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定要戒烟。春节假期刚过,各个办公室都能听到这句话。就像减肥和存钱一样,戒烟永远是年后立flag的保留项目。有人算账说一年能省下不少钱,有人说过年收的烟太多怪可惜的,还有人纯粹是跟风——反正大家都在立flag,戒烟这事儿就顺便提一提。
过年这几天,烟是真没少抽。打麻将要抽,陪客人要抽,走亲戚更得抽。小刘平时一天半包也就够了,可这个春节,烟量不知不觉翻了倍。“得戒,再这么下去工资都不够买烟的。”开完年第一天,他就在办公室里信誓旦旦地宣布要戒烟。
这话刚出口,就听办公室的张哥在旁边笑,毕竟这句话他每年都要说一次,在我们办公室,已经见怪不怪了。记得最惨的一次是他说要戒烟,结果他媳妇趁他上班把过年收的好烟全送出去了,他回家还以为家里进贼了,第二天,只能自己掏钱买,因为这事,我们办公室的人笑了他几天,后面他也就再不说这话了。
不少人都把戒烟选在年后。好像过完年,人就特别容易想要做出改变。老王是我朋友圈第一个发戒烟flag的,大年初七上班第一天,他郑重其事地在朋友圈发了条动态:“过完年了,是时候告别陋习,开始新生活。从今天起戒烟!”配图是一张掐灭的烟头,看起来颇为决绝。
朋友圈立刻热闹起来。“王哥,这是今年的第几个flag?”“咦,去年这个时候你也发过类似的。”“要不咱们打个赌,看你能坚持几天?”
老王才不管这些调侃。这次他是认真的,为了显示决心,还特意把过年收的一抽屉烟都锁进了柜子里。“反正戒了就是戒了,留着以后送人。”
可这份决心仅仅维持到了上午十点。
“老王,来根烟?”同事小李递过来一包烟。
“不了不了,我戒了。”
“真的假的?啥时候的事?”
“就今天。”
“那还行,这烟我亲戚送的,你尝尝看。”
“这……”老王看着没见过的烟盒,咽了咽口水,“要不就来一根,就一根啊,尝尝新品。”
这一根“尝尝新品”的烟,就这样成了压垮老王戒烟决心的最后一根稻草。老王轰轰烈烈的年后戒烟计划,在开始的第一天就悄无声息地终结了。
像老王这样的“戒烟失败”故事,每年都在上演。办公室里、朋友圈里,“年后戒烟”仿佛成了一个心照不宣的保留节目。
要说年后戒烟为啥这么难,倒也不全是意志力的问题。过年这几天,见的人多,收的烟也多。等到开工,抽屉里还躺着一堆拜年烟。这些烟,有贵的,有便宜的,有熟悉的,有没抽过的。年前攒的这些“烟债”,总得过完年慢慢还。
还有人说,年后戒烟就像春节减肥一样,是一种仪式感。立下这个flag,就算最后没戒成,这也是一种寄托,是对新生活的期待。
所以,当你在年后听到有人说要戒烟,别急着笑话。或许他是认真的,只是这个“认真”可能维持不了太久。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等到明年年后,我们还会听到同样的誓言,看到同样的决心。该抽的烟依然会抽,该立的flag依然要立。这种既纠结又随性的态度,或许才是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