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上午,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赵保烟站站长何万现专程去了杨庄村烟农张利娜家,一进门就直夸:“利娜真中,都快建成一支种烟‘娘子军’了,赶紧说说诀窍。”
张利娜顿时有点不好意思:“都是政策好,我真没啥诀窍。”
“娘子军”、诀窍是怎么回事?
原来,前段时间,张利娜在河南省洛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五好烟农”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全市烟农足足有5300多户,她是20位获奖者中唯一的女性烟农。
这个美名传开后,十里八乡总有人想找她唠唠,学习点经验。
2004年7月,张利娜新婚后,小两口只有几间房、几亩地,还承担了父母家的不少外债。
“怎么办?”头脑灵活的张利娜在自家的几亩地上打起了主意。“种烟不错,烟草公司有人专门指导,不怕技术不过关,而且收益比较稳定,是致富的好路子。”经过多方咨询论证,小两口决定依靠种烟致富。在当地烟草部门的扶持下,他们从2005年种起了三亩烟叶。两口子起早贪黑,苦干实干,很快就有了收益,种烟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前些年,村里出去打工的人多了起来,有的地撂荒,一直苦于无法实现规模种植的张利娜又有了主意——流转土地。就这样,她家的烟叶种植面积不断攀升,很快达到了50多亩。最开始,夫妻两个还能自己应付地里的活。可随着地越种越多,管理精细化提上日程,要操心的事多了,必须雇工。
50多亩地,农忙时候得雇八九个人。张利娜为人诚信,工资日清日结,从不拖欠,几年下来,雇工有了相对固定的“班底”:“都是村里的留守妇女。”
但仅靠自家的这几十亩地,做工的姐妹们挣不了多少钱。张利娜又有了主意:“这几年经过流转土地,种植大户多了,可以把帮自己做工的姐妹们组织起来,统一学习技术,轮流到各家帮工。”在张利娜的组织下,一个“中老年务工服务队”成立了。
“从育苗到烘烤,帮完这家帮那家,光种烟这一项,一年有五六个月能挣到钱。”服务队队员马红利说,她们在农忙时节组队到各家帮工,每个队员每年仅依靠烟叶产业链务工就能增收近2万元,“其他地里的活儿有需要我们也去做,只要勤劳肯干,不愁没钱挣”。
工人年年干,越干越老练,烟叶生产技术落实得更好。在何万现看来,张利娜最大的优点是“能听进去人说”——每次烟农培训,张利娜听得最认真、做得最仔细;烟站宣传“轮作倒茬”后,张利娜家就没种过重茬烟;强调清除田间不适宜烟叶的好处后,张利娜带头领着工人们“清除底脚叶”,六七月的酷暑天,从天亮干到中午……
地越种越好,日子也随着越来越好。这些年,依靠种烟,张利娜两口子不光还清了外债,还在县城置了房、买了车。
“日子不辜负我们,我们也不辜负日子。”张利娜说,既然她当上了“五好烟农”,就会继续用“职业能力好、技术水平好、种烟收益好、诚实守信好、示范引领好”的标准要求自己,把烟种好。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