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九河乡中和村,有一位备受烟农赞誉的技术员——和向珍。他身兼烟技员与九河乡专业化烘烤队长双重身份,在玉龙九河烟区,烟农皆把他当“定心石”。
“和向珍不仅烘烤经验丰富,还能精心指导我们种烤烟到采烤全过程,我们在他家烘烤烟叶很安心。” 中和村烟农杨亚兵谈及和向珍时,言语中满是信任与感激。这份信赖背后,是和向珍二十余载扎根乡土、深耕烟业的默默付出。
时光回溯到2000年之前,那时的九河乡仿若被外界遗忘,闭塞的交通锁住了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和向珍家中人口众多,经济重担如山般压在肩头,30岁的他毅然决然投身烤烟种植行业,满心期许能借此为家庭打开经济困局。
“那时候的难,现在回想起来都心酸。村里几乎看不到像样的农业水利设施,栽烤烟全靠肩膀挑水,一担又一担,累得人直不起腰。技术也跟不上,全凭老一辈传下来的老法子摸索,烟叶产量、质量都不行,一亩地烤烟产值拼死拼活也就300元左右。”和向珍回忆往昔,眼中满是感慨。
和向珍正在指导烟农烟叶烘烤(右一)。摄/李茂呈
好在转机悄然降临,随着政府与烟草部门对乡村产业扶持力度的加大,村里逐步改良了烤烟耕种模式,配套了灌溉沟渠,新技术与完备设施双管齐下,烟田焕发生机,如今一亩地烤烟产值达6000元,飙升足足二十倍,成了中和村实打实的“金土地”。
然而,发展之路从无坦途。中和村烤烟产业刚有起色时,也曾深陷泥沼。农用物资配套一度脱节,乡镇市场上劣质化肥、农药鱼龙混杂,部分村民不明就里,误信不实宣传,自行采购使用,结果可想而知——烤烟大面积受损,叶片枯黄、病虫害肆虐,烟农一季心血付诸东流,满心委屈化为声声抱怨,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烤烟产业岌岌可危。
值此关键时刻,和向珍挺身而出。他挨家挨户上门,拉家常、讲道理,耐心剖析问题症结:“乡亲们呐,种地和过日子一样,都得精打细算、合理投入才有好收成。咱烟草专用的化肥、农药,那都是专家根据烤烟特性调配的,不仅烤烟长得好,后续种小麦、大麦时,地也更有劲儿,不耽误后茬作物生长,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在他苦口婆心劝说下,村民们渐渐放下抵触,重拾信心,统一采购使用正规农用物资。次年,村集体烤烟经济收入便大幅回升,烟农们脸上重新绽放出希望的笑容。
在和向珍的带动下,中和村烤烟产业一路高歌猛进,种植规模从早年零散的20余亩,如滚雪球般发展到1600余亩。十年前,和向珍率先垂范,在中和村组租下10多亩地种烤烟,用自家的丰收实例吸引周边农户纷纷效仿,种植户数逐年攀升,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良好态势,烟田成了村里最美的风景线。
不满足于现状的和向珍,在2021年前后,紧跟时代潮流,借助乡政府与烟草公司搭建的平台,大胆探索合作社多元化发展路径。他牵头搞起生猪养殖,让闲置的农家院落热闹起来;升级烟叶烘烤服务,引入先进设备与技术,提升烟叶烘烤品质;瞄准乡村旅游潜力,谋划特色民宿、农事体验项目,为村子引流增收;还不忘完善农田灌溉体系,确保烟田旱涝保收。
和向珍指导专业化烘烤队伍(右二)。摄/李茂呈
其间,最亮眼的当属生物质可燃烧颗粒厂的创办。那些废弃烟杆、松子壳,还有生产生活里淘汰的废料、江边冲来的可燃杂物,以往不是堆在路边影响村容,就是被冲进金沙江污染水源,现在合作社以每吨350元的价格,将这些“废弃物”回收变废为宝,既解决环保难题,又为颗粒厂备足原料。颗粒厂马不停蹄,日产5吨生物质颗粒燃料,精准对接九河乡新能源清洁烤房,实现绿色能源自给自足,助力烤烟生产节能减排。
忙碌于产业发展的同时,和向珍还心系乡村文明建设。他振臂一呼,组织村民投身爱国卫生运动,让村子告别脏乱差;带领大伙植树造林、管护林木,为村庄披上绿装;洪水来袭时,他又化身抗洪先锋,带领村民扛沙袋、疏洪流,守护家园安宁。在他身体力行影响下,中和村愈发宜居宜业,乡风文明蔚然成风。
和向珍,这位朴实的老烟农,点燃了中和村烤烟产业的燎原之火,他扎根乡土,怀揣对土地的敬畏、对乡亲的深情,用点滴行动诠释乡村振兴的时代担当,未来,中和村在他与乡亲们携手努力下,必将绽放更绚丽光彩。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