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频道 > 正文

从沉重到轻盈

看重庆烟叶生产信息化建设十一年变迁
2015年05月26日 来源: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报》报道 作者:
A+ A

  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报》报道

  11年,重庆烟叶生产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早前,从安排生产到烟叶交售,从人事管理到物资发放,一个小烟站被纸质材料挤得满满当当。”重庆市巫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河梁烟站原站长赵俊杰说,是信息化开启了烟站的“瘦身、提速”之旅。

  2015年3月,赵俊杰调任巫山县局(分公司)烟叶科科长,把一个现代化、信息化的烟站交给了下一任。

  回想来时“路”,赵俊杰坦言,脚步从沉重到轻盈,没有烟叶生产信息化的全面、深度介入,绝无可能实现。

  2004年,重庆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全面启动烟叶生产信息化建设。11年来,在经历基础软件推广、单系统开发、集成应用三阶段后,重庆烟叶生产实现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应用,踏上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高速路”。

  审视这条“路”,回看11年变迁,在重庆市局(公司)烟叶分公司经理李恩成看来,这只是烟叶生产信息一体化管理的“一小步”,未来在全面质量管理等方面还将呈现“大动作”。

  卸下沉重“枷锁”

  围绕基础软件、重点领域,开发实用信息系统

  2004年至2008年,是重庆烟叶生产信息化飞速发展的5年。5年里,受益于信息化,重庆烟叶生产卸下沉重“枷锁”,步履轻盈地向更高水平迈进。

  其间,结合国家局烟叶生产基础软件功能,重庆市局(公司)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目标,在生产、收购、调拨、资金等方面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在基础软件研发推广过程中,按照国家局现代烟草农业发展规划和自身制定的《数字烟草发展纲要》总体要求,重庆市局(公司)初步构建起了涵盖多个业务环节的烟叶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地域上的覆盖、流程上的涵盖,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系统架构基本成型。信息化技术装备水平较高,配套了手持终端、电脑、电子秤、打印机、条码扫描设备、无线射频识别设备等;系统趋于完善,涵盖电子合同管理、生产管理、收购管理、资金管理、物资管理、调拨管理、运行分析、物流管理等;业务应用基本实现全覆盖,烟叶计划、生产、收购、调拨、物流等生产经营环节均实现信息化。

  ——基础设施较为健全。各烟区网络通信状况逐年好转,2008年年底全市所有基地单元均已实现光纤通信,大部分烟叶站点实现了光纤传输。同时,通过精减数量、资源整合、改善环境、规范管理等措施,全市烟叶站点标准化建设工作快速推进,为烟叶生产信息化落地提供了良好条件。

  ——组织保障全面到位。经过5年探索,建立了“市局(公司)信息中心——烟叶分公司信息部——烟叶产地单位信息科——基层站点”四级管理体制,机构和岗位设置得到固化。同时,通过定期轮岗、脱产培训等形式,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烟叶生产信息化人才队伍。

  从参与启动工作,到全面推进烟叶生产信息化,重庆市局(公司)烟叶分公司信息部副部长吴波见证了那5年变化。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夯实基础的信息化起步阶段”。

  吴波认为,那5年里,通过对国家局烟叶生产基础软件推广、实施和运用,重庆烟叶生产各环节信息的准确采集、快速统计和及时传递得以实现,有效提升了烟叶生产业务管理水平,为下一步“大集中、大融合”积累了资源。

  消除“信息孤岛”

  打通关节,烟叶生产信息化走向“大集中、大融合”

  2009年,重庆烟叶生产信息化建设进入第六个年头。

  此时,涵盖主要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已经搭建起来。但在运行过程中,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暴露出来——各业务系统之间的紧密性不强,数据分散、各自为战。

  吴波说,这种“信息孤岛”制约了系统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为此,重庆市局(公司)组织成立了烟叶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组,与技术支持单位开展需求调研和技术论证,对烟叶生产信息化建设未来3~5年工作进行了总体设计,形成了《重庆市烟叶信息化总体解决方案》。

  就在《解决方案》即将落地实施时,2010年10月,国家局开始推广烟站(基地单元)管理信息系统,重庆烟叶生产信息化面临新机遇。

  依据取长补短原则,重庆市局(公司)很快对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随后,打造烟叶生产一体化管理平台的行动迅速展开。

  按照新的系统平台打造方案,重庆市局(公司)将烟站(基地单元)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主要支撑平台,同时引入基础软件中的必备模块,两相融合后,新的系统平台达到最佳落地效果。

