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河南渑池:万亩“耕”新跃龙年

2024年01月15日 来源:经济网 作者:席新超
A+ A

冬季烟田深耕事关保护土壤健康,事关烟叶提产提质,事关烟农增收增效。

去冬以来,河南渑池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坚持“以‘机’促农,以‘技’提质”的思路,通过深耕犁垡增地力、技术调控助丰产的提产关键措施,为龙年促农增收平添了“推一把”的力量。

以“机”促农——强化节令意识,抢抓烟田深翻保育

“这个冬天我有两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烟地冬耕没操啥心,还完成这么早;二是没想到冬闲做零工操持营生,还赚了不少钱!”日前,见到天池镇马沟村烟农张明明,说起目前的生活,他喜上眉梢。

先前,张明明可不是这样。在去年初冬,张明明高兴地揽下活儿,却因为耕地机排不上号,那边活儿又催得紧,陷入两难境地,“你放心,农机的事我们安排,你安心办事!”天池烟站站长崔亮的一席话,让张明明心里暖了一冬。

类似张明明的这种焦虑,在渑池烟区不只他一个,还有他们与烟技员同样担心的:若冬季来一场大雪,待到冰雪融化、田地干了,可能就会导致农机十天半月无法进地,烟田冬耕大事极易“落空”。

11.jpg

图为农机手正在进行冬季烟田深耕

如何实现烟田早冬耕和烟农能谋生两不耽误、两全其美呢?

天池烟站的做法是:一方面全面统计区域社会化农业机械能参与耕田数量,实现与烟叶专业化合作社机耕服务队统一组织、统筹调配;另一方面烟田耕作实行托管服务,烟站统计烟农机耕面积和烟田位置,按照就地就近、分片耕作的原则,划分农机耕作区域,把农机耕作区域内烟田挂上号、排上位,保证烟田及早深翻。

“我们这种做法实现了区域农机服务生产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减少了农机在‘路上’往返奔跑的时间,不仅提升农机耕作效率,又让烟农少操心、少跑腿。”崔亮介绍说,例如,烟农张三有五块烟地,而烟地相互之间距离较远,那么他家五块烟地是由不同区域的机耕手负责深耕,这样给农机腾出更多机耕时间,避免为了耕作一户烟田,农机在路上往返折腾。

这一做法,在渑池烟区得到全面推广。去年12月中旬大雪普降之前,全县烟田深翻全面完成,有效提升了土地保肥保水能力,消灭了土壤虫卵,减少了烟农防治病虫害的麻烦。

同时,为提高农田土质层厚度,渑池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严抓深耕质量,以深翻深度30cm以上为标准,强化过程监督,促进生产质效。

以“技”赋能——坚持“科技兴烟”,推进生产技术落地

“经测量,起垄各项数据符合‘733’技术标准,验收合格。”日前,在天池镇杜村沟烟叶示范田,渑池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生产部门对冬季烟田起垄工作进行验收,这片被冰雪浸润的耕地土质疏松,垄体像一个“模子”做出来的,高低一致,宽窄一样,齐齐整整。

何为“733”?即垄底宽70厘米、垄高30厘米、垄面宽30厘米。

“生产技术”不能按一个模式“一直走”。渑池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围绕“中棵烟”培育为核心的种植技术改良,对起垄参数进行优化,形成“733”技术标准,旨在通过冬季生产环节优化生产技术,提升烟叶产效。

这项技术运用的关键就在于农机功能是否适应于农艺。为强化“733”技术标准落地,渑池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农艺倒逼农机改进,推动农艺优化和农机作业标准化。

“我们对不适配农艺的起垄机进行改造,使农机功能适应农艺要求。”笃忠烟站站长刘中强说,“以前,起垄机一起两垄,垄底宽为85cm,现在通过焊接装置的方式,将起垄机机体进行改造,起垄机仍是一起两垄,垄底宽变为70cm ,保证了起垄‘733’技术标准落地。”

“单就起垄这一环节技术改进,垄体数量增多了,种烟棵数增加了,收入自然水涨船高。”杜村沟烟农张留军高兴地说。

为扎实推进冬季烟田机耕、起垄工作,切实助力烟农增收增效,渑池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还对各烟站实行专项考核,强化过程督导,从中发现问题,加以整改,提升工作质效。

如今,行走在渑池烟区,田间点缀着翻新的土地,每一块烟田都“耕”新成赏心悦目的胜景,将龙年“丰”景的想象力推向无穷空间。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