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种人,身上仿佛贴着标签一样,单位领导亦或部门同事谈及,不加思考便能随口说出相似的关键词。在河南省卢氏县烟草分公司就有这样的一个人,说起他,大家都会有这样的评价:对烟叶的感情深,烟叶生产技术过硬,工作中敢于探索创新。他就是现任卢氏县烟草分公司城关烟叶工作站站长的朱顺成,一位有“标签”的基层烟叶工作者。
朱顺成指导烘烤师清除不适用烟叶
扎根烟田钻技术 发挥专长结硕果
他曾在县烟草分公司科研站工作8年,生产科担任科长4年,在基层烟叶工作站担任站长18年。长期的烟叶一线工作没有消磨掉他的热情,反而让他找准了目标和定位,那就是全身心钻研烟叶生产技术。用他自己的话说,“烟叶生产技术是每一名烟叶工作者立身的法宝。能够通过发挥技术专长,为烟农群众解难题、过难关,我很自豪,也很安心。”时间定格到2019年9月中旬,当时正值全县烟叶采烤关键期,长达半月的阴雨天气,致使叶片病害加重,含水量增大,烤青、挂灰现象严重。作为烟叶调制技师,他深知在这个关键节点如何解决烘烤难题,对大灾之年广大烟农的信心恢复将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定了就干,干就干好,这是他一贯的风格。在下乡指导途中,当听说沙河乡新种烟农户王随成因烘烤损失严重而放弃采烤时,他立即冒雨入户了解情况,一方面安抚好思想情绪,鼓励王随成坚定信心。另一方面,详细询问近几炕烟叶的采收时间、编竿装炕和温湿度控制等情况,并深入走访了所在烘烤工场的所有烟农。不怕高温,逐炕深入“把脉问诊”,终于找出了烟农烘烤失误的症结,原来是阴雨天气烟叶水分含量增大,但烟农在烘烤曲线设置上仍采用常规烘烤工艺,存在认识和操作误区:即在42度支脉不变黄时,不敢排湿,或者在42度停留时间过长,导致叶片变黄过度,轻则烤后色泽灰暗,重则烤糟。随后,他逐户跟踪指导,分别制定烘烤方案,“雨后3-5天稳熟采收,变黄期慢排湿使叶片充分凋萎,定色期44-46℃稳温,使叶片全黄,湿球以36℃度较为稳妥.....”工艺调整后烤坏烟现象明显减少,他的心也在烟农的满脸笑容中慢慢放下。他又“趁热打铁”,连夜录制烘烤视频广泛宣传,牵头制定全县中上部烟采烤技术指导意见、分片展开烘烤技术培训······。通过应变烘烤一系列技术措施的落地落实,大灾之年全县烟叶仍喜获丰收:与去年相比,2019年全县烘烤损失减少5%以上,青杂烟比例显著下降,上部上等烟比例提高了12.4个百分点。正如县烟草分公司副经理常剑波所言,“2019年全县抗灾保产战役中,顺成同志又一次冲在了最前面,他的努力和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心系烟农促增收 主动服务走在前
长时间在基层一线与烟农打交道,他把烟农当朋友,烟农视他为家人,亲切地称他为“老朱”。他始终把服务作为标尺,丈量自己的工作到位不到位、细致不细致;他始终把烟农利益放在心上,摆在日常工作的突出位置。自2018年底,市局(公司)战略性提出“一优两转”烟叶发展路径后,他深刻认识到这是实现卢氏烟叶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更是助农增收的“金钥匙”,一定要把“一优两转”的理念和措施传达给广大烟农。他坚持理念先行,2019年1月在全县组织大型专题宣讲培训会9场,参训人数达5251人次,17个种烟乡镇全覆盖,真正让“一优两转”成为引领卢氏烟叶发展的“主线”和“热词”。为打通措施落地最后“一公里”,他制作并印发“一优两转”技术服务明白卡及明白纸各5500份,并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公布在明白卡上。无论是移栽节令把握、施肥配比,还是大田管理、病害防治等等问题,烟农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他,联系的也是他。那是2019年7月份的一个周末凌晨5点多钟,他突然接到了东明镇种烟大户赵某某的电话,电话里赵某某连说带哭,语无伦次,说自己23亩的云烟87一夜之间全“红”了。电话铃声吵醒了他熟睡的妻子,愤怒着说:“你还让人睡觉不睡?你咋恁爱操心呢,烟农离了你,就不种烟了?”。他没有理会妻子,起床后,立马开着私家车,从县城赶往30公里外的赵某某家中,顾不上寒暄,直奔烟田逐块查看烟叶发病情况,并动员赵某立即清除底脚叶和病叶,并及时协调防病药物,按时喷洒了农用链霉素和波尔多液,后来他又去了两次。所幸,防治措施得当,赵某某25亩的烟叶挽回了八成以上的损失。遗憾的是,那个周末是他准备去洛阳接他上大学的女儿回家过生日的日子,女儿带着埋怨和不理解的心情孤零零地度过了自己的生日。
他经常顾大家不顾小家,女儿高考时,他在忙于下乡召开烟农技术培训会议;他的母亲长期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他经常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很多时间都是亲朋邻居在帮忙照顾。由于没有及时送医治疗,病逝时他仍在下乡检查的路上,连老人最后一眼也没见到......。
他的付出和努力逐渐得到了系统职工的认可,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也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回报:2019年,全县烟叶亩产值同比增加78元,上等烟比例同比增长3.58个百分点,户均收入同比增加4600元,再创历史新高。东明镇烟叶生产办公室周主任曾这样评价他,“他对烟农群众有一股子亲劲儿,干工作有一股拼劲儿。”
