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地处豫西深山区的卢氏县是河南省国土面积最大的县,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地貌和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特殊气候,成就了这里烤烟最适宜种植区的辉煌。1982年,卢氏县引进烤烟种植。1984年1月,烟草公司挂牌成立。1987年2月,23岁的农村小伙李安军作为首批农民技术员考进了烟草公司。经过2年的系统培训和自我摸索,充分掌握烟叶生产、分级、检验等技术后,李安军于1989年被公司派往城关烟叶工作站从事保管员工作。24年来,卢氏县烟草分公司烟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烟叶收购站(点)持续增加,一线生产收购人员逐年攀升。许多从事一线工作的同事像走马灯一样在全县19个乡镇、23个收购站(点)来回调动,有的把生产员、保管员、会计、主检等工作干了个遍,但惟有他却像着了“定海神针”咒语一样,在城关站保管岗位上一干就是整整24个年头。昔日的青丝变成了白发,精干的小伙变得有点木讷,除了城关和县城周边几个站(点)外不知其余站(点)面朝何方,身为资深烟草人,李安军却又像局外人。知道底细的领导和同事都说,这一切皆缘于他对工作的孜孜以求。
敬业,梦想终成真
城关站是卢氏县烟草分公司较早建立的烟叶收购站之一,座落在县城东北隅,辖区种烟面积一直维持在7000亩左右,年收购烟叶一直徘徊在100万公斤上下。由于地理条件优越,加上生产水平较高,烟农种烟效益较好,城关站既成了公司的大站也成了优先发展的重点站。作为大站和重点站,自然而然就要担负起大站的职责、做出大站的榜样和贡献。
上任之初,李安军暗自思忖:城关站工作条件优越,上级检查频繁,许多同事都盯着此地,如果工作平庸甚至出乱不断,自己是无论如何也站不住脚的,要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一些成绩,不单单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这么简单,相反却是要做出些能够给企业带来效益且创出名声的事来。
思路决定出路。于是,李安军便开始了他长达24年的探索之旅。
1989年正是卢氏烟草分公司百废待兴之际,当时的城关站由于刚刚整地新建,当年的烟叶收购只好租房应急。由于仓库简陋加上库容小,每天收购的烟叶半天就占满了仓库。人在烟叶上走,烟筐在烟叶上拉,烟叶互相叠压,造成烟叶大量造碎,损失只不必说。这些可心疼坏了李安军。怎么办?李安军首先想到了把烟叶整整齐齐堆起来以减少库容压力和造碎损失的想法。经过几天的观察和思索,他把想法和盘告知了站长。站长说想法可以但要增加整库人员,公司给烟站收购费用没有整库人员项目,解决起来有点困难。于是,李安军就一再游说,并提出了适当减少推车人员增加整库人员来解决人员和经费不足问题,终于打动了站长。在实施环节,李安军亲自动手,与整库人员一道把入库烟叶码放得井井有条,按等级分类,统一叶尖朝内、叶把向外一层层码放,为了防止头小尾大,他还发明了用木板按压尾部甚至上烟垛踩压的方法。由于方法得当,不仅解决了库容小、烟叶造碎损失大的难题,而且因垛位美观同时赢得了公司领导和外来参观者的好评。成功后的李安军又把整垛做法应用到打包装箱上,使打出的烟包四棱成线,既美观又较少损失。李安军首创的摆把整垛、整把装箱方法当年就被公司推广到了其它站(点),公司组织烟站保管都到城关站学习。于是,一场新的烟叶保管探索尝试风靡全县。第二年,城关站新站建起,仓库比以往大了好几十倍,在收购时是否仍延续摆把整垛、整把装箱的做法,有人说无必要,但李安军却仍然坚持。最终,城关站还是把它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不打紧,一直延续至今。在这20多年里,李安军不断改进摆把整垛、整把装箱程序,工作效率比以往提高了许多,造碎损失从以往的百分之五左右一直减少到如今的几乎为零。24年来,城关站平均按年收购70万公斤烟叶计算,单此一项就可减少造碎损失约80万公斤左右。
城关站首创的摆把整垛、整把装箱烟叶保管工作法,得到了每个到过卢氏的国家局、省局、市局领导的充分肯定,此法作为一道靓丽风景和创新举措,不仅推行全县而且还被推广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每年都会迎来行业内外参观学习络绎不绝。2007年,全省烟叶原收原调现场会在卢氏召开,城关站摆把整垛、整把装箱作为主要内容之一受到了与会省市领导、专家的好评。2008年,卢氏分公司在全省烟叶收购现场会上作了典型发言,摆把整垛、整把装箱仓储法与“24字”烟叶预检工作法一起在全省推广。
李安军因此而获得了公司和同事的信赖,不仅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或十佳优秀员工,而且还成了公司的标杆,他的保管工作岗位好像约定俗成一样被固定了下来,从此无人撼动。
爱岗,花香馨万家
24年来,李安军始终任劳任怨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从没有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每每回想起往事,他都坚持认为虽然累但很快乐。
