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纪实 > 正文

崔向龙:把“土特产”做成“金招牌”

2024年01月19日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唐艳梅
A+ A

在位于乌蒙山脉云南省曲靖市的西部,有一座名叫马龙的小城。这里冬春干旱,夏秋湿润,季节干湿分明,优越的日照和降雨量孕育了品质优良的作物——土豆和荞。

智慧勤劳的马龙人将其加工成洋芋片和荞丝、荞片,用来炸了吃,非常脆爽,常常把这些“土特产”当作婚宴、酒席的必备菜。世世代代的马龙人,生活于此,快乐于此。

朴实的崔向龙出生于宣威市,头脑灵活,从小爱“倒腾”货物。1995年,22岁的崔向龙与马龙姑娘何秀芬结婚,在马龙城开了一家“向龙”批发部,每天经营周边群众日常生活所需的必需品,开启了新的生活。随着社会发展,流行“配送”式经营后,崔向龙与妻子分工负责,妻子守店,自己负责配送酒水和各种日用品到各种小商店、酒店、餐馆……在这些商品中,每次都有洋芋片和荞丝、荞片等“土特产”。当时,崔向龙配送的洋芋片和荞丝、荞片都是从农户家收购来,再出售,赚取中间的利润。

ae55285b-8029-47c5-8448-b5d6cb69a367.jpg

崔向龙展示自己销售的荞丝。

曲靖市烟草公司马龙分公司客户经理上门走访崔向龙时,在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他的“土特产”销量很大成本很高后,建议他自己加工,自己销售。这与崔向龙多年的梦想不谋而合,就是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型生产车间加工“土特产”,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地点和房子。客户经理知道了崔向龙的“小心思”,也帮他默默记在心里。

2013年的一天,客户经理了解到马龙区供销社有一间面积很大、位置很好的房子要对外出租,当即就把这个信息告诉了崔向龙。崔向龙与妻子商量后,取出所有积蓄,租下了供销社的房子,扩大经营规模。

供销社的房子共两层,有1200多平方米,楼顶有一个大大的露台。崔向龙夫妇把房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全面装修了一遍,一楼为销售卖场,二楼为加工车间和仓库,楼顶露台作为晒场,开启了他的创业致富路。崔向龙全过程监管洋芋片和荞丝的生产、加工。妻子依然负责销售日用品和“土特产”。

生意要做长久,就必须从源头抓起。“要晒出最好吃的洋芋片,必须选用月望乡西海子村种出来的洋芋作为原材料。”崔向龙说,荞丝、荞片和洋芋片等食材最讲究的是原材料要好,不能马虎。崔向龙专门与种植户签订了种植协议,并全程监控农户的种植过程和产品质量。

在二楼的生产车间,崔向龙还配套了更衣室、仓库、消毒间。每年,车间加工两次“土特产”,每次生产时间为一个月左右。“因为是纯手工晒制,需要大量的工人,工作服和工具必须严格消毒到位,才允许到晒场去工作。”崔向龙说,虽然成本很大,但为了保证质量,必须找附近的工人晒制。

2017年,随着“土特产”需求量增加,崔向龙贷款购买了一批机器设备,更新了生产车间。产品的生产上去了,销售却遇到了瓶颈,给资金带来压力。客户经理知道个中原委后,第一时间想办法帮他解决了燃眉之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上原生态的食物,尤其是“土特产”。马龙区地处昆明市和曲靖市的必经之地,加上马龙区饮食业做得很好,各家酒店对洋芋片和荞丝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崔向龙生产的“土特产”供不应求。经过多年发展,崔向龙的“土特产”年销售额100多万元,纯收入30万元左右。

进入新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和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崔向龙接受了客户经理的建议,扩大了“土特产”系列,增加了土蜂蜜、糯玉米和罗平香油、巧家手工红糖……“土特产”家族壮大了规模,品种越来越丰富,不仅供本地客户,还销往外地。

如今,崔向龙的“土特产”“金招牌”越做越大。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