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频道 > 正文

火红的木棉

--记全国烟草行业第七届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红河州局(公司)物流分公司蒙自中转站站长苏明光
2019年05月06日 来源:云南省烟草专卖局网站 作者:邓楚瑜
A+ A

  烟草在线据云南省烟草专卖局网站报道  二十多年后的一天,当他回到批六寨村看望乡亲们的时候,全寨欢喜相告:“阿苏回来了!” 

  “小苏,你好久都没有来看我啦。”时隔3月,当他又一次随送货车颠簸50多公里探望仁小时的时候,这名自幼双目失明、独自一人抚养一双儿女的卷烟零售客户,象至亲来了般高兴。 

  4年多的时间,他把元阳中转站这支新成立的,由个体经营户、烧烤店老板、邮政配送员、个体运输户等人员组成的烟草物流队伍带成了一支“铁军”——全站送货车累计安全行驶180多万公里,所有配送线路没有发生过一起交通责任事故,没有受到过一次零售客户投诉。 

  20余年的坚守,他把单位当成了家,把烟农和零售客户当做了兄弟姊妹,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胸怀,把青春奉献给深爱的事业。他就是苏明光,红河州局(公司)物流分公司蒙自中转站站长。 

  一粒种子,在心灵深处萌芽 

  “烟草是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广大农民的‘钱袋子’。你们毕业后如果想为农民做点事,那就尽量从事与烟草有关的工作。” 

  …… 

  1992年3月的一天,昆明农牧学校农学8902班的教室里,一位从外校请来的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坐在讲台下的苏明光及他的同学们说道。那堂课上,这位时年40多岁的老师没有讲专业知识,而是和同学们谈起了人生和理想。 

  讲台上,声情并茂。讲台下,如痴如醉。老师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见证了改革开放带来的伟大变革。听他的课,心里激荡着一股力量。 

  4个月后,苏明光和同学们迎来了毕业季。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业对于农校的毕业生来说,毫无压力可言,一些热门专业或优秀学生,往往有多家单位抢着要。苏明光服从分配,到了红河州元阳县烟草经营部(注:元阳分公司前身)工作。 

  彼时,元阳县烟草经营部因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条件艰苦、工资待遇一般等因素,非农校毕业生首选。 

  老师为他感到惋惜,同学们说他傻。然而,这名20岁出头的小伙子心里,却是美滋滋的——心心念念到烟草部门工作的愿望,咋就实现了呢? 

  为了发展烟草产业,元阳县试种烤烟。1993年1月,元阳县烟草经营部安排苏明光到元阳县沙拉托乡牛倮村委会批六寨村当烤烟技术员,任务是开辟新烟区。 

  “杨大哥,村民们没有种过烤烟,我担心各家自己育出的苗不理想,你能不能和村里说说,划出一片地出来,全村集中育苗。”入夜,牛倮村委会团总支书记杨志光的家中来了一位“说客”。 

  批六寨村位于元阳县城20多公里的大山深处,路险坡陡,世居数十户哈尼族群众,主要经济来源靠种植包谷和水稻。 

  当年的批六寨,全村没有一间砖瓦房,村民住的是土坯墙的茅草屋,多数人家很长时间都吃不上肉。条件稍好的,也不过在炒菜的时候把悬在灶头上的老腊肉拿到锅里抹一抹,完了再挂回去…… 

  虽然自己也是农民的儿子,但批六寨村的贫困程度还是超出了想象。苏明光暗下决心:一定要带着大家把烤烟种好。 

  在这个仅有少数人会说汉话的少数民族村寨开辟新烟区,难度可想而知。育苗便是一难。 

  苏明光到批六寨工作时,正植烤烟营养袋育苗技术推广运用时期。营养袋育苗工序繁多,管理必须跟上。在“翻译”的帮助下,苏明光上门挨家挨户做工作。于是便有了开头的“夜访”。 

  苏明光的真诚打动了村民和村干部。批六寨村小组在村边划出了一块面积1亩多的苗床地,供全村集中育苗使用。 

  元阳县气候炎热,苗床地里的烟苗每天都要浇水。为了减少工时,苏明光在征得大家的同意后,以户为单位排出了时间表,每家轮流给烟苗浇一天水。 

  看着一天天长大的烟苗,苏明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有一次,一户李姓村民外出赶集,等傍晚回到家后,才想起今天轮到他家给烟苗浇水。当一家5口人拎着水桶赶到苗床地的时候,发现烟苗已经浇过了水——苏明光一个人替这户村民完成了任务。 

  给1亩多的烟苗浇足水,需要30多担清水。一担清水大约50多公斤。这些清水,取自于距苗床地半公里以外的一处山涧。中间这段,是只能步行的崎岖山路。殊不知,身形单薄的苏明光当天在挑了20多担水后,肩膀便已被扁担被磨破…… 

  当年5月初,批六寨种下了300多亩烤烟。苏明光没有歇气,按照单位安排,在烤烟采烤前又带领村民们动手新建了16座烤房。担心村民烤不好烟,苏明光在烤房边一蹲就是一宿,手把手教烟农烤烟。 

