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流入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人们在烟草吸食过程中制造了形态各异,风格独特的吸烟用具,在追寻“烟文化”踪迹时,烟具为我们展示出“烟文化”明显的脉络。烟具,一般是指与吸食烟草入其制品有关的工具和用具。烟具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消费者习惯的改变,逐步定型和完善,能明显地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消费者所处的社会状态、自身的社会地位及生活习惯、文化层次、心理心态等。
人类早期的烟具出现在15世纪左右。烟具的造型更接近自然,装饰也只可能是原始而古朴的。烟具随着烟草及其制品进入较为发达的人类社会后,其发展是惊人的。其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在注意其实用性的同时,更注意其装饰性,而烟具的等级和层次更加鲜明。中期出现角质、骨质、玉石等烟盒。后期则大量出现金属、陶瓷、塑料等制品,进一步发展到镶金嵌银、脱胎漆、景泰兰等工艺品。
常用的烟具主要有旱烟袋,水烟袋,烟吹,烟斗等,这些烟具,有的做工讲究,制造精巧,有的美观大方,经济实用,有很强的观赏和收藏价值。随着我国烟草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这些烟具除农村还有少数人使用外,在城市已很难再见到了,但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人来说,只要一提到这些烟具,就会记忆犹新,联想起许多美好的回忆。
“旱烟袋”是吸食烟片或烟丝的,早期称“烟袋”,是历史上民间常用吸烟的器具。后来出现了“水烟袋”,“烟袋”才改称“旱烟袋”。据有关资料显示,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以前,人们就开始使用这种烟具了。“旱烟袋”由烟袋哨、烟袋杆、烟袋锅、烟布袋四部分组成。烟袋哨是安在旱烟袋一端,为人吸用时入口的部位,它的大小是根据烟袋杆的粗细而定的,其质料有铁、铜、玉石等,早期,一般有私家手工作坊加工,价格最昂贵的还要属玉石烟袋哨,当时的一斗麦才能换得一个玉石哨,战争年代也有用子弹壳刻磨而成的。烟袋锅是安在旱烟袋的另一端,以装放烟片或烟丝,用铜、铁、铝等制成。烟袋杆是连节烟袋哨与烟袋锅的吸气通管,最长的有80厘米,最短的有10厘米,其直径有0.5—2厘米。质料用竹、木、铜、铁等多种,以竹管为最多。烟布袋是用来装烟丝或烟片的,一般挂在汗烟袋上,讲究者在上面绣有花型图案,也有外系彩球和珠穗等装饰品的,一般农家用布皮等料制做。这种烟具多为年龄稍高的人使用,早期,在农村可以看到三五个端座的年长吸烟爱好者,聚集闲聊时,手托着旱烟袋,上面挂着烟布袋,一袋烟吸完后在自己便鞋底上轻轻一磕,随手又漫不经心地装一袋,十分瑕意。
水烟袋是通过一道水管来吸食烟叶的,这种烟具颇有趣味,烟箱内装清水,吸食时,在气和水的作用下,发出“咕噜噜噜”的响声。“水烟袋”制作比较复杂,整体全用青铜制作,有烟锅,烟袋杆、小水箱、烟丝盒四部分组成。“水烟袋”以吸烟丝为主,也可吸食烟片。它的特点是:可以自动吹掉烟灰,无焊缝痕迹,有过滤焦油、调和气味、清除燥感的功能,并有减少对人体危害的妙用。一只水烟袋可用几代人。我国民间曾流传着“四四方方一座船,船内有水船外干。只见船上着了火,不见失火着了船。”的迷语,其迷底就是“水烟袋”。可见,水烟袋当时在民间是相当风靡的。“水烟袋”流行后,吸烟爱好者曾以备有“水烟袋”为荣。
烟斗是专用来吸烟丝的,因安放烟丝的地方象“斗”(古代的一种容粮器具)型,故称“烟斗”。“烟斗”柄短而弯,斗内嵌有铜蓖。“烟斗”多用木、竹制作,也有骨制的。“烟斗”用的烟称“烟斗丝”。“烟斗”式样美观,吸用方便,早期常用的旱、水烟袋,大部分曾被它取而代之,“烟斗”不论是在我国还是在国外都很受吸烟爱好者的青睐,我国老一辈革命家贺龙元帅就十分宠爱“烟斗”,有一幅肖象画的就是贺龙元帅抽烟时的神态。斯大林同志,一生酷爱抽烟,在我们所见到他的照片或影视资料中,斯大林总是与“烟斗”形影不离。可见,“烟斗”不仅为一般百姓所喜爱,也是一些伟人和领袖们工作和生活的好伴侣。
现在与烟直接有关和间接相关的器具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精,烟文化的范围也必然越来越扩展,烟的道具作用也越来越大。烟草起到了文化传播的作用。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