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源于山东沂水县沂山南麓的沭河,总长度三百多公里。在途经新沂境内时,把邵店全镇一分为二。老百姓俗语中分别称为“河南片”、“河北片”。张利家所在的悦集村属于“河北片”。这是个革命老区, 全村人口2400人,属于小村。人均耕地少,且多数以种植花木为主,民风淳朴。
2016年,原来在外打工的张利、张继彬夫妇,因为家庭事务,先后放弃打工回到家乡。丈夫在村里承包十几亩地种植花卉苗木,张利在家负责照顾患贲门症的公公和患帕金森综合症的婆婆。2017年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困难的窘境,张利又在家里开了个烟酒店。但由于位置偏僻,人流量少,营业状况很不如人意。
助残:让残疾人重拾生活信心
张利,1975年12年出生于本镇东鲍村。20岁时和丈夫张继彬结婚。张利性格豪爽耿直,做事干脆利落,走路风风火火。为人处事大方重情意。既具备男人坚毅果敢的性格,又有属兔人的善解人意、悲天悯人的情怀。不管是邻里还是亲朋,对她都很有好感。
有一次,一个流落到悦集的弱智残疾人,被悦集好心村民收留。张利知道后,就经常上门看望,送点食物或衣服。这人头发太长,没有人愿意带他去剪。有人联系街上理发师,人家怕脏也不愿意上门。张利就自己骑电动车,把这人带去街上理发。张利对理发师说:“我和他非亲非故,都不嫌脏,我可以把他带街上来,师傅你也就做做善事,帮他剪剪吧。”师傅见她说得诚恳,被她言语感动,也就不再说什么。
悦集村村民代庆美常年有慢性病,丈夫是重度肢体残疾人,儿子离婚后常年不归家。代庆美既要照顾自己和瘫痪的丈夫,还要伺候未成年的孙子。张利得知情况后,经常去她家了解家庭生活情况,尽可能地给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当得知代庆美孙子有病需要治疗,但却因为手里没钱无法住院时,张利二话不说,把钱送到她家,让她早点带孩子去治病。后来代庆美逢人就说:是张利给了她孩子第二次生命。
受过张利帮助的残疾人很多,以上列举的只是其中的两例。
图为张利创办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图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活动的残疾人
2017年上半年,张利利用打工的积蓄,投资15万元,发起成立了一个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服务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要目的是为残疾人和老年人日间照料、康复、娱乐、辅助就业提供平台。很多残疾人听到消息,都兴奋地奔走相告。在“中心”正常开放期间,每天都有十五、六个残疾人前来活动,高峰时期人数达到三十人。
残疾人在“中心”有的看电视,有的娱乐打牌,有的学习手工编织,还有些老年残疾人把未成年孩子带来一起照料,减轻家庭负担。对前来参加活动的残疾人,张利并不是整齐划一要求他们做什么,而是尽可能根据他们个人喜好,本着只要对个人和社会家庭有益,不妨碍别人原则,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针对残疾人学编织畏难心理,张利的“中心”还面向社会上懂编织的健全年轻人开放,通过他们手把手教,残疾人照着学,其中一部分很快掌握了户外家具的编织技术。每天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收入。残疾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赢得社会的尊重。
为了满足残疾人“走出去,看一看”的迫切愿望,经张利多方努力,用筹集到的一部分资金,先后两次组织残疾人到新沂市马陵山、窑湾古镇和宿迁市三台山游玩。在游玩间隙,带领残疾人到果园搞采摘,参观沿途多肉植物园,品尝特色小吃。激发出了残疾人热爱生活,珍惜人生的感情共鸣。
图为带领残疾人在三台山旅游
图为张利和残疾人在窑湾古镇游玩
由于悦集村是苗木村,粮田少,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在家的村民中,瘫痪、腿脚不好、视力不好的人不少。有的还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这些人对国家残疾政策缺乏了解,即使想申请残疾证也不知道怎么办,有人干脆认为没有人情关系办不来残疾证。更多的人想去评残,但亲属都不在家,无人带领。张利了解情况后,就用自己车免费带领他们去评残,或者介绍他们搭乘别人的顺便车,自己充当志愿者。几年来,通过张利免费带领去评残,取得残疾证的残疾人达六十人之多。在陪护残疾人评残的过程中,张利不仅向他们详细介绍评残注意事项,还主动向他们宣传残疾人优惠政策。在同张利接触过程中,他们深切感受到了不是亲人胜似情人般的温暖。
图为张利为残疾人提供志愿评残帮助
残疾人信息闭塞,但渴望同正常人交流的愿意非常强烈。每当镇里或邻近地方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电脑培训和其他培训时,张利总是第一时间联络到有培训需求的残疾人,及时告知他们时间地点,让他们准时去参加。希望他们利用这个机会加强同社会的交流。如能学会一门技术,将增加生活的信心。对有一技之长的残疾人,张利也会时时记下来,在合适的机会帮助他们向有关部门推荐,争取给他们施展才华提供机会。五年来,经她推荐和介绍的残疾人,有的参加了盲人按摩培训,有的参加了歌舞比赛,更多的是参加了农业技术培训。总人数达到二十人左右。
