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小网格”织就烟叶生产新图景

2025年03月25日 来源:大众网 作者:申旎
A+ A

在湘西北层峦叠翠的慈利烟区,一张由“小网格”编织的智慧之网正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农耕图景,从云端跳动的温湿度曲线到田间轰鸣的改良农机,从深夜砖墙上的技术投影到泛黄的工作日志,慈利烟草人以“网格+”为针,以“数字赋能+红色党建”为线,串起烟农的急难愁盼、技术的破土新生与党员的先锋足迹。

“网格+基层治理” 田间织密服务网 

清晨七点,朝阳刚染红象市镇坼岩村的青山,网格技术员唐柳已开着车盘山而上开始新一年的烤房情况摸底。后备箱绑着的工具包里,测亩仪、病虫害图谱、种植日志本随着颠簸的山路轻轻碰撞。

“老李叔,这几天天气好,您赶紧把膜盖了!”刚到山腰烤房群,他就冲着正在调试自控仪的烟农李景学喊道。

李景学抹了把额头的汗,指着烤房墙上崭新的自控仪直叹气:“小唐你来得正好,这机器显示温度总跳,我这老把式摆弄铁锹还行,对付这些电子玩意儿真是......”话音未落,唐柳已掏出手机扫起了自控仪上的二维码:“您看,咱们现在都是数字化管理,扫这里就能对自控仪进行远程监控,特别方便。”随着指尖滑动,烤房实时温湿度曲线跃然屏上。

(技术员摸底烤房情况)

这是慈利县烟草专卖局推行“网格+”管理模式后的日常剪影。慈利烟草将全县烟区划分为若干个小网格,构建起“1名党员技术员+1名网格技术员+N户烟农”的服务单元,让传统烟叶生产焕发数字生机。

在江垭烟叶生产收购站中心点,办公室的墙上悬挂的《网格责任图》清晰标注着全站15名网格技术员的责任烟田。“我们给每个网格都建了微信群,烟农在生产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在群里和网格技术员进行沟通,同时也方便我们推送一些政策、技术信息。”点长田辉指着群里跳动的消息道。

通过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将基层治理与数字化工具深度融合,依托《网格责任图》和微信服务群,网格技术员们实时响应烟农需求,形成“田间问题不过夜、政策技术秒推送”的高效服务模式,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网格+工作创新” 土办法里出新招 

在杨柳铺乡蜡树村,金属碰撞声与田间的劳作声交织成曲,网格技术员张文宇正站在田垄间,握着自制的“土剪子”摆弄起来,身边围着几个烟农看着她示范起打顶过程,“像这样斜插进去,一抓一提,就把烟秆轻松地拔起来了。”围观的烟农啧啧称奇,谁也没想到铁棍上装了个小夹子,经她改造竟成了省力“神器”。

(技术员在田间试验工具)

“创新发明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慈利烟草以网格为创新试验田,建立了“创新孵化+试点验证+全域推广”机制,鼓励网格技术员以烟田为载体,破解生产难题,助力烟农增收。近年来,网格技术员纷纷化身“田间发明家”,先后推广了“简易小培土机械”、“简易烟杆拔杆工具”、“一种稳定性高的捕虫装置”等本土化改良技术,累计获取实用新型专利6个,累计推广示范面积12300亩,有效降低了亩均用工、耗时、成本等重要生产指标,传统经验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让“小发明”释放了“大能量”。

“网格+党建引领” 红马甲映绿烟田 

在细茅坪的党员示范户门前,临时架设的投影仪在砖墙上投出斑驳光影,灯光照亮了十多张黝黑的面庞。“病害防治要以防为主,不要烟田没事就舍不得下力气。”老党员王志雄边说边拿出包里事先准备的波尔多液、井冈霉素、超敏蛋白等药剂,耐心地示范起使用方法和调配比例。

“王站,我家烟株底叶有褐斑是啥毛病?”烟农杜群红挤到前排,手机里存着好些病叶照片。王志雄掏出随身携带的工作手册,翻到泛黄的赤星病标本页指道:“你瞅这病斑边缘是不是带黄晕?打药不要赶在晨露未干时...”星空下的“金叶夜校”成了烟农们的露天学堂,直到散场时,几个烟农仍问着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久久不愿离去。

(星空下的“金叶夜校”)

近年来,慈利烟草积极落实“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片”,并以“金叶夜校”为抓手,将党建融入生产一线。通过县局班子成员包片区、技术骨干包网格、党员包困难户的“三级包保”机制,聚力党建阵地建设,截至目前党员累计开展片区技术培训120余场,让党旗始终飘扬在乡村振兴最前沿。

从阡陌纵横的烟田到写满注脚的台账,从此起彼伏的微信提示音到深夜巡田的手电光,慈利烟草人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在30个网格里书写着“责任田”的故事。当炊烟升起时,那些沾着泥土的胶鞋、写满笔记的台账、此起彼伏的乡音,正编织成新时代烟叶生产的生动图景。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