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产业综合体奏响多业共生的振兴之歌

2024年06月05日 来源:经济网 作者:杨琴、张柱
A+ A

走进九龙烟区产业综合体内,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育苗大棚、一座座现代化生物质烤房、一块块科学规划的田块……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九龙镇千亩“烟区产业综合体”立足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优势,围绕土地流转,依托烟叶产业探索的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有效实现了烟叶产业与玉米、蔬菜等产业有机结合,奏响了多业共生的乡村振兴之歌。

“我们以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为引领,推进烟粮畜同步、一二三产融合、农田用养结合、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延伸烟叶产业链、提升粮食价值链,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禄劝分公司烟叶生产经营股股长许东亚说,综合体成立运行以来,由合作社统一规划,实现了将单一的烟叶生产模式与特色经济作物发展相结合,探寻出一条烟叶与粮食、经济作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综合发展之路。

禄劝县九龙产业综合体项目区。摄/张柱

打造高标准烟田 推动现代化生产

为持续提高烟农增收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九龙烟区开展了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探索。烟区产业综合体以“烟草+村集体经济组织+职业烟农”为生产组织模式,合作社作为租赁主体,在九龙镇九华、万民村完成了2700亩土地流转,并依托烟草高标准烟田建设项目建设成为九华万民高标准烟田,实现无埂连片种植,为大型机械作业、种植环节机械作业提供了基础条件。

九龙烟区产业综合体配置了覆膜机、打塘机、拔秆机和绿色防控植保无人机等农机504台,整地、起垄、打塘、移栽、中耕、植保等机械化作业率整体比例达80%以上,弥补了以往种植过程中育苗、深翻、覆膜、飞防等关键环节的机械作业短板。

“机械化种植更轻松,成本更低,收入更可观!”九龙镇九华村邹家湾组娄文仙说。娄文仙今年种植的43亩烤烟全部位于烟区产业综合体内,平整土地、中耕管理除草、病虫害防治都可实现机械化。

九龙产业综合体机械耕作。摄/张柱

培育新型农民 助力高质发展

以九龙镇枝福烤烟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九龙烟区把产区综合体内烟农和当地懂烤烟生产技术、有经验、善管理的农民组织起来,通过土壤保育改良、高质量栽培等专业技术培训,让他们逐渐由传统参与生产劳作的农民工转型为有工资、有保险的新型职业烟农。此外,九龙烟区产业综合体正在以专业化服务为载体,聚力培育新型职业烟农,提升烟叶种植和管理水平,促进产区高质量发展。

眼下正值烤烟移栽的关键时期,在九龙镇万民村的烟田里,种植大户张明龙正抢抓时令,忙着烤烟大田移栽。“我家今年在产区种植烤烟面积28亩,前期烟站和合作社组织我们学习了膜下小苗移栽、烤烟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等种植技术。目前最直观的感受是这个水肥一体化还是比较可行的,在烟田架上滴灌系统,人就不用进到田里面浇水施肥,降低了成本,加快了进度,对以后的粮食蔬菜套种也会很有帮助。”张明龙高兴地说。

综合体新型职业烟农在产区内工作。摄/张珍

推行绿色农业,多元促农增收

九龙烟区产业综合体依托STP项目,积极推动烟叶生产绿色化转型,大力推广绿色防控、土壤保育、水肥一体化、农业面源污染、农残管控等绿色生态生产技术措施。还推行了“烟—秸秆—生物质”“烟—粮(饲)—畜—烟”循环农业模式,在回收烟秆制作生物质燃料降低烟叶烘烤成本,利用农家肥改良土壤提升烤烟质量,种植粮食、饲料发展畜牧业实施烟田轮作等方面实现绿色生产,促进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

“土地集中流转增加了农户地租收入,在种烤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蔬菜、粮食的轮种,附近村民还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的需求。”九龙镇万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肖飞说,产业综合体建设拓宽了村民多元增收渠道,土地得到有效利用和升值,这是万民村乡村振兴建设的真正出路。

九龙烟区产业综合体内种植的青稞进入收获期。摄/杨琴

2024年,九龙烟区产业综合体已上升为国家级综合体试点产区,规划面积3000亩,其中烟田面积1500余亩,“烟草+”产业1200余亩,持续让百姓多渠道增收,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增加动力。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