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纪实 > 正文

向烟草行业科技工作者致敬!

2024年05月30日 来源:东方烟草报
A+ A

今天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是“弘扬科学家精神,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

长期以来,烟草行业广大科技工作者守正创新、攻坚克难,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在基础前沿领域奋勇争先,在原始创新上取得突破,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以科技创新之光照亮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之路。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烟草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学习榜样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行业科技工作者风采

吴达

上海烟草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

图片

他在烟草化学领域深耕二十余年,具有广阔的科研视野、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强烈的创新精神;他坚持把论文写在生产线上、把成果转化为产品,以守正创新破解行业共性技术难题。他就是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烟草行业烟草化学方向学科带头人、行业卷烟烟气重点实验室主任吴达。

多维色谱联用技术是国际色谱分析领域的前沿技术,但行业内应用曾经近乎空白。吴达带领团队攻克了多项色谱联用关键技术难点,构建了适用于烟草复杂体系的多维联用技术平台,实现了烟草、烟气复杂基质中痕量成分精准测定,其中多维液相新型接口转移技术被国际权威综述列为流动相兼容性的经典解决方案。针对烟草物理保润性能评价难题,他开发了大容量、多样品的全自动烟草动态水分分析气候箱,创新提出了烟草保润评价指数,获多项国际专利。

面对行业基础与共性技术突破需求,吴达迎难而上,主动承担行业多项重大项目攻关。在中式卷烟风格特征剖析研究中,带领团队深入剖析了中式卷烟理化指标与感官风格的关系,首次系统阐明中式卷烟与其他类型卷烟的风格特征差异与主要成因,为中式卷烟理论体系构建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卷烟物理保润研究中,他从配方原料保润特性入手,开发了基于不同类型卷烟原料特性的新型保润剂及新型保润工艺,有效提升了行业卷烟物理保润水平。在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中,他牵头或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保障卷烟产品质量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秉持“服务产品、强化应用”的研究理念,吴达在二十余年的不断积累中,带领团队构建起技术领先、具有特色的上海烟草化学支撑体系。同时,他作为首席专家牵头上海烟草“十三五”“十四五”烟草化学重大专项,扎实推进基础研究成果的应用落地,有效支撑了品牌创新产品开发。

吴达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工作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员工,同时积极支持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提供平台、搭建舞台。上海烟草集团烟草化学团队近年来培养出4名博士后、12名高级工程师、1名烟草行业青年科技托举人才,团队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上海市青年文明号示范集体等多个称号。

基于对烟草化学的执著和对创新的坚持,吴达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硕果:获中国烟草总公司奖项9次、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获发明专利授权50余件、发布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8项,并先后荣获中国烟草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上海烟草工匠、行业最美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谭效磊

山东临沂市局(公司)烟叶生产技术中心高级农艺师

图片

山东临沂烟区8000多个烤房,都有他的足迹,黝黑的皮肤是他最美的勋章。他就是谭效磊,主要研究方向是烟叶烘烤。自参加工作以来,他致力于烟叶科技研发创新和技术推广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一环。工作十几年来,谭效磊围绕减工降本、提质增效进行烟叶烘烤设施设备创新研发,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和经济效益。他主持研发的“三段步进式”烤房能承担种植面积200亩的烟叶烘烤,能够流水线、不间断烘烤,实现了固香增柔提质、数字智能减工、余热回收节能、精准回潮降损等目标,同时烘烤能耗成本降低26%,烟农平均收入每亩增加507元。该设备获“一种步进式烘烤工艺”4项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成果属国内领先、行业首创。创新开展碳晶烤房研发攻关,这种烤房取消了加热室,直接在装烟室铺设碳晶板,加热方式由热对流变为热辐射,让受热更加均匀;通风方式由强制通风变为微风循环,烤后烟叶质量明显提升,在山东省推广应用107座,并在2022年全国烟叶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进行了展示。此外,他坚持在一线从事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理论讲解、实操培训等形式将成果在全市烟区推广应用。优化完善形成了高可用性上部烟叶“四熟”技术标准体系,开展了上部烟叶带茎砍烤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有效提升了上部烟叶柔软度、增加了烤后烟叶油分;开展“8点式”精准烘烤技术推广应用,优化烘烤工艺和流程,提升了烟叶烘烤质量,降低了烟农劳动强度。近年来,烟叶烘烤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共为全市烟农增收5000余万元。

汗水是一种证明。多年来,谭效磊先后获得临沂市创新能手、山东省轻纺行业全员创新竞赛创新优秀职工、临沂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创新应用示范一等奖;主持的2个项目获国家烟草专卖局QC成果一等奖;获得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进步奖2项。参与编写国家标准1项,中国烟草总公司标准1项,山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标准11项。

