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过岁月漫漫长河,时间总能镌刻一些难以忘记的回忆。
500多年前,一粒种子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从此,这片孕育东方文明的沃土有了一种新的作物——烟草。烟草在大江南北开枝散叶,悄然改变了这片土地沿袭千年的农业经济版图。
180多年前,伶仃洋畔的炮火惊醒了沉睡的中国。欧风美雨驰而东,古老的中华文明开始以新的眼光重新打量世界,经历着中与西、体与用、新与旧的折中调和,向现代化艰难转型。随着西方现代生活方式的引入,一种新的烟草消费品——雪茄烟逐渐为国人所熟知,且慢慢生发出中国的味道。
历史,既能激发情感的力量,又能赋予理性的启迪。今天,当走中式雪茄发展道路成为共识,探寻中式雪茄的“源头活水”,或许能收获一份别样的参考价值。
古老与现代
雪茄烟源自美洲,吸食方式最为原始,经过欧洲的本土化改造后,反过来成为西方强势文化传播的一个佐证。
1492年,经过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航海家哥伦布率领他的船队,意外地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也发现了让后人集“爱恨情仇”于一身的烟草。
拨开历史的烟云,烟草文化即滥觞于此。
史料显示,据哥伦布观察,美洲印第安人吸食烟草主要有三种方式:用整片烟叶卷制吸食;借用芦苇空心管装填碎烟叶吸食;制作类似烟斗的物品填充碎烟叶吸食。这或许就是现代雪茄烟、卷烟、烟斗烟的最初形态。
烟草在美洲的广泛种植和使用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独特的烟草文化逐步形成。在祭拜祖先、庆祝战争胜利、缔结合约、庆祝丰收以及举行成人礼等重要社会活动中,烟草是必需品;在日常生活中,烟草常被用来招待客人;烟斗等工具日臻精美……
大航海时代为烟草的跨区域传播提供了契机。16世纪中期以后,欧洲人在美洲烟草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烟草文化,颇具代表性。
比如,英国人学习了印第安人的烟斗制造和使用方式,但对烟斗的制作原料、造型和装饰等进行了全方位改进,发明了精致又复杂的烟斗制造工艺,尤其是雕刻肖像的烟斗最受欢迎。其生产的烟斗不仅供本国消费,还出口到荷兰等地。
再如,在法国王室的推动下,鼻烟逐渐成为一种高雅的消费方式。制造鼻烟不仅需要清洗和磨碎烟叶,还要在色泽和香味方面进行工艺的锻造,这与只需要切碎就能加工的嚼烟有很大差异。18世纪,法国风俗文化在欧洲广受追捧,实用又携带方便的鼻烟广为流行,开创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鼻烟时代。
再比如,与源于美洲且制作简陋的雪茄烟迥然有别,雪茄烟传入西班牙后经过不断改进,形成了精致的雪茄烟文化:产品主要由茄心、茄套和茄衣组成;原材料主要来自设立在古巴等地的雪茄烟工厂;制作工艺和包装方式日臻复杂,因而售价昂贵,主要消费群体为王室和上层人士,并遵循雪茄烟礼仪。
从美洲到欧洲,从仪式用品转为日常生活消费品,伴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率先完成本土化改造的欧洲烟草制品,又被广泛传播至世界各地,成为物种跨文化传播的一个绝佳证明。
这其中,雪茄烟因吸食方式最为原始古老,所寓意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在诸多烟草制品中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其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过程,格外引人关注。
内因与外力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国门,闭关锁国的清王朝被动卷入世界近现代化的洪流中。
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倡行“师夷长技”,谋求“民富国强”。以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为标志,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之路就此开启。
由于烟叶的商品性较强,加之手工业和农业的某种程度分离,烟丝加工业成为相对独立的单元,烟叶及其制品交换日益扩大。近现代意义上的雪茄烟产业由此萌芽,成为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过程中表现较为活跃的产业之一。