助老:为夕阳增添光辉
除了服务残疾人朋友外,张利还抽出一大部分时间用于关爱照顾五保户和孤寡老人。通过和本市养老志愿服务组织对接,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纳入其助老服务一部分,并把邵店镇五位热爱助老服务的朋友招募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
2020年,张利利用空闲时间,坚持每月到全镇每个分散供养五保户家走访两次,在走访过程中除了陪他们聊天,了解起居住行情况外,还帮助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等,如果他们需要,也会帮他们联系医生,帮助带购生活物品。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五保老人有需要政府和村里解决的问题,她会随时做记录,然后向有关部门反馈。对于老人希望政府解决但又解决不了的,她也会耐心解释,争取他们对镇村工作的理解。
图为张利走访五保老人
为了争取家人的支持,能安心做公益事业,张利总是尽可能在走访回来后,把需要处理的家务,利用早晚别人休息的时间,及时安排好。对于家中需要照顾的两位老人,她也做到每天早晚问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就避免了因为做公益占用时间而耽误家务的情况发生。不管是丈夫还是老人孩子从没因为她整天忙于公益而埋怨她。有时为了让她安心做事,家人还会主动帮他分担一些因做从事公益活动产生的难题。
邵店街的褚姓老人,认识张利后,有事没事总是喜欢找她,向她哭诉孩子不孝顺的事。张利每次都耐心倾听,事后经多方了解情况,确认老年所说不实。但是遇到这样的老人确实也没办法。张利就经常和她聊天,变着法逗她开心。渐渐地老人也不再提儿女不孝顺的事。有时到银行取尊老金、地亩补贴,遇到困难,张利就亲自带着她去,从不嫌厌烦。有时老人来找张利,张利有事不能陪她,就会安排女儿陪她,使老人从孤独中走出来,性格逐渐变得开朗。
2021年在照顾五保老人的同时,张利和志愿者们又把目光投入到到关注高龄老人身上来。经过走访调研,最终确定把全镇的350名80岁老人列为关爱对象。坚持每周一次上门走访和一次电话访问。之所以开展这项活动,主要是考虑到目前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较多,部分家庭老年人在家无人照顾,生活、出行和就医遇到很多障碍。志愿者们首先对老人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摸底。了解内容包括:是否单独居住,是否有人照顾,身体健康状况,有无大病,有什么特殊需求。摸底结果由张利利用晚上时间加以整理,以备走访时有针对性地做好关爱服务。
邵店镇每年去世的老年人在200人左右,大部分是高龄老年人。这就导致经常调整服务对象、需要重新摸底确定服务对象情况发生,给走访工作带来了难题。在老年人病重和去世期间也牵扯到许多社会问题,要求志愿者要有足够的政策水平和社会阅历予能妥善答复。志愿者们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还有人一定的处理群众问题的能力。
走访高龄老人家庭
两年多年,张利和她的志愿服务团队,共排查服务对象900余人次,走访五保和高龄老人7000余人次。足迹遍布邵店全镇的每个角落。为邵店镇社会安定,建设和谐社区作出了贡献。老人在外务工的子女得知这个情况后,都从内心里称赞张利为他们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对于志愿者的辛勤付出,老人们也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摸底调查
张利的善行义务也赢了邻里的交口称赞。周边群众在农闲时,都喜欢来到她的小超市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聊天谈话,交流日常见闻,张利还为他们准备了茶水、桌椅板凳,为他们打牌提供方便。为激发他们积极向上力量,张利在中心还购置了卡拉OK设备,给他们提供唱歌娱乐。而这一切也带动了小超市的商品销售,烟草证从三年前的十二级上升到了目前的二十二级,在那个偏僻的地方已经相当不错了。
有的人对张利的做法表示不理解,一个农村妇女,不好好地做家务,照顾老人,整天在外面跑,不务正业。但张利不为这些风言风语所动。她说:每当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她心里都会涌起上前帮一把的冲动。钱是赚不完的,一个人如果每天只想赚钱,而忽视了心里最美好的愿望,老了会后悔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使做不好,毕竟也努力了。今后我会一直把公益事业做下去,不仅我自己做,我还要教育孩子们,让他们也要多帮帮需要帮助的人。
这正是:
公益不需钱多,有心便是善人;
造福乡梓邻里,荫及后代子孙。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