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参加工作开始,我主要从事设备领域的工作,从操作工做起,历经维修工、一般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等多次岗位调整,经历了烟草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装备技术水平的快速进步。可以说,以设备为媒,我与烟草共成长。
技改添力 专业融合
1994年7月,我从学校到山东青岛卷烟厂报到,乘坐公交车还没看到烟厂大门,就已经知道快到了,因为很远就闻到了“烟草的味道”。第一次踏入车间,看到的是这样一幅景象:环境杂乱,设备拥挤,工人忙碌。当时,青岛卷烟厂的卷接包设备普遍老旧,设备有效作业率较低,卷接、包装工序之间需要人工卸盘、上盘,装封箱工序需要人工装封箱、搬运,车间工人工作强度很大,一个班下来,工作服上常常满是汗水和烟尘。
那时,青岛卷烟厂已完成“七五”技改项目,制丝生产线全线更新。看着那条焕然一新的制丝生产线,我内心充满了期盼,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用上新设备。
愿望很快就成为现实。1996年,青岛卷烟厂引进大量新设备。新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车间生产现场也逐渐变得整洁有序,可以说样样都好,只有一点美中不足:当时的进口设备操作界面和故障报警信息都是英文显示,车间绝大多数工人看不懂,影响工作效率,也容易造成人身或设备安全事故。
看到这种情况,我主动请缨,和几位同事一起,承担起了新设备操作界面、故障报警信息和处理措施等的翻译、普及工作。我们在车间开水间门口挂了一个小白板,每天更新一条故障提示的中英文对照描述、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为了更准确地翻译设备专有名词,我们下班后查找、翻阅设备操作、维修手册,上班后向维修工老师傅们请教,力求表述得精准简洁、通俗易懂。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我们的工作得到了车间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这应该是我这个机械专业毕业生深入学习设备结构原理,把专业知识和岗位工作结合起来,真正了解设备、琢磨设备、喜欢设备的一个切入点。
因为在设备操作岗位上的努力工作和优异表现,1997年,我获得了进入烟草行业后第一个荣誉称号:青岛市“青年岗位能手”。
钻研理论 技能提升
1998年,我被选拔为包装机械维修工。随着装备的更新,企业在维修工培养上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做法:指定经验丰富的维修工以师带徒的形式手口相传,为维修工们安排钳工、机械原理、烟机维修等系统培训。我向车间要来设备图纸和维修手册,形成了一套自主学习方式——向设备图纸学、向维修手册学、向安装调试工程师学、向经验丰富的维修师傅学。
看图纸,了解设备构造和运行的基本原理,对设备形成整体把握;看手册,掌握排除故障的规范流程和零部件调整的标准方法,即便碰到不常见的故障也能更容易上手处理;向工程师学,深入了解设备零部件结构、工作原理和辅料适应性调整方法;向老师傅学,了解同一型号不同设备之间的个体差异,学习老师傅们在实战中摸索出来的维修技巧。这么多管齐下,我的技能水平提升得很快,能够独立处理一些疑难问题。
有一次,车间一台包装机的小盒透明纸和条盒透明纸包装质量总是出现缺陷,产品质量不稳定,经过长时间调整也不见改观。当年夏季集中停产时,车间把排故的重任交给了我。我从设备结构和原理入手,找来了专用工装和量具,逐一测量、调整传动部件和执行机构,用了近三天时间,将设备调整至最佳状态。复工时,设备运转顺畅,透明纸包装非常美观。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学习和付出在生产中得到体现,心里是满满的成就感。这些小成就的叠加,成为我专心研究设备、服务机台的动力。
2008年,我获得“泰山杯”第三届全国烟草行业烟机设备维修职业技能竞赛GDX2机型第一名,并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次年获评烟机设备维修高级技师。
管理创新 精益求精
青岛卷烟厂有个理念:优秀的操作干维修,优秀的维修有舞台。2008年,作为设备维修工优秀代表,我走上了设备管理岗位。
如何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技术经验转化为设备管理效能,成了我需要面对的新课题。结合所学设备管理知识,联想到修复透明纸包装质量缺陷的那次经历,我脑海中形成了自己的思路——要实行标准化管理,让每一位操作工、维修工、管理员,甚至是新手,都能按照模式把设备使用好、维修好、管理好。
于是,我和同事们一起定标准、建制度,推进TnPM管理体系,建设设备综合管控信息化平台,实施设备润滑管理和状态监测等专项改进,在节约维修费用的同时,大幅提升了企业设备管理水平。
2010年至2011年,我借调到中国烟草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烟草行业设备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设备检维修体系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13年,全国烟草行业设备管理现场会在青岛卷烟厂召开,会上,青岛卷烟厂以“精确数据管理、精准状态预测、精心维护保养、精算成本控制、精实绩效管理、精干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六精”设备管理模式惊艳亮相,得到国家烟草专卖局领导的高度评价。会后,多家兄弟单位专程前来考察学习设备管理经验。直至今日,“六精”设备管理模式仍然是青岛卷烟厂设备管理的一张亮丽名片。我也因为在此之中做的一些工作,得以参与烟草行业“卷烟工厂设备健康管理”“ZJ116和ZB48的精益管理”等专题研究,与同事们一起,扎实推进国产超高速机组运行稳定性和运行效率提升,继续探索行业设备管理最前沿……
十多年间,我通过设备管理培训、精益诊断等形式,在行业内共享课题研究成果和设备管理经验,为行业设备管理水平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智能制造 互联互通
近年来,青岛卷烟厂积极响应烟草行业开展智能制造、建设智慧工厂的要求,探索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制丝生产线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厂里考虑到项目与设备紧密相关、创新性强的特点,将这一任务交给了我。
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制造知识是我知识结构的短板,我和项目团队成员投石问路,边学习、边研究,结合已有设备管理工作经验,确定了“类脑指挥智能化、无人生产标准化、虚实联动透明化”的智能制造项目建设目标,以制丝车间5000kg/h制丝生产线为试点,搭建智能制造、知识库、IOT、大数据和机器学习五大平台,构建起车间物联网,人、机、料、法、环、测全面互联互通,在较高水平上实现了生产线的全面感知、物物互联、预测预警、在线优化和精准执行。项目被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写入《工业互联网与卷烟制丝智能制造融合发展白皮书》,并作为典型案例在烟草行业企业管理会上发布,引发热烈反响。
2021年5月,我担任青岛卷烟厂信息管理处处长,按照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牵头推进智能工厂建设任务。身份的转变意味着工作内容、方式和侧重点会截然不同,我也充分认识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方面,自己所欠缺的还有很多,必须在新的领域中继续学习和充实自己,才能担当起智能工厂建设的重任。
我很喜欢一句话:“能挑千斤担,不挑九百九”,我也把这句话以及自己的理解和年轻人分享。我深知,正是烟草人的这份担当,造就了烟草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我也将继续保持这种状态,与烟草行业一道,继续昂首向前。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