如今,中国形成了以四川、山东、安徽、湖北四省为代表的雪茄烟产品和品牌文化。回首过往,中式雪茄在四省的兴起是自然的馈赠,是植烟、制烟传统的延续,也是历史的机缘。
从原料来源来看,四省均具有悠久的植烟传统。
巴蜀腹地,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张师古在《三农记》中写下“什邡泥田谷子砂田烟”。短短几个字与全球“黄金烟草生长带”不谋而合,每一片雪茄烟叶都弥足珍贵。明清两代,什邡晾晒烟长期作为贡品,供皇室享用。
在山东,兖州晾晒烟是制作鼻烟和雪茄烟的主要原料。这种当地人俗称的“所烟”,始种于1647年,叶大肥厚,含油分多,摘下晾晒片刻即可燃吸,曾被作为贡品。后因受外地客商欢迎,植烟面积不断扩大。
在安徽,蒙城土地肥沃,四季分明,为烟草种植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蒙地兰花烟、红花烟,叶厚味烈,宜蒸制、卷制。”据《蒙城县志》记载,早在清朝时期,蒙城县内已有烟叶广为种植。
荆楚大地,宜昌则是全国烟叶类型最多的优质生态烟区,有着400多年的种烟历史。在2023年公布的国家名晾晒烟名录中,宜昌的雪茄烟叶和五峰县、长阳县的马里兰烟和白肋烟,赫然在列。
从产业基础看,受洋务运动重商主义思想的影响,一批具有近现代公司体制雏形的企业纷纷兴建,为雪茄烟产业化发展之路创造了良好条件。
1896年,晚清重臣李鸿章考察欧美,受到一些国家较高规格的接待,获赠礼品中就含有包装精美的雪茄烟。归国后的李鸿章得知淮河流域有手工卷烟作坊,便责成淮军名将马玉昆在家乡蒙城寻访名匠制作雪茄烟。在蒙城,以三义升巷卷烟坊为代表的手工雪茄烟产业蓬勃发展,这里也成为中国近代烟草工业的兴起地之一。
1899年,广东商人筹集1万两白银,以股份制形式在湖北宜昌创办了中国首家民族资本雪茄烟厂——宜昌茂大卷叶烟制造所(简称“茂大”),雪茄烟制作工艺传承至今。
同样是在1899年,四川什邡两路口镇出现了一种用烟叶手工卷制的烟支。与丝烟、水烟相比,这种烟支口感浓郁、携带方便,在当时广受欢迎。当地人开始竞相模仿卷制这种烟支,此举开启了什邡商业雪茄烟卷制的历史。1911年,实业家王叔言利用什邡烟叶创办益川工业社,开创了什邡雪茄烟的第一个极盛时期。
而鲁产雪茄烟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03年兖州琴记雪茄烟厂的创立。创办人赵仰献是中国规模制造雪茄烟的先行者。他制造的“琴记牌”雪茄烟在配方方面有独特的风味,在卷制方面有高超的技艺。“琴记”是山东乃至全国首家手工和机器制作雪茄烟并举的烟厂,兖州成为闻名全国的“东方雪茄原生地”。
从运输条件来看,四省发达的水陆交通,为雪茄烟加工、销售提供了优越的外部条件。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机械化交通工具渐次在海航、内航和陆路出现。交通助推雪茄烟生产经营朝着专业化、区域化方向发展。
在以水路为主的交通格局中,长江黄金水道无疑是中国交通之大动脉。当时的汉口是内地重要的烟叶商埠之一。“茂大”制造所把厂址选在宜昌南门外的江边,正是因其上控巴蜀、下引荆汉、南屏湘粤、北通豫陕的特殊位置。“茂大”所产雪茄烟由轮船运至汉口,然后转运主销上海,因物美价廉,成为当时与洋烟竞争的实力派国货。
通达的水路还便于原料的采购。四川什邡所产的雪茄烟叶色泽鲜明、气味醇正,是制造优质雪茄烟的上乘原料。什邡雪茄烟叶不仅在宜昌市场大受欢迎,还在此进行转运销售。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长江流域从四川到江浙全部开放。沪汉运来经宜昌换船转口入川的进口商品主要为棉织品、海产品、卷烟等,出口品种有生漆、药材、丝以及宜昌、什邡所产的雪茄烟等。宜昌就此成为重要的商品转口城市。
陆路方面,烟草沿着经济的路轨不断铺陈,沿线因烟草运输互动关系得以增强,并结织成一张密实的网络,让辐射的每一个城市有了扩容的准备。
山东兖州,素有“军事重镇、九省通衢、齐鲁咽喉”之称,人员往来频繁,货运十分方便,为雪茄烟原料与成品进出提供了物流保障。省内,四通八达的公路将晾晒烟和雪茄烟销往曹县、阳谷、泰安、济南、临清等地;省外,则通过京杭大运河运至河北大名、南宫等地。特别是连通内陆与沿海的胶济铁路通车后,商贸的带动是快速及时的,预见之内的。沿线的连接点成为新的经济抓手。一套不同以往的烟草工业体系和销售体系也发轫于此。兖州晾晒烟每年9月成熟,各地烟商多来采购,运往济南之后,再通过胶济铁路运至青岛,经由海路直达上海等地。
近代西方工商文明与本土植烟传统的结合,带来了雪茄烟产业的初次勃兴。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