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有是江西中烟广丰卷烟厂乡村振兴定点帮扶村江西省上饶市泉岭村的驻村工作队员。他今年45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2021年8月,带着全厂员工的托付和领导的期待,他踏上了乡村振兴的驻村帮扶之旅。
泉岭村地处偏远、条件艰苦,交通十分不便。村里有3000余人、68户脱贫户,是广丰区脱贫户最多的村。2020年,泉岭村实现脱贫后,如何实现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方面要防止返贫,一方面则要想方设计带动村民发家致富,走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王德有心里沉甸甸的,铆足了劲准备大干一场,要与脱贫村民手牵手、心连心,朝着幸福出发。
“为什么我眼里总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王德有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后来考取了大学,进入广丰烟厂工作,但他骨子里依然有着对土地深深的眷恋,对农民分外的亲切。村民就如他的亲朋好友,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落实好,把乡村振兴搞上去,是他的一份责任、一份荣耀。
来到泉岭村第一天,他就找到村支书听取介绍。为了能及时、全面、细致地掌握脱贫户的情况,他不分日夜、不分节假日地对全村农户进行了一轮又一轮入户走访。每到一家,王德有的手总是满怀深情地紧紧握住脱贫户的手,详细询问他们的家庭人口信息、收入来源、子女入学、产业发展等情况,做好笔记、建立信息台账,对个别农户的困难、诉求进行分类梳理,同村支“两委”一起研究解决。走访中,王德有常向他们宣传党的政策和国家乡村振兴的蓝图,有时候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临走时还不忘嘱咐他们,碰到急难问题,随时找贴在墙上的手机号码联系他。这种手牵手,心连心工作方式很快地加深了王德有同村民的感情,渐渐地由陌生变得熟悉,变成互相信任的朋友。王德有的电话越来越多,大部分是村民的,也不分白天和黑夜,有看病就医、读书升学、养殖育种、农产品销售等,不会就查资料、找专家;也有电灯、水龙头坏了,电话、电视不会用等。
了解山羊养殖情况
孤寡老人周四团居住在泉岭村的最深处,四面环山。在下村走访的时候,王德有都要经常去坐一坐,看看他身体怎么样,生活中还有没有什么困难。但有一次因为连续下了几天大雨,他好久都没有去看望这位老人。当他再次走访时发现他家里灯泡坏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用手电照明,当时王德有感到一阵莫名的心酸。王德有便立即开车到镇里买来灯泡,找来绝缘手套,通过近半个小时的检查忙碌,他家里终于又有了明亮的灯光。那一闪一闪的亮光照着老人的笑脸,也像是有一道光照进了王德有的心里,那样温暖而质朴。
在一次走访中,脱贫村民夏小芳急冲冲地走到王德有跟前,着急地说,她收割好的油菜眼看晒得松松可以打油菜籽了,刚刚听到天气预报,明天就将开始持续降雨,一下午的时间她肯定弄不完。王德有一听,夏素英丈夫长年卧床没有劳动能力,生活困难,好不容易种点油菜籽来不及打几天就在地里发芽太可惜了。事不宜迟,王德有和驻村的同事邓树旺,来不及吃中饭,顶着烈日,足足奋战了一个下午,硬是把夏素英的油菜籽全部打好挑回了家。夏素英悬着的心终于落地,拉着王德有和邓树旺的手动情地说:“广丰烟厂的人干起农活真不赖!”
前段时间,刘庆和手部因骑车时摔倒落下残疾,儿子刘高洪又患白血病。王德有查看医保政策,在他多次奔走下,帮助刘庆和家顺利拿到二万多元大病医疗保险金。去年年底,山羊养殖户刘素英正愁着山羊怎么卖出去。王德有主动来到她家,帮助联系城里的农贸市场和餐馆,几天时间就帮她家的山羊推销出去了。去年天气干旱持续时间长,蔬菜大棚种植户刘兰芳一直郁郁寡欢、心事重重,王德有和村干部想办法疏通了引水渠,顺利帮助解决了灌溉问题。刘兰芳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村民致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也要跟上。王德有同村里商量,建议把村里的老祠堂改造一下,向厂里申请项目资金,建成村民活动中心,添置些书架、书籍、桌椅,祠堂门口一片开阔地改为小广场,种上花草树木,添置上健身器材,让这里成为村民清早傍晚聚集休闲的场所。王德有还常联系广丰区的农技专家前来讲授马家柚、山药种植技术,联系厂里的法律顾问到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厂志愿者开展党建共建、学雷锋志愿活动。
随着时代的脚步和党的政策日新月异,泉岭村处处焕发出勃勃生机。村民们说,原来斯斯文文的王德有白净的手变得越来越粗糙、越来越巧了,也变得越来越像泉岭村人了。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