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岁月的暖,漫过时间的河,抚过久闭的心扉,我在时光斑驳深处,聆听到花开的声音。
1985年建厂、历经36年的红烟,像极了风雨中屹立的筋骨壮实、硬朗的汉子,始终负载着奉献、担当和责任。红烟,置根于大地之上,成为家乡的血脉和脊梁。
我在红烟的摇篮里生长,从小看着父亲和工友们上下班,对工厂充满好奇和想象。厂区里车流滚滚、机器轰鸣,工人们披星戴月、挥汗如雨,充满激情的工作与生活,熏陶感染了我。
童年的色彩是丰富斑斓的,那时候烟厂的大门是敞开的,我和小伙伴们可以在厂区公园的每一个角落嬉戏玩耍,唯独有一个大门庄严神秘,随时有保安看守,我们小孩子不敢靠近半步。直到有一天在向毛爷爷保证听话绝不乱跑的情况下得到父亲的许可,跟在父亲后面走进那道门,才知道,那是生产车间。看着一片片烟叶放进机器出来就变成了烟丝,最后变成一支支黄白相间的香烟,我在心里暗称神奇……现在想来,那时小小的我早已心向往之了。
小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也过的很慢,当我终于长大,命运奇妙地把我安排进了红烟,成为和父亲一样的红烟人。
2003年1月,我怀揣贴有标准照、盖着钢印的《工作证》,穿一身崭新灰色工作服,随着人流走进厂里。
在我人生最美好的这18年里,我结婚生子把家安在厂里。每天上班下班看着我的工厂一天天的变化一点点的壮大,望着像花园一般的工厂,心中涌起的自豪是外人难以体会的。因为这里是我的工厂!是我的家!我在这里出生,在这里成长,也将在这里老去。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在这18年里,我与红烟共成长。
2021年,新厂搬迁。如同我的成人礼一般,刚进入新厂,我们就迎来了一次大考。
5月6日,假期刚过,成品库迎来了发货小高峰。由于成品库发货的软、硬件系统都是全新的,还处于学习、摸索阶段。面对骤增的发货量,大家都有点措手不及,担心完不成任务,但成品库的首要任务就是积极、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没有退缩和商量的余地。
早班,外方工作人员集中力量调试设备和完善系统,因此大量的发货积压到中班。16点接班后,还有7辆车未装货,待装8500多件。而外方工作人员正在更换分拣线合流处的皮带。
17:30,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调试,出库分拣线终于启动。24点前必须完成当日所有计划的条码信息、物流单上传、准运证制作,让驾驶员尽快出发,按时到达交货地点。
时间紧任务重。在作业长的带领下,大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分头行动。
中控操作人员杨春梅守在发货现场,随时查看出库任务状态,严密观察机器人、穿梭车等设备状况,发现问题,立马处理,保障出库的顺利。负责装卸的7个外方工作人员卯足力气,8500件成品卷烟,要在6个半小时内完成,平均每分钟装22件。承担发货任务的李虹媛合理统筹安排车辆到库,紧盯出库分拣任务,快速衔接车辆到库。统计员陈香有序组织扫码、上传数据,跟进、核对当天计划的完成情况。
23:55分,最后一件烟装上车。整个物流出库分拣系统安静下来,大家松了一口气。
转身看见等候了一天的驾驶员刘师傅,我带着歉意说:“很抱歉,今天让您久等了。”刘师傅满脸倦容,但依然微笑着回答:“理解,都是新家伙,我看你们也很辛苦。”最欣慰的事莫过于,你的辛苦被看到,你的付出被理解。此刻我的心里荡漾着无比的满足和愉悦。
经过这一轮发货小高峰,大家业务技能提升很快。学习最有效的方式——“干中学,学中干”。
而我也在这“成人礼大考”中思想得到了升华。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只有让它融入到江河湖海里去,让其汇入河流,在奔涌中,成为汪洋大海。人也一样。独木不成林,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蜉蝣撼树,要融入集体,与更多的人一起合作,才能成就事业。才能激起美丽多姿的浪花。
望着输送线上川流不息的件烟,望着来来往往的车辆,我更加坚定自己的内心,与红烟同在,与红烟同行!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