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频道 > 正文

冲在最前面 顶在关键处

2017年05月05日 来源:云南网 作者:程三娟、张莹、段晓瑞
A+ A

  烟草在线据云南网报道

  中烟公司云南省公司实施“项目管理局”制度带动阿昌族群众脱贫奔小康——

  边远的阿昌山寨,如今被一幅新美的蓝图点亮。

  2015年7月17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烟草专卖局要求,云南省烟草公司重点帮扶阿昌族项目启动。一年多来,省烟草公司将行业优势与脱贫攻坚精准结合,采取“资金支持、项目支撑、示范引领、制度保障、全程参与”帮扶模式,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曩宋乡、九保乡和陇川县户撒乡大力实施“产业增收、基础设施、民居保障、综合推进”四大工程,确保帮扶取得实效。

  对阿昌族重点帮扶的同时,省烟草公司还抓实了挂联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脱贫攻坚、帮扶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马鹿塘乡脱贫攻坚、支持昭通教育扶贫工作和援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南昌水库等扶贫任务,彰显了国有企业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

  “在‘资金支持、项目支撑、示范引领、制度保障、全程参与’的帮扶模式中,制度保障和全程参与是两大亮点。我们首创‘项目管理局’制度,形成资金、项目高效有序运行的内控机制,2名工作队副总队长、3名队长一扎3年不轮换,全过程参与、全身心帮扶,阿昌族群众依托烟草脱贫奔小康。”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陈卫东说。

  抓到位:首创“项目管理局”制度

  形成了烟草产业帮扶精准规划、资金拨付紧跟项目、资金监管使用安全、项目推进高效有序的内控机制

  3年规划投入帮扶资金10亿元左右,计划建设490项帮扶工程项目,帮扶德宏州阿昌族聚居区贫困群众脱贫发展奔小康。资金投入大,项目实施多,帮扶任务重,如何保障好钢用到刀刃上,让资金和项目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省烟草公司首创“项目管理局”制度,与德宏州委、州政府联合成立德宏州阿昌族帮扶项目管理局,集合各扶贫相关部门与烟草公司共同组建“集成指挥部”,形成了烟草产业帮扶精准规划、资金拨付紧跟项目、资金监管使用安全、项目推进高效有序的内控机制。

  州项目管理局下设两家县级项目管理局,分别由州、县扶贫办主任任局长,烟草派驻人员为副局长,烟草派驻资金监管员。管理局主要有两项职责:一是对项目立项层层审核、级级把关;二是对项目资金进行统一管理。

  脱贫攻坚不是简单的投资、给钱,必须在“真”和“实”上下硬功夫。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设立项目管理局的基础上,省烟草公司整合行业力量,严谨细致制定脱贫总体规划,深度参与顶层设计和项目规划,项目、资金、督查、考核等工作管理办法一项项出台,让脱贫攻坚在制度的框架下科学、有效、有序推进。

  “项目管理局”制度将烟草企业规范的管理理念嫁接到了脱贫攻坚中,有效提高了扶贫项目的专业水平和效率。

  截至目前,省烟草公司共拨付德宏州专项帮扶资金4亿元。计划建设的490项工程中,目前已开工建设454项工程、完工221项,总体完工率为45%。另外,2015、2016年度累计投入烟叶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资金近1亿元,烘烤工场3件、密集烤房440座、烟夹配套烤房810座,以及配套烟水工程和机耕路建设完成并发挥效益。目前,帮扶项目区3所示范村幸福小学、旅游观景项目、阿露窝罗文化广场项目等已经完成;43公里幸福大道、村庄整治项目、村内和村村道路等基本完成;关璋新村、横路新村两个示范村,投资分别达到1亿元的梁河县箐头河水库和陇川县帮董水库也正在施工建设中。

  实践证明,“项目管理局”制度有效保障了项目立项精准,保障了扶贫资金的高效安全使用。“管理局设有专门账户,项目资金从省烟草公司拨到州财政后,5日内必须拨到州项目管理局,资金再由州局直接拨到县局,项目单位直接到县局报账,减少了资金拨付环节,保障了专款专用。”省烟草公司帮扶领导小组专职副组长包毅介绍。

  钉到底:帮扶工作队副总队长、队长派驻3年不轮换

  11名扶贫工作队员去年平均驻村307天,他们下定“阿昌族群众不脱贫,工作队不脱钩”的决心,发扬钉钉子精神,钉到了最需要的地方

  派驻梁河县开展扶贫工作1年后,扶贫工作队副总队长杨龙祥把妻子和孩子从昆明接到梁河,身为中学教师的妻子发挥优势,帮扶九保中学,念初三的孩子也随父母在梁河上学。

  省烟草公司对口重点帮扶德宏州阿昌族项目启动后,杨龙祥和工作队同事一起脱产来到德宏州,开始为期3年的驻点帮扶。

  如今的云岭大地上,数以万计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离开昔日的工作岗位,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身体力行、发光发热,但像省烟草公司派驻的工作队副总队长、队长这样一扎下去就要干3年的情况还真不多。