  如此一来,烟站(基地单元)管理信息系统既得到较好落地,又兼顾了重庆烟叶生产信息化的实际需求。

  到2012年年底,阻碍系统运行的“信息孤岛”现象被彻底清除,重庆市局(公司)烟叶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大集中、大融合”,很好地支撑了各项工作开展。

  由此,以计划合同管理为主线,以烟站(基地单元)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集服务、业务、管理为一体的重庆市烟叶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正式运行。

  融合之后再升级

  启动示范创建,树立烟叶生产信息化标杆

  在烟叶生产信息化快速推进的同时,重庆市局(公司)也在成绩背后看到了不足。比如,由于基础不一、认识各异,在12个烟叶产区,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整体信息化建设进度。

  为进一步缩小发展差距,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全市烟叶生产一体化管理得到统筹推进,2013年12月,重庆市局(公司)出台《2014~2015年全市系统烟叶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并据之启动了烟叶生产信息化示范创建活动。

  随后,黔江、彭水、巫山、奉节等4家区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被确定为烟叶生产信息化示范创建单位,并将创建内容细分为基础管理项目和重点示范项目两个方面。

  “为取得最佳效果,我们还为创建单位明确了重点示范项目的类别,以期更有针对性。”重庆市局(公司)信息中心副主任许安定说。

  按照方案要求,黔江区局(分公司)承接物流系统应用推广、RFID设备应用与管理;彭水县局(分公司)承接专业化分级现场管理系统应用推广、物资管理系统示范应用;巫山县局(分公司)承接基础设施系统应用推广、基地单元信息化建设综合配套试点运行;奉节县局(分公司)承接手持终端管理示范应用、合作社系统应用推广。各单位依据细化的考核指标,结合实际开展创建活动。

  记者采访时,重庆市局(公司)信息中心、烟叶分公司组成的验收组正对奉节、巫山等县局(分公司)示范创建工作进行验收。

  “从验收情况看,各创建单位结合各自指标进一步拓展了系统功能,有不少经验可以推广。”吴波说,“大融合”后再升级,这次创建活动旨在树立一批标杆企业,加快重庆烟叶生产一体化进程。

  全面全程为质量

  一体化管理再升级,重点瞄准全面质量管理

  全过程、全覆盖,实现了烟叶产业所有过程、所有领域的信息化覆盖;大集中、大融合,又将烟叶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可以说,11年来,重庆烟叶生产信息化建设成绩斐然。

  “但我们并不满足于此。”巫山县局(分公司)局长、经理邱先勋说。

  在邱先勋看来,随着烟叶市场形势的变化,数量型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在各烟叶产区和工业企业瞄准质量、特色的大背景下,信息化工作重心也应有所调整。

  因此,今年年初,重庆市局(公司)拟定了未来3~5年的烟叶生产信息化发展方向,明确了研发“烟叶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任务。

  吴波告诉记者,以前的业务系统,以规范和固化业务流程为主,而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围绕质量管控发力,重点开展过程质量控制,防止执行走样,促进烟叶质量稳步提升。

  经过调研论证,重庆市局(公司)确立了“立足一个平台、健全三大体系”的设计思路——

  立足一个平台。即利用现有的烟叶生产一体化管理平台,打造定位明确、应用简约、管理高效的新一代信息系统,实现烟叶质量数据的“采集自动化、共享安全化、追溯全程化、分析智能化、展现简单化”,切实提升烟叶质量管控、监测分析水平。

  健全三大体系。以数据中心建设和质量数据分析为主要内容,健全质量数据分析体系;为产品质量、工作质量设定管控标准,健全质量管控体系;以“正追踪、反追溯”为目标,开展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未来数年,力争通过全面质量管理,推动烟叶质量和特色再上新台阶。”谈到下一步烟叶生产信息化要点,李恩成如是说。

  短评

  早在2008年,巫山县局(分公司)就已经实现了市、县、站、点四级无缝联网;

  2011年,巫山县局(分公司)将网络架构由C/S模式升级为B/S模式(操作便捷,更易管控),在全市系统率先实现了数据实时传输和查询;

  2012年,重庆市局(公司)决定研发“烟叶物流RFID质量追究管理系统”,巫山县局(分公司)又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

  ……

  巫山县局(分公司)的烟叶生产信息化建设情况只是重庆市局(公司)推进信息化与烟叶生产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

  多年来,在信息化助推现代化的主流趋势下,重庆各烟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责任”二字。

  “下一环节对上一环节负责,上一环节考核下一环节”——这种环环相扣的信息化推进机制,巧妙地形成了闭环管理,让所有参与者都成为烟叶生产信息化建设的主人翁,而非旁观者。

  此外,配套后勤保障机制、人才晋升机制后,信息化队伍的主观能动性也得到有力提升。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