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看现代农业专业化服务链如何激活田野动能

2025年03月27日 来源:中国城市网 作者:陈文灿
A+ A

清晨6点30分,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濉溪镇大源村的梯田间,履带式拖拉机的轰鸣声划破寂静,翻起的土壤如波浪般整齐划一。“这些合作社的‘铁家伙’干活比老把式更利索!”种了30年烟叶的老农聂云贵蹲在地头感慨,而他口中的合作社,正是建宁县规模最大的莲乡农机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黄勤建的手机里存着两张对比图:2009年合作社成立时的合影上,5个人守着两台收割机笑容局促;2025年的新照片中,背后一百多台各式农机整装待发。“我们不是简单的农机出租商,而是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服务集成商。”这位“田保姆”的定位,道出了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巨大变化。

20250317162521011T5121.png

图为合作社收割机在田间作业。黄勤建摄

破局:从“摔跟头”到“飞起来”的转型之路

时间拨回2009年。抓住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机遇,黄勤建联合4户村民成立合作社,购置两台水稻收割机开启创业之路。彼时的他们不会想到,这将成为改写人生乃至建宁农业史的关键转折。

“2013年是我们最艰难的坎。”黄勤建记忆犹新。合作社斥资购入烘干机,却因技术不熟导致种子含水率超标,一季赔光4万元积蓄。这场“烘干机危机”让他痛定思痛:农业机械化不是简单的设备堆砌,必须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次年,他抵押乡下房产扩建合作社场地,引入工厂化育秧设备,率先在全县推行“耕、种、防、收、烘”等方面的托管服务。

更大的考验出现在2014年。当黄勤建引进首批农用无人机时,价值12万元的设备首飞即坠入水田。“订单不等人,我们连夜组织30多个人工打药。”这次挫折催生了技术攻坚专班,他们多次赴珠海等地考察机型,建立“厂家驻点培训+社员持证上岗”制度,如今合作社无人机群的技术更加成熟稳定,单机装药量也由6升提升到18升,作业能力达每年10万亩次以上。

创新:机械专业服务化托起“金叶稻香”

在合作社的调度室内,墙上挂着手写的跨区作业进度表,两部24小时待机的对讲机不时传来农机手的汇报声。“老张的起垄机刚到黎川,今天能完成25亩烟田的起垄任务”“泰宁烟田的机耕队已出发,覆膜机也一起带上了”……调度员小刘快速更新着记录板,桌上的台账详细标注着每台设备的动向。这张用脚步丈量、靠人工织就的服务网,正悄然改变着闽赣边界的农业版图。

“现代农业不是比谁家屏幕大,关键看服务扎不扎实。”黄勤建拿起一份泛黄的2015年调度记录,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当年仅有的几台收割机行程。“农机服务要做成全产业链的‘粘合剂’。” 走进黄勤建的密集烤房群,在这里夏季烘烤的烟叶余温尚未散尽时,秋季就已开始烘干水稻种子,冬季则烘干建宁当地的笋干、茶籽。“通过错季使用,烤房利用率提升3倍,年综合收益增加3千元。”这种创新模式,正是建宁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推广“烟稻轮作”的缩影——上半年种植烟叶,下半年培育杂交稻种,实现“一田两收”。

20250317162235386T5122.png

图为烟叶烘烤期间黄勤建正在使用编烟机。王颖摄

“数据印证着烟稻融合发展的成效2024年。”据建宁县局(分公司)烟叶办主任王飞介绍,合作社服务的烟稻轮作田块烟叶亩均产值达5500元,水稻制种亩产265公斤,较手工插秧增产25公斤。“更难得的是生态账本,水旱轮作使将综合病虫损失率控制在1.5%以内,全年化学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少15%;每座生物质燃料颗粒烤房年节约燃煤2.3吨。”

赋能:“铁牛军团”激活乡村“共富密码”

农机社会化服务就像一根扁担,一头挑着现代农业,一头挑着农民饭碗。在里心镇里心村的烟田旁,烟农阮先伟正仔细核对合作社提供的服务清单:从年初的深耕整地、烟苗移栽,到夏季的植保飞防、烟叶采收,再到秋后的稻种烘干,所有环节都印着“莲乡农机服务”的标识。“托管18亩地,每亩服务费比自家雇人省300元,我在合作社开农机每月还能挣3000多元。”阮先伟如今靠着“务工+托管”双份收入,去年翻新了家里的砖瓦房。同时,黄勤建还与建宁县局(分公司)等单位共同举办了建宁县第一届“高素质农民烟稻专题培训”,让机械化的成果惠及更多人。“让更多乡亲在家门口端稳‘机械碗’,才算真正盘活了乡村振兴这盘棋。”

20250317162303555T4497.png

图为高素质农民烟稻专题培训开班仪式现场。陈文灿摄

远望: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新答卷

夕阳西下,黄勤建站在合作社新购置的农机前,与几名合伙人商讨着明年的计划:“咱们再添几台种子烘干机,优先租给制种大户,技术上由合作社全程指导。”不远处,刚结束跨区作业的农机手们正清洗设备,他们中不少人刚刚参加完前几个月的水稻收割机培训——这是合作社下半年重点突破的服务领域。

暮色渐浓,合作社的机库依然灯火通明。明天,又一批装载北斗导航的起垄机将驶向江西农田。仓库墙上的地图插满红色图钉,每个标记都是合作社服务过的村镇。黄勤建拿起一枚新图钉,郑重地钉在隔壁广昌县的位置——那里有大片烟稻轮作田正等待机械化改造。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农业机械的轰鸣声,正奏响乡村振兴的奋进乐章。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