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贵州道真县鹰嘴村:生态烟区成为山区群众“聚宝盆”

2024年05月17日 来源:新华网贵州频道 作者:徐传庆
A+ A

人间四月天,春日好风光。走进贵州省道真自治县洛龙镇鹰嘴村,只见“白雪皑皑烤烟基地”呈现在眼前,层层烟田里条条地垄匍匐,宛若“五线谱”铺展于山地间,绘就一幅美丽的春耕图景。

白雪皑皑鹰嘴烤烟基地

贵州道真,地处武陵山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境内优越的生态、土壤和气候条件,是造就烟叶优良品质的先决条件。近年来,该县坚持以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为主线,以建设烟叶基地单元为核心,以烟叶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减工降本增效为落脚点,强化科技兴烟,持续打造清甜香型烟叶品牌,谱写了一曲“烟叶兴、烟区美、烟农富”的动人乐章。

如今,鹰嘴村万亩烤烟基地已成为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为当地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助力。

示范打造一一建美丽烟区

鹰嘴村距县城60公里,是全县乃至全省最大的种烟村之一。也是典型的山地生态烟烟区之一,全村现有耕地面积近1.8万余亩,一直以来,这里的村民们种植经验丰富、种植热情高涨,种植烤烟已成为了该村农民脱贫的“法宝”。

夕阳下美丽的烟区

2021年以来, 道真烟草抢抓全县实施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示范的政策机遇,立足“生态烟区、合理轮作”独特优势,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建设高标准烟田、烟路,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管理服务智能化。鼓励合作社和农户利用烟叶生产相关技术、烟基设施设备、专业化服务助力油菜、玉米等非烟产业发展,不断提升烟田产出率和烟农收入水平,闯出了一条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村支两委始终不忘产业发展为人民的初心,按照“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的发展理念,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条件,积极谋划发展。

  绿色发展一一种品质烟叶

  鹰嘴村座落于典型的丘陵地带,森林覆盖率较高,有着天然的独特优势,烟地都处于缓坡地段,日照较长,在当地流传着“一遍青山一遍烟,片片都是生态烟”的说法。

一片烟叶盖青山

  该村在全县率先实现良田良法的要求,加大烟地卫生清理,对农残膜由合作社统一回收处理,年前对烟地进行深翻炕冬,推广烟菜轮作、水旱轮作、基本烟田轮作休耕等有利于烟叶生产的轮作模式,加大绿肥压青、玉米秸秆还田力度,推行用生石灰改良土壤的酸碱度进行土地保育,引进和推广使用烟草高效低毒农药,大力推广蚜茧蜂、黄板纸,性诱剂等生物防治,在烟区用无人机进行病虫害进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工作。在施肥方面减少无机肥,增施有机肥,已成为河北烟厂生态烟基地。

河北烟厂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

  多元融合一一富万千烟农

  鹰嘴村距县城60公里,是全县立体气候最好的种烟村之一。也是典型的山地生态烟烟区之一,一直以来,这里的村民们种植经验丰富、种植热情高涨,种植烤烟已成为了该村农民脱贫的“法宝”。

  近年来,该村两委按照“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的发展理念,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条件,积极谋划发展,坚持把烤烟产业抓牢、抓稳、抓实、抓好,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立足山地优势,聚焦烤烟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优质烤烟产业,探索“烟+菜”“烟+粮”“烟+畜” “烟+菇” “烟+药”多元产业共同发展,推广烟、菜、玉米轮作模式。2023年有种烟农户132户,实现烤烟产值3130万元,其它产业产值约125万元。户均收入25万余元,实现财政税收630余万元。

  走进鹰嘴村千亩示范园,烟地硬化机耕路网格化,户户通油路,每家每户房屋重新改造成小洋楼,小车、农用车、摩托车家家都具备,园区依托“养蜂、药材、油菜、鱼塘”乡村振兴模式,借助天然资源禀赋优势助推产业发展,助农增收。

  “原来我在山东打工,收入也不高,老人和小孩都还需要照顾,去年我回家种了50亩烤烟,收入30万元,不但照顾了老人小孩,我还购买了小车和农用车各一辆,今年又种了80亩,目前长势还不错,今年收入应该还会多一些。现在有了技术辅导员全过程追踪指导,我们底气更足,这也让我们增收致富有了信心。”种烟大户田小春满怀信心地说。

  近年来, 道真县局(分公司)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紧扣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联合县乡村振兴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大力推动“烟叶+多元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烟草产业规模优势、设施优势、带动优势和组织优势,构建起“稳烟区、稳烟田、稳烟农、稳收益”的长效发展机制,走出一条“供需协调平衡、供给优质高效、产业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之路。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