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烟草文化 > 正文

半包烟的命运

2021年02月10日 来源:《锦瑟流年》 作者:凌仕江
A+ A

我是个对烟很不敏感的人。在西藏写作的那些年,曾几度尝试学抽烟都因失败告终。原因主要是烟并没有给我带来意外的灵感,其次是再昂贵的烟,进入我嘴里都体会不到特别的味道,似乎感觉世上所有的烟都一个味。显然,我算不上一个合格的烟民了。在我看来,烟只适合作为演员的我偶尔需要的一种道具,于平常生活的我构不成瘾的诱惑。

有一天早晨,我正快速通过高架线车站,一包叫“利群”的硬壳香烟躺在地上,让我忍不住踢了它一脚,就像无意中踢那些挡路碍事的小石子,谁叫它们这么不尊重车站呢?原以为这会是一个空烟盒,但它完整的体肤与平时路上踢到的那些烟盒不一样。于是,伸手拾起,打开一看,里面居然躺着九支烟,差不多半包吧。

如何是好?前后扫视一眼,来来往往的旅客都在忙着上下车,没有人在意这半包烟。于是它只好跟着我匆匆上车去单位了。默默工作之余,漫不经心地问同事:嗨,你可知一包“利群”价格多少?同事疑神疑鬼地看了我一眼。她睁大眼睛:你何时学会抽烟了?我说:今天车站捡到的。同事不假思索地回答:大约13块吧。

于是,我们展开了对半包烟失主身份的猜测。13块,在今天能做些什么呢?吃一碗普通的面够了吧。显然,这价位不可能是白领了。当然,更不可能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同事说,很有可能是普通的上班族,而且是每天挣不了多少钱的那一类年轻人。我说,这的确很难确定。谁说收入高的人就非得抽高档烟呢!

后来几天,依然有不知情的人看着我桌上的烟盒,表情怪异,似乎在问:你搞什么呀?我依然不肯多解释,只在他们顺手拿起烟开抽的时候,补一句:先声明,这烟是车站捡来的哈。这时,他们抽烟的表情便发生了微妙变化,看上去像中了“毒”。

这让我想起前阵子表弟从国外归来,送给我一包泰国“中华”牌香烟纪念。烟盒的正面,让我正拿起烟的手忽然抖落在地。一具裸露的男尸被白布覆盖着,上面印着:吸烟有害健康。烟盒的背面就是这具男尸布满伤痕的肺,看上去触目惊心,令人浮想联翩。我摆摆手,连忙说,拿走,你拿走吧!泰国的烟文化,直面的是死亡;而中国的烟文化,盒子上的图案印满的是权利与诱惑。不久前,看到《彭博商业周刊》封面,印的是垃圾场上生长起来的烟蒂,一本美国杂志,不远万里,关心中国人的身体健康,这是什么样的烟文化精神?尽管中国出品的烟盒上面也写着吸烟有害健康,可中国推行的戒烟运动为什么困难重重?中外烟文化差异甚殊,其中的况味比烟更呛人。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