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烟草消费 > 正文

结婚登记数再下探,婚庆用烟生态也变天

2025年02月13日 来源:腔腔说 作者:汪衍
A+ A

2月8日,民政部官网披露了2024年全国婚姻登记数据。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610.6万对,离婚登记数为262.1万对。2023年,这一数字分别是768.0万对、259.3万对。相当于结婚登记数下降了20.5%,离婚登记数上升了1.1%。全国结婚登记数在经历2023年的止跌回升后,再度下探。

作为生态链条上的一环,结婚登记数量的变化,对婚庆用烟市场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最明显的是数量上改变。受各地风俗习惯的影响,结婚用烟的数量是有一定的讲究的,比如在北方地区,经常是一桌两包烟,一包中华,一包其它相对低端一点的产品;在山东,也是每桌上有两包烟,但烟支是拆开后,分散放在餐桌上,供客人拿取;在无锡,桌上通常是五包烟,两包「中华」,两包黄金叶或苏烟,两包双喜。结婚人数减少后,婚礼上的用烟数量仍遵循以前的风俗习惯,这就导致用烟数量的整体减少。

那么,结婚用烟结构提升了吗?

据小编的调研与观察,比较微弱。结婚作为个人乃至两个家庭的人生大事,在各项费用开支上一般都是尽力托举。卷烟作为「门面」,早在多年前就在当地卷烟消费、日常消费的平均水准之上。比如,在石家庄市场,主流消费水平在20元/包左右时,婚庆用烟已经是中华(硬)+钻石(西柏坡1949)的配置。

而今年轻群体中理性消费与消费降级并存,年轻人对「面子」不再过度看重,所以婚庆用烟虽有产品上的变化,但并不会有结构上的明显提升。据笔者所知,目前石家庄人中有不少将云烟(软珍品)、玉溪(初心细支)作为婚庆用烟使用,平均结构并未有明显提升。

当下,年轻群体吸烟数量下降,且受文明吸烟、室内禁止吸烟等社会法制条例与文明的束缚,「无烟婚礼」在年轻群体中开始流行,即在婚礼现场不敬烟、不递烟、不吸烟,甚至还在桌牌、迎宾牌上醒目标准无烟标识。年轻群体会用邀请明星、网红驻唱,新人或伴郎伴娘节目表演等方式活跃现场,整体效果并不差。这一方式对婚庆用烟无疑是有巨大打击的。

「春江水暖鸭先知」,婚庆用烟生态的变化,工业商业早有感知,并做出了一系列的改变。

先是从「婚庆用烟」到「喜庆用烟」的概念转变。

强调生活处处有欢喜,欢喜就用喜庆烟,将结婚用烟的场景无限细分到生活中的每一个场景中去。

再是从婚庆用烟到恋爱用烟的场景转变。

将结婚用烟的场景向前推到恋爱场景中去,强调恋爱时的甜蜜情谊。这一做法是符合当下年轻群体只恋爱不结婚的大潮流的。

比如,双喜(勿忘我)的场景之一就是「想起你,感到甜蜜」,并用嘴棒升温变色的黑科技进行配套互动,这像不像是恋人羞红的脸庞?

第三,做高端精致的婚庆用烟产品,以结构换规模。

比如,芙蓉王(硬红宝石)、玉溪(细支初心)在婚庆市场较为流行。相比老牌婚庆用烟,在结婚上做了有效提升。

第四,营销的目标群体从面向「新人的父母」向直接面对年轻群体转变。

以前,年轻人结婚大都由父母操办,父母在婚庆用烟的选择上有较大的话语权,在产品购买时会兼顾社会评价与自我审美,这就导致了婚庆用烟市场的大一统化。

如今,年轻人在婚庆用烟消费上话语权逐渐加重,用自己的审美标准、价值判断去选择用烟。这就让非红包卷烟、个性化卷烟、新烟等非传统观念上的婚庆用烟有了「参加婚礼」的机会。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