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用“新农具”,做“新农人”

2024年06月04日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作者:向帆
A+ A

五月,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龙蟠乡的田间地头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小麦收割机的声音掺杂着吆喝声,田里金黄色的小麦即将给烟苗“腾地”,村民们一边忙着起垄、覆膜,一边聊着丰收的喜悦。随着新一轮粮烟轮作的开启,一幅幅忙碌景象共同描绘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玉龙县龙蟠乡村民正在收割小麦--2024年5月1日-向帆-摄

玉龙县龙蟠乡村民正在收割小麦。向帆摄

从“新”出发做“新农人”

“前年我们开始使用‘香叶智农’平台,起初确实不会用,我们都在犯难的时候,烟草部门给我们搬来了‘救兵’,每个村委会都开了培训会,一步步教大家如何在这个平台上办理业务、获取信息、购买物资、申请贷款等事项,用一部手机就能解决很多事情,太方便了!现在我没事的时候还会去平台的‘智农广场’和‘农友学堂’上逛逛,学习一些种植技术。”龙蟠乡鲁南村村民和万金如是说。

为加速数字化转型,不仅是“香叶智农”平台的广泛使用,动态管理平台的应用在烟叶生产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从面积落实、供苗育苗到大田移栽、成熟采烤等环节都被数字记录下来,田里有苗,电脑里也有模拟出来的苗在一同生长。

在烟苗生长期,村民们最关注的事情要数病虫害了。“每月的固定时间,烟草部门都会有专人负责对调查区域进行病虫害的系统观察,除此以外,还有一个病虫害智能识别小程序,只需要拍照上传,大部分的常见病害都能够识别出来,针对这一病虫害有清楚的特点、发病规律介绍,也有系统的防治建议,有了这些‘高大上’的武器,比以前省心多了。”龙蟠乡新联村村民和志伟感叹道。

一幕幕机械化、智能化的农业场景,展现了“新农具”正在广袤大地上绘就好风景,传统种烟人正在慢慢蜕变成“新农人”。

提质增效,延伸产业链

近年来,玉龙县烟草专卖局紧抓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契机,积极推动“烟叶+多元产业”融合发展,在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促进主业增收之外,充分利用现有农机具、育苗工场、烤房工场等设施的空档期开展有机果蔬的种植与销售,将闲置资源转化成经济效益。

玉龙县九河乡中和村就在探索一条“烟叶+”新产业链条,赋能乡村振兴。中和村实行“烟叶+”的生产模式和经营方式,围绕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发展思路,利用集群烤房的附属设施培训中心、农机、新能源烤房、生物质生产线等设施发展多元农业产业,形成了一批特色蔬菜、食用菌、生物质颗粒生产、现代技术培训等优势产业,以优质服务助推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升,发挥烤烟产业现有组织、技术和渠道优势。

为了降低烟叶烤房的闲置期,创造更多收益,合作社把10座新能源烤房改造成“烤冻”多用烤房,在烘烤闲置期进行农产品冷冻,冷冻容积达900立方米,为当地农民农产品提供保鲜冷冻贮藏的空间。当地农民可以将大批量生产的应季蔬菜、药材等鲜食品通过冻房冷冻后,进行反季节蔬菜、冻鲜冻食品、药材的销售,形成农产品冷藏加工和销售链,促进农产品对外销售。

这条“烟叶+”新产业链条帮助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逐步延长的产业链条,凸显了释能效应,不断提质增效,已然形成了一定的农村规模经济,为乡村振兴增添了勃勃生机。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