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聚焦“品质特色突出、工业需求旺盛、烟农持续增收、运行规范高效”烟叶工作目标,统筹好量的精准把控和质的有效提升,稳健走好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圆满完成烟叶收购任务,实现烟农售烟收入、户均收入稳步提升。
统一思想求突破
改革中前行,问题在所难免;向未来走去,必须直面挑战。
面对产业发展形势变化和机遇挑战,2024年5月中下旬以来,云南省局(公司)党组组织开展“走出去”学习活动,以学习交流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推动改革发展。
云南省局(公司)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积极行动,分赴兄弟单位、先进地区开展全方位学习。
烟叶是行业发展之基,质量是烟叶生产之本。坚持“走出去”“学回来”,云南省局(公司)党组指出,要清醒地认识到全省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还有较多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难题。
云南省局(公司)烟叶条线积极“走出去”,进一步学习兄弟单位先进经验、找准发展痛点、促进改革创新,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优质烟叶供给水平;勇于担当作为,提升烟叶生产质效;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烟叶生产转型升级;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激发生机活力。
狠抓质量优供给
聚焦烟叶质量,围绕烟叶工作目标,云南省局(公司)全力推动烟叶产业转型升级。
为进一步擦亮云南烟叶品牌,云南省局(公司)深入落实烟区规划,持续构建稳烟区、稳烟田、稳烟农、稳收益长效机制,核心烟区种烟比例提高到69.7%;扩大粮烟协同示范面积,累计建设烟区产业综合体112个,全省烟区实现烟农多元产业增收40亿元;大力开展烟叶劣杂品种专项整治行动,联合开发云产卷烟优质烟叶,进一步满足工业企业个性化需求;积极推进220个基地单元烟叶开发,建立8个区域加工中心,满足各工业企业原料模块配方加工需求;创新举措抓质量,完善机制强考核,烟叶等级合格率达82.99%,工商交接检查等级合格率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满意度全面提升。
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是推动烟草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去年以来,云南烟区推进建设10个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实现三大场景六大环节多点创新突破;推进“双减”宜机化技术体系示范,重点环节机械化作业率同比提高9.4个百分点。
生产生态一起抓,才能提高产业发展的韧性和成色。
一年多来,云南烟区烟叶生产绿色转型步伐坚实、成效显著,施用农家肥、商品有机肥面积同比提高16.9个百分点,新能源烘烤覆盖面积同比提高9.24个百分点,废旧地膜回收覆盖面积同比提高3.96个百分点;“四虫一剂”产业化开发稳步推进,在边境烟区散放夜蛾黑卵蜂,建立起草地贪夜蛾防控生态屏障。
数字化治理已成为提升产业链效能的关键。
云南烟区全面应用全国统一烟叶生产经营管理平台、“香叶智农”一站式烟农服务平台,推广物联网智能烤房应用,智能分级收购、筐烟智慧物流取得新进展。
与此同时,云南烟区统筹推进烟田基础设施综合配套、水源工程援建、烟农队伍结构优化等工作,为稳定烟叶生产、提升烟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带动烟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24年,全省烟农户均收入再创新高。
规范高效稳运行
为更好维护烟农利益,云南省局(公司)聚焦运行规范高效,严格实施阳光收购、廉洁收购、公平收购。
他们推动烟叶生产领域基层“微腐败”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纳入云南省委省政府“清廉云南”专项行动,加大对烟叶收购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确保干部职工知敬畏、守纪律,增强抵制不正之风的思想自觉;深化“人情烟”“关系烟”治理,组织州市、县区两级单位700余人下沉烟站协助收购,设立党员示范区、党员先锋岗,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此外,云南省局(公司)利用“一部手机种好烟”平台,高效推进合同调整、收购进度、资金兑付等站务信息公开,规范烟叶收购资金兑付管理;深化倒买倒卖烟叶治理,在全省1107个烟叶收购站点1707条收购线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控重点收购环节,智能识别、及时曝光异常收购行为,让侵害烟农利益的行为无处遁形;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合作,完善跨区域协作打假打私机制,有效维护烟叶收购秩序。
新年伊始,云南省政府召开全省烟叶生产暨打击涉烟违法犯罪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要求云南烟区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定信心、系统谋划,积极进取、创新突破,扎实推进现代烟草产业体系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云南省局(公司)表示,将在凝聚发展合力、稳定经济大盘、维护烟叶品牌形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上扛稳责任,重点实施烟叶基础管理水平提升行动、烟叶品质特色强化行动、新质生产力培育提速行动、全链条降本增效行动、高原特色农业促进行动“五项行动”,全力推进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为烟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