  “阿昌族群众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拿出一股子发展企业的狠劲来,全过程参与,全身心帮扶,啃下这块硬骨头。”陈卫东说。

  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11名云南烟草商业战线的扶贫战士出发了。脱产驻点开展扶贫工作以来,他们下定“阿昌族群众不脱贫,工作队不脱钩”的决心,发扬钉钉子精神,钻到了最需要的地方。

  1年多来,这些工作队员成为阿昌族乡亲们最待见的人。发展产业缺思路,找他们;搞合作社养殖,找他们;家里有了喜事好事,也找他们。

  1年多以前,陇川县户撒乡帮扶工作队队长郭帅是云南省烟草商业系统的一名行政工作人员,农村、民族、贫困这些字眼离他很遥远;1年多来,他和户撒乡户早村村民朝夕相处,在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地方牵线搭桥,让全村贫困户从62户减少到7户,这个走村串户连狗都不咬,甚至还能说上几句阿昌土话的河南汉子,被乡亲们亲切称作“荣誉村民”。

  郭帅有个4岁的女儿,他每次匆忙离家,女儿从来不哭,只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提及理解爸爸的好女儿,这个七尺男儿落泪了。

  脱贫项目多,甄选、规划、招投标、施工等工作都需要人手。工作队员的全程参与,不仅解决了当地党委、政府人手不足的问题,也带来了全新的解决困难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2016年,省烟草公司驻村工作队11名队员平均驻村307天。“在对全县驻村工作队的各种考核中,省烟草公司驻村工作队成绩是最好的,队员们真正做到了把群众放在心上、任务抓在手上、责任扛在肩上。”陇川县县长郑洪云评价。

  扶到根:收入有保障发展有后劲

  2016年,3个阿昌族乡种植烤烟3.16万亩,人均收入9846元,比上年增加3288元,增幅50.1%,“脱贫致富必栽烟”在阿昌山寨成为共识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要求,省烟草公司依托帮扶项目花大力气在3个乡进行村容村貌改善、环境美化亮化,村庄道路条条连通,教育卫生设施全面配套,集中力量把关璋、横路、户早3个示范村打造为具有阿昌族特色的“美丽乡村”。

  当然,他们所做的不止这些。省烟草公司领导决策层认为,脱贫不止要做到“两不愁三保障”,还要做到收入有保障、发展有后劲,只有这样,农村贫困人口才能真正摆脱贫困,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

  基于这样的认识,省烟草公司把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在3个阿昌族乡倾力发展现代烟草农业。

  在全国烤烟种植计划持续大幅调减的情况下,省烟草公司坚持政策倾斜,通过调整省内种植计划的方式,3年帮扶期间在3个阿昌族乡增加5万担烤烟种植,把现代烟草农业的“第一车间”建设到了脱贫攻坚的土地上。随着烟水工程等一系列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昔日靠天吃饭的“雷响田”,变成了可以种一季烟、一季优质稻的现代烟田。阿昌山寨片片现代烟田染绿群山,成为阿昌族同胞的“脱贫车间”。

  2016年,3个阿昌族乡种植烤烟3.16万亩,烟农总收入1.23亿元,实现烟农户均收入3.61万元,人均收入9846元,比上年增加3288元,增幅50.1%。

  “我刚开始不会栽烟,烟草技术员到田里教我怎么施肥、培土、打药、垒沟。现在我家栽烟效益很好,我还学到了技术。只要烟种好了,就什么都会种了。”横路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赵仁进告诉记者。2016年,赵仁进种了5亩烤烟,纯利润达到1.5万元,是上年全家收入的2倍。种上烟草“金叶子”,他家今年可以脱贫出列了。

  如今,“脱贫致富必栽烟”在阿昌山寨已成为共识。同时,现代烟草农业的组织生产方式、发展理念已被“复制”到大农业生产中。

  非烟产业也在积极推进中。全省烟草商业23家公司出钱、出智,每家公司每年投入30至50万元帮扶资金,结对帮扶3个阿昌族乡的26个行政村,通过“走出去”参观学习、“请进来”专家讲授,打造阿昌特色乡村旅游产业,精准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茶叶、优质米、猕猴桃、滇皂荚种植和猪、牛养殖等特色非烟产业。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必须在教育扶贫上发力,改善办学条件。省烟草公司援资1700余万元建设陇川县、梁河县3所幸福小学,向陇川县、梁河县阿昌族中小学校捐赠7辆爱心校车,两年累计发放助学金232万元,资助农村户口阿昌族在校大学生464人。

  “幸福阿昌”的愿景正在变成现实。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