大忙季节工作无正点是保管面临的一项严峻考验,在物资发放过程中,常常是当年收购工作刚结束,库内成包烟叶还没有调完,来年的生产物资就来了,一直到来年收购前一、两个月才结束。尤其是实行漂浮育苗以来,每年发放育苗物资和大田烟叶加价物资,成了保管员工作的两大忙季,品种多(十余个品种)、数量大(上千吨)且要面对辖区所有烟农,这些都要经过保管一人之手,一件、一袋、一个地发放,工作量之大超过收购期间的工作量。24年来,李安军却做到了驻站守岗、随叫随到,千方百计把烟用物资按时令要求足额发放到烟农手中,起早贪黑、吃饭过点成了家常便饭。妻子经常抱怨他,虽然工作在县城,离家又很近,却像在乡下工作一样,经常不着家。
1989年至1994年的6年中,站宿舍与收购场地不在一起,他和其他同事住在仓库里,别的同事是轮流值班,而他则始终坚守在岗位上。每天从早上六点多烟农进站开始,一直忙到晚上七八点才结束,有时工作忙早饭都顾不上吃,中午别人都下班了他还得值班,待别人吃过饭来换他才能离开岗位,经常不是饭凉了就是没饭了,只好囫囵吃一点。晚上值班期间,一到收购旺季,外边烟农进站不断,库房内烤厂工人转散烟,人声鼎沸,尘土飞扬,再加上天气热,蚊虫叮咬,使人很难入睡,常常是晚上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早上醒来被子上、脸上满是尘土,咳出的痰都是黑色的,并且因睡眠不足,李安军时常感到脑袋发胀,头晕目眩。
心系客户和烟农是烟草人不变的追求。2012年春节前的一天,李安军因事外出,下午接到通知说站里来了一车育苗基质,当他办完事回到站上已六点多了,看到货车司机焦急等待的样子,他顾不上吃晚饭,立即联系卸车人员,直到八点多卸完货司机走了,他才想起吃晚饭。2013年,在一次发放加价物资中,当天按排一个大村来站,可偏有两个小村来“插队”,一时间站内车辆如同收购时一样,到处都是拉物资的车辆和烟农。看到这情景,他考虑到烟农来站一次不容易,放空回去实在于心不忍。于是,他就坚持做到加班加点发放,宁可自己多受累,也不能让烟农白来一趟。当天晚上九点多,当最后一批烟农拉上物资离开后,他才回到办公室汇总盘点当天发放情况,等到结束已是夜里十一点多了。
防火防盗防霉变、确保财产和库存商品安全是保管员的神圣职责,也是保管员一刻也不能放松的工作,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不但要担负直接管理责任,而且将会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缺失。24年来,李安军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每当烟叶收购期间,面对库存商品多、工作人员来往频繁的实际情况,在对收购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的同时,他几乎昼夜坚守在仓库。为了防止仓库重地发生火灾、被盗和霉变,李安军每日都坚持做到早、中、晚三查,有时害怕仓库门没锁好,半夜也会起来去看看。收烟季节,他把注意力调整到了极致,白天管等级、管整库,夜晚管巡防,严禁工作人员在库区内吸烟成了他的“口头禅”。由于经年累月神经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久而久之,李安军形成了小心、细致、谨慎的职业习惯,使他在常人面前更加“木讷”了。明明锁好了库房门,却又忘了没锁好,再三番五次地回头查看一下。由于安全弦绷得紧、安全“经”念得好、安全事做得实,24年来,城关站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守制,魅力自练成
24年来,站长和员工换了一茬又一茬,凡与李安军共过事的人都感觉他有点“木讷”。普遍认为他办事太过认真,认制度不讲情面,认死理不会变通,认公家不徇私情,凡经他保管过的物资大到烟草机械、化肥、农药、地膜,小到缝包口绳、细米丝、收购码单,样样都是账账、账物、账实“三相符”,发出去的物资有台账,报废的东西有“死首”,很难有人想从他手揩公家油。几任站长都佩服他,都戏称他为“红管家”,共过事的同事都抱怨他不给面子,还诙谐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细磨石”。
10年前,有一个与烟草有关联的科级干部因盖房想借城关站100条麻包片用用,时任站长碍不过情面,只好给李安军打了个招呼。李安军就如实相告:麻包片是低值易耗品,经风雨就会损坏,按照公司有关规定不能借。站长也知道说是借实际上原本就没打算还,推托了面情上不好看,于是,就拿站长气势去压他。但李安军就是不买账,最后只好作罢。
事后,公司许多数员工知道了此事,从此,无人再向城关站借过东西。即便是站上人想借公家东西,甚或是家居农村的亲戚想要一些绳头之类的小东西,也是三碱其口。
5年前收购季节,季节工检验员王某一不小心收了一宗水分超限烟叶,在入库时恰逢李安军巡视到跟,他立即叫停了此宗烟,并根据公司相关规定对王某做出了赔偿损失通报全站的严肃处理。事后王某对人说:“在其他站,收点水分超烟叶根本不算一回事,大不了保管批评批评说几句算了,没想到李安军如此认真,下回可真要当心了”此事后来在季节工检验员中间传开了,大家都在私下里相互转告,一旦分到城关站干检验工作,千万不要收人情烟、面子烟甚至是水分超限和霉把霉头烟,否则就会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