以身作则挑重担 勇于创新谋发展
2016年,组织给他压了新的担子,他走上了烟叶生产服务部主任的岗位。新的岗位,环境变了,职责变了,他为自己定下了“创新求实”的工作思路,决心在新的平台上闯出新路,干出实绩。于是,他挑了最难啃的“骨头”。
卢氏县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烟叶产业是当地的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烟叶种植有着良好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随之而来的矛盾也显而易见,首当其冲的就是严控规模形势下的烟叶产购合同管理,以烟养家的经济依赖造成烟农普遍存在多种保收的心理,同时烟草部门的合同核查又难以实现地块全覆盖。问题点就是创新点,难点就是突破点。多年的基层烟站工作经历让他很快找准了合同管理的突破点,就是把过程做实做细,逐环节严格把关。探索推出了“三精”合同管理法,并在全市推广应用:一是精准流程。严格按照“一申、二查、三建档、四公开、五调整”工作流程,把合同签准;二是精确信息。核准烟农户籍、联系方式、基础设施等基本信息。同时,利用GPS定位技术,逐块丈量,插标立界,注明烟农姓名、种植品种、面积、地块经纬度,把面积做实;三是精细考核。完善烟农星级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将合同履约率、技术措施落实、不适用烟叶处理、收购管理与约时定点交售情况作为评定标准,加强对烟农的考核管理。同时,强化对合同管理工作的检查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烟站职工绩效工作挂钩,严格兑现奖惩。困扰多年的合同管理难题在他手里,一下子找到了管用的“抓手”。
在烟叶生产服务部主任的岗位上,他又接连创造了一串串的“首次”:首次推行育床二维码品种识别,在严控规模和品种优化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推行新烟田开发模式,为烟区轮作调茬和土壤保育闯出新路;因地制宜探索推广菌康有机肥,解决了肥源,提高了烟田有机质和有机碳含量……。
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他也没有松懈:2018年,主持的QC项目《提高采烤一体化成效增加烟农种烟收益》荣获全省烟草专卖商业系统第三届优秀QC成果二等奖;参与编写的《卢氏烟叶标准化生产技术》一书获评省局(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5篇论文在现代化农业、安徽农业科学、湖北农业科学上等刊物上发表,《不同烤烟品种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差异及与烟叶品质的关系》曾荣获河南省烟草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先后荣获两项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县级科技成果一等奖,荣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6项。
去年他又被县局(分公司)调任城关烟叶工作站站长,他没有任何怨言,一心扑下身子抓管理,烟叶专分散收网格化管理经验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兄弟单位纷纷前来参观学习,河南日报、金叶之缘网站进行了相关报道。烟叶专分散收网格化管理经验曾先后在全国烟站站长培训班(12月18日)、全省烟站站长培训班(6月4日)、许昌市收购人员培训班(6月30日)上进行典型交流,城关烟叶工作站年终综合考评名列全市第一,被市局评为“优秀烟叶收购站”。今年烟叶生产期间,他带领烟站职工强化技术培训,狠抓措施落实,生产水平大幅度提升。省市局领导、中烟公司、其他县市也先后到示范区参观指导,县公司组织站点长和主检到辖区观摩学习,各环节生产评比也名列全县前茅。
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果实。1996、1997年,连续两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烟叶生产优秀技术员”,1999年度被县局(分公司)评为“十佳优秀管理干部”、同年被卢氏县“双争”委员会评为“青年岗位能手”,2000年度被三门峡市“双争”委员会评为“三门峡市青年岗位能手”,2014年度被县局分公司评为烟草系统“工作标兵”,同年被市局确定为全省烟草商业系统“十佳”站长候选人,2015年被三门峡市局(公司)评为“优秀烟叶工作站站长”,2016年4月在全省站长培训班上被省局评为优秀学员,2019年入选省局物资评标库成员。
如今,在打造自尊自信自强新形象的新征程上,他将继续擦亮身上的“标签”,和全体卢烟人一道,以汗水浇灌梦想,以实干笃定前行,让自尊自信自强成为每一个卢烟人的共同“标签”。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