杨佳蒴

湖南省局(公司)湖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农艺师

图片

自2016年参加工作以来,杨佳蒴在烟叶风格特色彰显技术、湖南雪茄烟叶生产技术体系、自育烤烟新品种配套生产技术、植烟土壤保育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市厅级科技奖励8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SCI论文20余篇,制定地方标准5项,获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5件,参与湘烟7号、10号、11号等烤烟品种选育。

香气品质及风格特色是烟叶原料的核心竞争力。为进一步彰显湖南烟叶风格特色,持续满足中式卷烟品牌对高端烟叶原料的个性化需求,杨佳蒴以项目主持人的身份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黄三文院士团队、郑州烟草研究院、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相关技术团队共同开展科研攻关,完成了湖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有史以来难度最大、耗时最长的重大科技专项。他带领项目团队,灵活运用多组学、生物信息学等前沿技术手段,成功破解了湖南浓香烟叶的生态密码、代谢密码和基因密码。为推动国产雪茄烟叶发展,湖南省局(公司)启动了“湖南雪茄烟叶开发重大专项”,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打造湖南雪茄烟叶产业体系,为国产雪茄烟产业发展贡献湖南力量。杨佳蒴主动担当作为,带领项目团队开发了雪茄烟叶低温真空回潮技术,制定了湖南雪茄烟叶农业发酵技术标准,首次提出了以“十个明确、九项规范、八道工艺”为核心的湖南雪茄烟叶生产技术体系,并在2023年全省系统科技创新论坛上正式发布。相关工作为开拓湖南雪茄烟叶市场,擦亮湖南雪茄烟叶“湘雪”品牌贡献了科技创新的力量。

针对传统主栽烤烟品种抗性及品质特征弱化、湖南春季低温诱导早花减产等问题,杨佳蒴参与烤烟新品种湘烟7号、10号、11号的选育工作,同时承担了湘烟3号、5号、6号、7号的配套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他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制定宣贯相关技术标准,为持续打造湖南优质特色烟叶原料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为解决湖南部分植烟土壤板结、肥料利用率低、有机质分布不均、根茎病害高发等问题,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构建了以“耕层重构+肥力提升+土壤pH分类调控”为核心的湖南植烟土壤绿色调控技术体系,为推进湖南烟草绿色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韩小斌

贵州遵义市局(公司)技术研发员

图片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应当肩负的重要责任,也是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自参加工作以来,韩小斌挽起袖子、俯下身子,走进田间地头、置身骄阳骤雨,努力将科技创新写在深爱的烟区,将科技成果融入挚爱的烟田。工作十年来,他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烟草专卖局等各级科研项目课题15项;以共同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其他期刊论文7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2件、实用新型专利10件;参编贵州省地方标准2项;获得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

韩小斌积极响应国家局绿色防控要求,在参与行业两项绿色防控重大专项子项目的同时,锚定烟叶种植中根茎病害、草害等绿色防控难题,研发出海洋真菌来源的天然产物除草剂、丁香酚植物杀菌素等成果,拓宽了绿色防控的思路,增加了绿色防控产品的选择范围,有效推动了烤烟生产绿色防控的整体水平提升。

为解决井窖移栽时烟苗根系不发达、移栽后还苗速度慢等问题,他主持完成烟草专用促生功能菌剂的技术研发及产品创制,探索“工程研究中心+企业+合作社”成果转化模式,对产品进行成果转化,累计推广600余吨,目前作为贵州烟叶种植主推技术在全省推广应用。有效带动有机无机复混肥、有机物料腐熟菌剂等一大批成果实现快速转化应用,对科技成果的快速转移转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他积极参与科普宣传工作,2023年成功协助举办烟草行业“绿色∙向未来”大型科普宣传活动,近五年共计参加绿色防控等各类科普活动十余次。

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十年间,韩小斌获得贵州省“最美劳动者”、烟草行业青年科技托举人才、贵州省烟草学会首批青年科技托举人才、2021年度中国烟草总公司创新争先奖等。

周文兵

云南玉溪市局(公司)云南峰芒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图片

自2014年1月进入云南省玉溪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工作以来,周文兵主要从事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发与推广工作。

十年来,围绕烟草绿色植保,他先后主持承担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科技计划项目十余项,完成行业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实现突破,尤其是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产业化生产和烟草内源抗病毒制剂研发方面成效卓著,极大推动了绿色防控水平。

他牵头开展的烟草内源抗病毒组份系列研究项目,系统完成了多种烟草品种中抗病毒活性成分研究工作,成功筛选出烟草内源抗病毒关键活性物质。该项目利用烟田废弃根茎建立了烟草内源抗病毒活性物质规模化提取工艺和关键活性成分化学合成工艺,实现了烟草内源抗病毒活性物质产业化利用,形成病毒防治产品1个,经成果评价成功纳入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科技成果转化“三虫一剂”名录。2018~2024年,烟草内源抗病毒制剂在云南烟区累计示范应用122万余亩,田间对烟草花叶病平均防效达65.09%,有效控制了田间烟草病毒病的发生,极大挽回了因病毒病带来的烟叶损失。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