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是谁?德国的一名军火商。二战爆发前后,面对纳粹德国愈演愈烈的排犹狂潮,世界各国包括美国、英国、苏联等慑于希特勒独裁政府的淫威,相继拒绝向德国及其占领区内的犹太人发放移民签证。德国军火商奥斯卡·辛德勒(Oscar Schindler)为了拯救陷于灭顶之灾的波兰犹太人,通过贿赂纳粹高官,将他们中的一些人召集到自己的工厂里做工,以此帮助1000多人逃脱了被送往集中营的悲惨命运。1993年上映的美国电影《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描述的就是这段过往。
冒着生命危险拯救犹太人的不止辛德勒一人。时任中国驻奥地利总领事馆外交官的何凤山,利用上海的自由港地位,勇敢地向走投无路的奥地利犹太人伸出援手,先后帮助3万多名犹太难民逃出了盖世太保的魔掌。
雪茄业中也有这样的英雄,这就是美国的弗里德兄弟。
彼时,远在菲律宾的美国企业家弗里德兄弟果断伸出援手,为犹太人前往菲律宾奔走呼号,前后拯救了1200多名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的生命*。正如阿列克斯·弗里德(Alex Frieder)的女儿爱丽丝·韦斯顿(Alice Weston)在一次采访时所说:“人人都知道犹太人在欧洲各国所遭受的迫害,我父亲碰巧成为那个在合适的时间使他们能够逃离魔窟的人。”那么,弗里德兄弟到底出身于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呢?
弗里德兄弟共有四人,分别是菲利普、阿列克斯、莫瑞斯和赫伯特。他们的父亲塞缪尔是匈牙利裔犹太人,19世纪80年代移民美国,并于1910年在美国纽约创建了家族企业——S.弗里德父子公司(S.Frieder & Sons),主营雪茄零售业务。几年后,出资买下了一家位于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雪茄批发企业。1918年,塞缪尔带领菲利普和阿列克斯来到菲律宾,目的是开拓雪茄进口业务。后来,他们父子三人发现自己办厂生产雪茄更便宜。于是,S.弗里德父子公司在马尼拉投资建立了海伦娜雪茄工厂(Helena Cigar Factory),并约定由兄弟四人轮流到马尼拉管理工厂两年。
海伦娜工厂雇佣了当地数百名女工,主要工作是手工卷制茄束,然后采用机器包卷茄衣,年产量约2.5亿支,全部供应给设在宾夕法尼亚州、新泽西州和特拉华州的零售店。雪茄品牌包括蒂奥尼亚(Tiona)和公牛(El Toro),售价为两支5美分。
这些雪茄全部采用菲律宾当地烟叶,主要产自北部的卡加延河谷地区。为此,弗里德兄弟需要经常深入烟叶种植区,与烟农谈判并监督收购质量,然后将烟叶原料安全运至马尼拉工厂。考虑到菲律宾落后的交通状况,这在当时都是十分危险且艰巨的任务。
1937年8月,日本入侵中国上海,淞沪会战爆发。为躲避战火,先期抵达上海的28名犹太人辗转来到马尼拉。在由菲利普·弗里德担纲成立的犹太难民委员会的帮助下,这些犹太人的生活迅速安顿下来。
这次成功的营救行动使弗里德兄弟意识到:为什么我们不能帮助更多的犹太人?幸运的是,弗里德兄弟与时任美国驻菲律宾的殖民政府高层人物关系密切,阿列克斯则是美陆军中校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1953年1月-1961年1月任美国总统)、菲律宾总督保罗·麦克纳特及菲律宾总统曼纽埃尔·奎松的桥牌牌友。为此,弗里德兄弟多次利用与这些政要见面的机会,敦促他们向犹太难民伸出援手。
1938年初,保罗·麦克纳特总督主动与菲利普协商,提出如果马尼拉的犹太社区能保证资金支持,他将允许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移民菲律宾。菲利普和犹太难民委员会接受了该提议,并迅速拟定了拟接受人员的职业清单,包括雪茄业者、医生、工程师、技术专家和犹太教经师等14个类别。同年10月,第一批100多人获准菲律宾签证。
1938年底,阿列克斯来到马尼拉,接替哥哥菲利普管理工厂及犹太难民委员会。他竭尽所能帮助每一名犹太人,甚至一些并不符合相关规定的犹太移民。比如,犹太人埃贡·朱利斯伯格和他的儿子已经设法到达了马尼拉,但朱利斯伯格的职业是煤炭营销,并不在官方清单之列。阿列克斯安排助手带父子二人拜访了菲律宾总督,并成功获得了破例签发的入境签证,理由是他们自身已具备了足够的资金支持。
1938年12月,阿列克斯在曼纽埃尔·奎松总统的支持下,敲定了一个更加大胆的移民计划——棉兰老岛计划(Mindanao Plan),即每年移民1000名犹太人,并允许居留一年,这样10年内可移民1万名犹太人。尽管阿列克斯在幕后积极与当地农场主协调购买土地及安置设施,并顺利达成了买卖合同,但在一些菲律宾官员的坚决反对下,该计划最终胎死腹中。
1941年6月,已在马尼拉工作两年的赫伯特返回美国,接替他的是菲利普。同年11月,面对日本军队的入侵威胁,菲利普在运走最后一批雪茄产品后被迫离开菲律宾,海伦娜雪茄工厂就此关闭,并毁于随后的战火。
1945年2月,日本军队在菲律宾登陆,马尼拉战役爆发,期间共有10万菲律宾人死于战乱,其中包括67名犹太人。但万幸的是,日本认为德国犹太人属于其盟国的合法公民,这些犹太难民据此安然度过了日军占领时期。
回到美国的弗里德兄弟继续从事雪茄行业,但只能采购来自宾夕法尼亚、康涅狄格、佛罗里达以及中美洲地区的烟叶原料,主要生产哈巴内罗(Habanello)和加西亚(Garcia)品牌雪茄。20世纪40年代末,他们将公司总部迁移到宾夕法尼亚州,并在威尔克斯-巴里小镇建立了新的雪茄工厂。新工厂由阿列克斯的女婿埃德温·利希蒂格管理,峰值时期年产雪茄约1亿支。尽管如此,S.弗里德父子公司仍规模有限,根本无法与当时的雪茄业巨头——通用雪茄公司(General Cigar Inc.)和联合雪茄公司(Consolidated Cigar Corp.)竞争。
20世纪50-60年代,S.弗里德父子公司转向私人定制雪茄生产,全力服务于大型雪茄零售商。1974年,公司设立零售业务部——DES烟草公司(DES Tobacco Corp.),专门为西尔斯-罗布克公司(Sears Roebuck & Co.)连锁店供应雪茄。1978年,S.弗里德父子公司选择向美国烟草公司(U.S.Tobacco Co.)出售雪茄工厂,彻底退出了雪茄制造领域。
如今斯人已逝,但弗里德兄弟的英雄壮举已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永远铭记。
*弗里德兄弟的救人壮举参见2003年由二战犹太人幸存者、作家弗兰克·埃弗雷姆(Frank Ephraim)创作的小说《逃往马尼拉:从纳粹暴政到日本恐怖》(Escape to Manila: From Nazi Tyranny to Japanese Terror)。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