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贵州省黔西县中坪镇证明村距中坪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总面积6.4平方公里,四面环山,土地贫瘠,全村辖9个村民组。总户数528户,总人口2141人,外出务工576人,耕地面积1955亩,林木面积2833.20亩,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畜牧业有牛、猪、家禽等。人均收入不到2952元,属于一类贫困村。
2016年4月,为响应黔西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经黔西县局(分公司)安排,选派重新烟站优秀干部、原站党支部书记聂祥军到中坪镇证明村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并担任证明村驻村工作组组长、第一书记。他没向组织提什么要求,也没有隆重的欢送仪式,打起了背包直奔扶贫攻坚第一战场,踏上了同步小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战线。
踏上同步小康工作之路,来到了美丽而贫困的证明村,第一次担此重任的他心有余悸,但面对群众脱贫的期盼、组织的重托,他没有打过一天退堂鼓,也没说一句泄气话,靠着心中那份责任,开始了他的扶贫旅途。
着眼基层 关爱群众 排优解难
“证明村太穷了,路还是泥巴路,水没有自来水。”聂祥军说,“查阅了资料,由于之前的帮扶人员都是走走过场,当地的老百姓对上面来的人员都没有多大热情。看到眼前的一切,说句内心话,也许包括我在内。”他也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
初来乍到的他,村情不清、家底不明,生活条件较差,对于长期在烟站工作的他来说,扶贫工作不像发展烤烟那样,面临的却是一次全新的考验。他把自己当做一名普通村民,把驻地当做自己的家,晚上就去租赁的民房内睡。
扶贫工作难,获得贫困户的信任更难。对于驻村工作组的一员来说,他也想到,农村工作首先要同农户打成一片,与群众心连心,在相互信任之中才能与农户面对面的沟通。
2016年9月的一个下雨天,气温骤降,穿着短褂的聂祥军被这说变就变的天气挡住了去证明村的脚步。但贫困户情况要了解,脱贫产业要规划,老百姓脱贫思路要更新,任何一项工作都耽误不得。于是向老百姓借了雨衣和水鞋,在凹凸不平的泥泞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向农户家中,雨水冲刷后的山路,像泥浆似的,加之又是沙质土壤,显得崎岖的小路十分地滑,稍不留意便重重地摔了一跤,他赶紧爬起来,顾不上洗掉身上的泥泞,继续蹒跚着脚步朝贫困户家中走去。
走进贫困户向正祥家,看到聂祥军一身的黄泥,一家老小都忍不住地发出了笑声……
从进村入户那天开始,起早摸黑,就做着一件重复的事情,他放弃了宝贵的休息时间,短短的几个月,足迹踏遍了证明村九个村民组。陪村民“摆龙门阵”、“拉家常”,做群众的“贴心人”,他把群众的期盼,百姓的呼声,都一一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
“这个从政府派下来的干部,不娇气,能干事。田里插秧有他的身影,土里干活有他的笑声。”群众对他也有了更多的好感和信任。“聂书记一心扑在扶贫工作上,有这样的书记我们放得心!”证明村贫困户周范能赞叹地说。
携手并肩 齐心协力 决战脱贫
一个村没有一个好的办公设施设备和接访室,群众要反映问题也很不方便。他心想,无论如何也得把村接访室建起来,让村委真正发挥起其作用。
带着这种想法向烟草公司请示后,单位将更换下来的办公电脑、桌椅等设备捐给证明村,还争取了3.97万元的帮扶资金。
办公设施设备安顿好,他便马不停蹄的开始走访工作。组织驻村工作组和村委全体人员按照时间节点进村入户精准识别贫困户,可以说他的脚步踏遍了证明村的6.4平方公里的土地,他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说服一切可以说服的群众,齐心协力的决战贫困。走到哪家就在哪家的院坝组织村民开会,能帮多少就先尽自己的能力帮多少。经过多次走访,层层筛查,最终认定精准贫困户46户、179人,从此,这5个数字就成为他心头的牵挂。
证明村基础设施太落后,必须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否则脱贫便是空谈,聂祥军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
说干就干,聂祥军带领村委班子通过向上积极争取资金、向下积极发动群众,村道路、组道路慢慢都开始建设了,证明村家用安全饮用水小水窖也慢慢启动建设……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形容的就是我们村原来的状态”。证明村第一书记聂祥军感叹道,“现在好了,全村通组道路全部都硬化了,出门脚都不粘泥了”。
“自从修建了小水窖,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天旱没水吃了。”贫困户杨平忠 高兴地说道,“修建小水窖,我们没花一分钱,真是太感谢党的好政策了”。
截止目前,证明村新硬化通组道路13公里,彻底解决了村交通和人畜饮水问题。
不忘初心 攻坚克难 谋求发展
脱贫还得靠产业。聂祥军心里清楚,解决了交通和水的问题,要想让百姓长期得实惠、可持续彻底的脱贫,产业还得跟上。
发展什么产业?这可让一向有主意的聂祥军犯了难。摸清情况后,聂祥军便根据各户的具体情况,拟定了年度帮扶计划,明确帮扶对象、项目、措施、时间及预算帮扶资金等内容。对深度贫困的家庭,他对接公司,帮助村里申请了近4万余元的帮扶资金,依照一户一策略的思路,不同程度的向贫困户捐赠、分发了36头仔猪,带动养殖,发展养殖;
对缺乏技能的家庭,他积极联系培训点,积极为贫困户谋划脱贫产业,理清创业思路;对缺乏资金的家庭,积极帮助他们利用“特惠贷”购买牛和猪自养。对于青壮劳动力,他多方联系,组织他们外出务工。帮助青龙组贫困户朱海波联系了黔西环卫站,经过15天的上岗培训,朱海波踏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开始了新的生活。有了固定收入的他,也找到了他的另一半。
每当看见那些孤独的老人与孩子,聂祥军不禁动起了恻隐之心。他与村委会全体人员走访、精准排查留守儿童,开展关爱阳光少年儿童活动。带领黔西县烟草公司的党员对这些留守儿童进行“1+1”关爱,关心他们的思想状况、成长环境、心理素质、亲情联系,为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难题,有的甚至当场认下“干儿子、干女儿”,为他们提供一份别样的温暖。看见家徒四壁的老人,他积极与民政局协调,为他们送去棉被、大衣。
在扶贫的路上,邀请专家到村指导,发展起了高山露地蔬菜、养殖土鸡、生猪等短期可见效益产业,证明村的变化清晰可见。一条条连户路通到家门口,一栋栋新房拨地而起、一个个养殖能手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聂祥军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村民的信任,竭力帮助村民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用责任,用敢当,用实干谱写了烟草人的赞歌。近年来,他风里来雨里去,共协调贷款资金154万余元,用于贫困户发展养殖业,深受农户的一致好评。
“看到村民越来越富裕,看到村越来越美”。聂祥军说:“由衷的感到幸福,感到满足,也感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也道出了下步工作的思路,“将组织村民新建大棚搞蔬菜发展,争取把蔬菜投入黔西市场,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的绿色食品。”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