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云岭论技,登高绝顶,靠的是十年磨一剑的付出,更有一个长剑善舞的广阔平台的支撑。
提供员工成长平台是企业的使命
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承华
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良
云岭论技
李承华独自走在标有“竞赛专用通道”路面上时,不禁紧张起来。现在自己正代表着红塔集团参加“第八届云南烟草工业系统职业技能竞赛暨第四届云南烟草工业系统烟机设备维修职业技能竞赛”的决赛,此时即将要进行GDX2包装机维修比赛的分项中,对手都是已经从基层筛选、理论考试、机械拆装等一路过关斩将杀出来的顶尖高手。
现在进入比赛的最后一项——排除故障。第一步是绕机器一周观察机器是否正常,据说高境界的老修理工可以看一眼或者听听声音就能基本判断出机器的故障所在。细心的李承华一眼就看出推烟排离合器手柄已经脱开,心里有了底,立即确定出一个出人预料的方案——先从下游问题入手解决!随后,精确设计了下一步要走的路线图,然后转身拆除辅料上面的塑封纸,再观察铝箔纸、商标纸等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这是一般选手并不在意的细节,这些简单的动作可以节省宝贵的几秒钟时间。
裁判一声令下,李承华扑向这个熟悉的GDX2,按下复位键,开机,显示屏显示传送带扭距离合器故障。打开盖板,取走监测器上覆盖的杂物,复位,故障已排除!按比赛规则,还有第二个故障,这是李承华刚才就一眼看出的那个上游故障。快奔三步,右手握住推烟排离合器手柄,取走遮住监测器的铝纸,左手旋转盘车手轮,“咔哒”一声,对位成功,合上,完成!复位,开机,马达轰鸣,GDX2欢唱着流淌出一包包音符般美妙的烟包。用时13分。
另一赛场却静得出奇,这里正进行烟机电气技能的决赛。这是云南省总工会、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举办的云南省第八轮(2011-2012年)职工技术技能大赛的决赛。这个规模浩大的活动从2011年初就开始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涉及全省16个地州近百家企业1000多名技术工人参加选拔,到7月,最终确定了8个地州近20家企业组成的13个代表队共103名选手进入决赛。
张良觉得世界静止了,眼前的电脑成为自己大脑的一部分,电脑插孔处外接考试控制设备,PLC(可编程控制器)、电源、变频装置、接电板……试题是让一只机械手动起来并准确完成规定动作。
第一步画好电路图,做好标号。第二步按图接线。第三步编号程序。第四步,把程序下载到控制器,调试设备,按下确定键,机械手启动、精准完成动作!
这时候,考场铃声拨断了所有考生绷紧的神经。张良如梦方醒,环顾四周,全考场没有一个考生的机械手动起来。裁判表情严肃,几秒钟后突然向张良伸出了大拇指。张良赢了!
十年磨砺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张良、李承华双双夺魁后,被同事们笑称“玉烟双雄”。当然,他们能登高绝顶、笑傲群雄,绝非一日之功。
立足本职,爱岗敬业,这是俩人的共性。张良寡言少语,为人低调,做事十分踏实。他主要负责卷包二车间A作业区卷包设备的电气修理,并配合GD公司及HAUNI公司维护人员进行设备资产保全工作。他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做事不只满足于“做了”,而是要“做到位了”,这个定位让他做一切工作都高度投入,从不知道苦和累,从不计较得和失。李承华是同一车间的包装机械修理工。他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利益却无私奉献,累活重活抢着干。俩人都是那种典型的“只会低头干事,不会说话”的技术人员。
勤奋学习,善于学习,是俩人的又一共性。张良和李承华钻研技术都有一种近乎疯狂的钻劲儿和超人的“再学习”能力。张良非常善于总结平时的工作经验,善于利用外出培训、自学、同行切磋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机会来提高自己。最让同事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是他自己掏钱购买了一台价格不菲的三菱PLC(可编程控制器),把家里的差不多所有家电都编程设置在了自动状态——几点煮饭、几点洗衣、几点开电视都靠这个机器控制。这种超强的学习能力使他能够做到对高速卷包电气设备的维修游刃有余。李承华在培训中听过的最怦然心跳的一句话是“人机一体”。自从当了修理工,李承华简直是到了忘我的境界,上班是包装机、下班是包装机,梦到最多的还是包装机,各种鼓轮、齿轮、部件把自己挤压得像一支烟一样十分渺小。一开始他把包装机上的配件取下来,拆了装,装了拆,直到弄懂。上班下班一切空余时间都用来阅读有关书籍,直到把整个机器变成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就像武侠小说中的绝顶剑客实现了“人剑合一”。
视野开阔,技术创新,是俩人的又一共性。2007年10月中旬,正当全车间大干四季度时,一台G.D.H1000包装机电气故障,设备无法运行,生产计划受到影响。全车间电气修理人员和G.D.公司特派维修人员都无法找到问题,但张良硬是凭着不服输的精神找出了答案。像这样的事,李承华也常常碰到,有时只是一个小小创意,就能够解决大问题。事实上,做修理工十多年间,俩人参与了车间大大小小各种技术改造、创新工作,获得的专利、科技进步奖状可以放满几个抽屉,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张良先后荣获“玉溪市工业企业职工技能大赛电工比赛二等奖”、“云南省工业企业维修电工技术状元”等称号;李承华2009年、2012年两次获“全国烟草技术能手”荣誉,2008年、2010年、2011年三次获“云南中烟工业公司技术能手”荣誉。张良还因在2012云南省第八轮职工技术技能大赛中获“技术状元”称号及“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而直接晋升为高级技师,填补了玉烟没有电气高级技师的空白。
广阔平台
就像小说中的高手后面都有一个高人师父一样,张良和李承华身后的这个高人就是红塔集团的人才培养机制。
翻开《红塔文化力》,红塔集团对人才培养的定位是视之为企业对员工承担的使命——为员工创造平台。而在《红塔文化•玉烟子系统》中,对人才培养工程有这样一段叙述:人才培养工程立足于人的行为、知识和技能等显性特征的管理,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将人力资源真正转化为人力资本,为玉溪卷烟厂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人才保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必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人才培养工程在相应的制度建设、体系建设上是近年来我们工作中最重要的一块,”玉烟人事劳资科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从一开始我们就从注重规范、完整、体系化着手,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翻开厚厚的一本《玉溪卷烟厂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其系统的规划、详实的数据、清晰的思路,甚至精细到每一位员工的人力资源数据都详细在案,令人目不暇接。而支撑其实施的制度更是遍及人才管理的方方面面:从人力资源管理到工作标准体系,从职业发展通道到教育培训体系,从修理人员能力测试到培训管理综合等激励机制的建立,都直接服务于一个总体目标——人才培养工程。“玉烟先后制定了10多项厂级管理规定,内容涵盖‘岗位、绩效、薪酬、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初步建立了闭环人力资源管理运作和改进机制,规范了玉烟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主要业务。”玉烟人事劳资科负责人说。
事实上,系统工程造就了目前玉烟的技术人才队伍:在专业技术职称系列中,获得专业技术资格的有922人,其中高职8人,中职389人。在全厂498名修理工中,10人获得设备修理工高级技师,1人获得电气修理工高级技师,二级维修电工30人。5年来,玉溪卷烟厂在参加云南中烟、集团举办的各种职业技能竞赛中,共有37人获得“技术能手”称号,其中,“全国烟草技术能手”3人次,“云南中烟技术能手”19人次。
而工厂党群部门在组织职工岗位技术练兵、员工职业讲坛、青工创新创效等覆盖全员的活动,与人力资源部门形成联合之势,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