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黔西:新型职业农民带富全乡经济 7名新农人守望相助

2024年06月17日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作者:李凯、黄杏、杨思清
A+ A

5月23日上午,笔者驱车从黔西城区出发,向东南方约50分钟,来到乌江河岸的黔西市铁石苗族彝族乡堰塘村“肖帮家庭农场”,只见40多位村民正在地里劳作。

“这几天正在封窝覆土,再过十几天,烤烟就该打顶抹芽了。”种植大户肖帮手指前方,烤烟地一望无际。“ 从最初流转几亩,到今年的60亩地,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每年中央1号文件都明确内容,给咱吃了定心丸。”肖帮感慨国家的好政策。

新型职业农民带富全乡经济。

“请大家畅所欲言,为我们的乡村振兴出谋划策。”笔者正巧遇上乡党委书记杨平在肖帮家庭农场开坝坝会,肖帮、杨关腾、张忠明、杨毅林、赵进、赵华等7位在铁石乡搞种养殖的大户都在现场。肖帮、杨关腾、张忠明、杨毅林、赵进是周边乡镇的,他们是黔西市第一批新型职业农民。赵华是赫章县的青年农民,赵华是去年才跟着肖帮学种烟的。

本次坝坝会的主题是“以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乡村善治”,场面十分热闹。

“把地交给肖帮家庭农场放心,比我们个人种得好,一年租地租金加上种植工资,每年收入少则1.8万多元,多则3.2万多元,逢年过节大家聚聚餐热闹热闹,我在肖帮家庭农场当农机手,每月领固定工资6000元,我以前在外打工搞室内装修,一年收入才4万多元。”村民肖贤强很兴奋:“现在土地流转了,大家腾出手来了,可以在肖帮家庭农场工作,也可以搞些副业,多渠道增加收入。国家政策好,我们跟着肖帮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家庭农场的发展道路,农业科技水平、农民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效益都有了很大提高。我们夫妇在肖帮家庭农场务工每年收入7万多元。”

和多数农村一样,堰塘村也是人多地少,442户,1376人,耕地5738.5亩。2019年初,在外打工的肖帮返乡开始学种烟。他多次参加县里举办的烤烟种植培训,不断向专家请教,肖帮很快入了门。37岁的肖帮是土生土长的堰塘村人,种烟是他主要经济来源。

“在政府的支持和烟草行业的帮扶下,我每年种烟的纯利润也有20多万元,种烟让我们家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肖帮笑着说。

5年的种烟经历,肖帮运用自己多年的种烟技巧、现代化农机和技术,靠种烟走上了致富路。

新型职业农民带富全乡经济。

烟熟了如何才能烤得最好,卖上好价钱?烟地如何轮种? ……问题一个接一个。肖帮不断给在场的学员们讲解种烟的各种技术问题,乡党委书记杨平也作政策解答。

肖帮是黔西市钟山烟农专业合作社第三届理事会理事,2023年11月参加县里组织的培训,领到高素质农民证书。

“立志农村,振兴家乡”是肖帮的新家训,家庭农场成立后,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经营,一台台农机轰隆隆开上了广袤的田野,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农民收益大幅增加,劳动强度却大幅降低。

肖帮告诉笔者,种烟也不是一直一帆风顺的,2020年一场冰雹使烟草受灾情况达90%。正当肖帮万念俱灰之际,烟草部门带着保险公司找上门来。量了地、按照赔偿程序,保险公司最后给肖帮损失的80亩烟地赔了6万多块钱。“原来是烟草部门牵头,早在之前就给烟田投了保,防患于未然。那年说不上赚钱,但是好歹成本收回来了,没亏。”肖帮回忆着说道。

由于烟草部门对现代化农机进行积极推广,肖帮家中有了起垄机,使烟田起垄更加省时省力。烟草部门还给他盖了新烤房,烤房也用上了生物质燃料,比早年的煤炭也更加低碳环保,减少空气污染还能自动加燃料,烤烟也减少人工更加省力。

肖帮指着前方的烤房说:“以前烤烟的时候是最忙最累的时候,常常要守着看着,是吃不好饭也睡不好觉。现在用上高科技产品,烤烟也不用时时守着看着了,手机连接着,烤好就‘自动报警’了。我还准备入一个覆膜机呢,到时候种烟就更方便了。”

肥沃的土地上,一群青年职业农民以田野为青春起跑线,从躬身学习,到掌握农业生产要领,再到跻身农业生产的“带头人”,耕耘着属于“新农人”的田园牧歌。这些满怀抱负的年轻人,从城市走向农村,将所思所学实践于田间地头,在广袤田野上书写着他们的青春故事。

这些熟悉乡情、热爱农村、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家乡这片热土,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崭新活力。

新型职业农民带富全乡经济。

近年来,肖帮家庭农场越做越大,让更多有志于农业种养的农民工有了学习、交流、试验的空间。现在肖帮已经带着黔西市和赫章县的19个青年大户共种植了1000余亩烤烟,事业越干越大。肖帮也渐渐得到了家人的认可。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给了肖帮很多启发。“农产品要做大做强,也必须有品牌支撑。要把烟种好,育苗、管护、施肥、烘烤等每个环节都很重要。”肖帮的创业思路一下子打开了。

思路确定了,剩下的就是一步一步去执行。他用自己的名字成立了“肖帮家庭农场”。烟草部门提供烟苗,同时严把质量关,全面使用农家肥、生物制农药和有机肥以及病虫害物理、生物防治技术,在烘烤方面认真参加烟草部门组织的培训学习技术。

新技术在肖帮的带动示范下得以快速推广。现在肖帮家庭农场采收和加工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只有抹芽、分级以及日常巡查、病虫害防治还需要人工,灌溉使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烤烟种植管理现代化水平得到极大提高。“身怀绝技”的肖帮,成为很多学弟学妹心中的榜样。他的烤烟也成为许多青年农民的“实习基地”,每年,都有很多青年农民和大学生前来学习种植和烘烤管理等技术。

随着名气增大,前来取经的农户也越来越多,肖帮开始带动全村农户一同致富,以优惠价为农户提供种烟技术,并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

如今,肖帮的重心从种地变成了种地导师,开展培训、传授技术……在种、收、烤等环节为乡亲们提供一条龙指导服务。

“乡村的发展,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坚持。与父辈不同,我们掌握技术、懂得管理。我们的梦想就在农村,虽然辛苦但也值得。”肖帮说,未来他想继续带着学弟学妹研究种烟,将种植技术向乡亲们免费推广,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返乡青年与其父辈们相比更懂技术、擅管理,也更懂得团结协作,他们拥有更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懂得对农产品进行品牌化处理,善于运用电商与冷链物流,懂得把村民组织起来抱团取暖、合力创业,所以有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加入,可以帮农村解决产业规模小、力量弱、资金少等问题,赋予传统农业全新的活力。”黔西市委书记林松说。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