了26名职工驻点帮扶7个挂点贫困村,定向捐赠资金1061.7万元,实施扶贫项目123个,助推帮扶村728户3200人于2019年年底如期脱贫,越来越多的脱贫群众在乌蒙山下露出了笑脸。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