  这年烟叶收购结束后,批六寨洋溢着一片幸福。虽然苏明光已回忆不起全村当年卖烟的总收入,但村民李呼山却还清楚地记得,当年卖烟的钱,是他“活了30多年摸过最多的一次。” 

  苏明光入职烟草后,还有许多选择的机会——从批六寨烤烟育苗到采烤期,他近半年没有回家。当母亲见到晒得黝黑、愈发清瘦的儿子时,心疼得流泪,背着他托人联系到了一家更好的单位。执拗的苏明光没有答应。 

  如果只是为了一个饭碗,苏明光也许不会坚持多长时间。除了待遇,在他的心里,还有更加清透的东西。 

  一腔热情,温暖一片心田 

  2018年11月,笔者跟着苏明光到元阳县马街乡走访市场。顺着马街乡集镇的街道一路拜访,零售客户们像见到老朋友一样,热情地和苏明光打着招呼。一名零售客户从货架上抓起几瓶矿泉水,硬塞过来。 

  “如果不是小苏帮忙,我家不可能卖这么多年的卷烟,更不可能过上现在的日子。”坐在郭兴明的店里拉家常,这名年近六旬、卖卷烟20多年的零售客户的眼睛笑得弯成了一条线。 

  “小苏总是说,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他,不要闷在心里。”郭兴明对笔者说,此前卷烟没有送货到户,加之道路交通条件不好,他到城里批发卷烟经常半天都等不到回去的车。时间一长,他打起了退堂鼓。苏明光得知情况后,为他想了不少办法,有时甚至借来汽车帮他送货回家,为他解决困难。 
  苏明光和这些零售客户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对待他们的感情却象火一样炙热。笔者感受到了一颗金子般的心。 

  因产业结构调整,批六寨从1994年以后便再未种植过烤烟,苏明光随之也离开了这个工作的起航之地。2016年7月的一天,时任红河州局(公司)物流分公司元阳中转站站长的苏明光到沙拉托乡走访卷烟零售市场,途经批六寨的时候,探访了这个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时隔20多年,还有多少人能想起当年那个恨不得住在烟地边的烤烟技术员? 

  “你是不是烟草公司的阿苏?”“阿哥,我就是阿苏,今天来这边办事,顺路来寨子里看看。”尽管脸庞刻上了岁月的痕迹,但村民何劲还是认出了苏明光。 

  何劲当年也是一名烟农,对苏明光印象深刻。“现在大家的日子好过了,不消再愁吃愁穿了。”何劲热情邀请苏明光到他新建的小洋楼里坐坐,同时打电话告诉村里的几位好友:“阿苏回来了!” 

  批六寨沸腾了。二十多人涌进了何劲家里,欢喜得象见到了多年未见的故知。苏明光看到大家,也高兴地像个孩子,咧开嘴笑着。 

  “阿苏,你变老了。”村民杨木斗高兴地拍着苏明光的肩膀。批六寨已故老村长李用娘的老伴握着苏明光的手,一个劲地抹眼泪:“你大爹走的时候,还念着你的名字。”因为行动不便,70多岁的杨文光老人未能见到苏明光,流下了遗憾的泪水。 

  20多年前,这位年轻的烤烟技术员的辛勤付出得到了批六寨村民的肯定,把他当成了村里的一份子。村里谁家有个家庭矛盾,邻里之间有个大小纠纷,都要请他来说几句公道话。 

  20多年的时间并未冲淡苏明光和乡亲们的情谊。初心未改,谁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就把谁装在心里。 

  不论对谁,苏明光的心总是火热。2013年年初,苏明光忙着办一件大事——找房。 

  这年元月,红河州局(公司)物流分公司元阳中转站站成立。组织调整了苏明光的工作岗位,任元阳中转站站长。 

  元阳中转站成立之初,40名员工有一半不是本地人。为了让这20人安心工作,帮助他们解决住宿问题成了苏明光心头的一件大事。他利用休息时间满县城找房子,有合适的便和房东谈,把租金压到最低。为了解决部分员工夫妻两地分居的问题,苏明光又多方奔走,为这些员工的家属找工作。  

  笔者直截了当地问苏明光,带领中转站人员做好工作已经很辛苦了,为什么还要操心这些事。他认真地说:“出门在外讨生活不容易,如果单位对他们的家庭和生活不闻不问,他们会认为单位把他们当外人,心就会慢慢冷掉,时间一长,心思就不会放在工作上了。” 

  在送货员耿志英眼里,苏明光就象兄长一样,在最困难的时候给予她最需要的帮助。耿志英只身一人在元阳工作,在当地熟人不多。2014年一天深夜,耿志英突发急性胃炎。剧烈疼痛中,她拨通了苏明光的电话。苏明光马上安排中转站的两位女同志把她送到医院,等病情稳定后才放心。 

  2017年12月,驾驶员杨忠文的父亲因病去世。苏明光正在公休,此时他已离开元阳中转站,到相距一百多公里外的蒙自中转站任站长。得知这一消息后,他驾车从蒙自赶到了元阳,送老人最后一程。 

  “他比我们的亲兄弟还亲。”说这话的时候,杨忠文的眼里有泪。 

  “他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