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农机大马力 豫烟新天地

2023年12月12日 来源:中国烟草资讯 作者:罗井泉、范素娟
A+ A

640 (2).jpg

许昌烟区机械化采收烟叶场景 /姜昊楠 摄

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垄一亩承载民生。

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并明确要求“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吹响了机械强农赋能农业强国建设的号角。

倏忽秋又尽,今朝恰立冬。烟草农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袤烟区正以农机农艺融合为抓手,上下联动,鼓足干劲,一幅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实践画卷在全国铺展开来。

立冬之际,记者走进河南烟区看烟草农机的探索与应用,在豫州大地上用眼捕捉新发展,用耳聆听新变化,用心感受新技术。

从“苦力活”到“技术活”

随着秋收进度渐入尾声,天气渐渐转凉,田间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也渐渐消散在点点晨露中。然而在河南许昌市建安黄庙烟叶工作站内,依旧保留着淡淡的收购余韵。

走进烟站大门,不远处就能瞧见一台台从烟田完成采收的农机。机身裹挟着泥土与叶片,散发着浓浓的乡土味道。“这是我们最新式的采收植保一体机,它的臂展完全打开能同时覆盖近5米烟田。”烟站农机负责人绘声绘色地描述着这台近两米的“大家伙”在烟田中的作业场景。

不止于此,植保打顶抑芽一体机、拔烟秆机、牵引式中耕除草培土一体机、覆膜机(可铺滴管带)、三行移栽机、北斗导航双行起垄施肥一体机……烟站里这些“身高体壮”的农机一字排开,“忙碌”了一整个烟季的它们正井然有序接受年度检修和保养。

近年来,河南烟区农机农艺融合工作推进过程中不断研发创新,在耕整地、施肥起垄、中耕除草、植保运输等全方面实现基本机械化覆盖,重点环节机械化综合作业率达78.33%。结合烟叶生产实际,对通用机械与专用机械持续改进,让烟农用着满意,使着放心。

“以前做的是苦力活,现在干的都是技术活。”建安区蒋李集村烟农李晓兵谈起使用农机带来的改变时赞不绝口,“以前采收烟叶一个人一小时能收3担,现在开着机器一个人一小时能收10担左右,能用机械就绝不用人力。”

“农机农艺融合的本质在于服务烟农,烟农满意、烟农爱用是最大的民心。”河南省局(公司)总农艺师宋守晔从事烟叶工作30余载,他深知烟农使用农机的痛点和堵点所在。

先磨合才能融合,河南烟区始终坚持在“用”中改进、“用”中完善、“用”中提升。去年至今,洛阳、南阳、平顶山、三门峡等主要烟叶产区积极组织新研发烟草农机“同台竞技”,多次开展“赛马”选型和新型农机烟农体验活动。每到春耕时节,烟田里机械马达轰鸣,农机“大展身手”。平顶山市局(公司)、三门峡市局(公司)组织由行业专家、特约“土专家”、合作社及烟农代表27人组成评委会,烟农现场观摩“机展”“机耕”,并参与投票打分和“大众点评”,经过层层“海选”,真正适合自家烟田、满足作业需求的好农机就出炉了。

耕耘一烟季,心里更有底。为提升农机农艺适配性,河南烟区还在烟叶采收环节开展“回头看”,再次举行农机观摩会,让效果来说话,让实践来检验。

“给叶片做‘雾化’,让烟叶乘‘电梯’”,记者对谈论中的话题颇感新鲜。

原来许昌烟区探索开发超声波结合柱塞泵用于烟田植保,通过应用超声波回潮技术,雾化颗粒更细,药液可均匀喷施于烟叶正面和吸附于烟叶背面,大大提升植保作业质量。

好似“电梯”的烟叶装卸升降平台,极大减轻烟农烘烤时大重量搬运烟叶的工作强度,获得了全省商业QC课题一等奖。

当然,农机开发应用并非“炒概念”,而是“攻难点”。

在全国烟区普遍薄弱的揭膜、植保两个环节,河南烟区交出了“豫式答卷”。洛阳市局(公司)针对不同的薄弱环节,积极参与申请立项农机创新项目2项,校企联合开展揭膜机、太阳能集水、移栽机项目研发,推进打顶机、采收机验证、改进和验证,逐步破解揭膜环节“无机可用”,植保环节费工费力“有机难用”的困境。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从烟站出来,沿着细细的田垄仔细瞧过去,田间的烟农脸上布满了沟壑,很少能看到年轻的面容。

“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谁还在家守着一亩三分地。”许昌市局(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道。随着农村年轻人口流失,种植主体发生变化,农业劳动强度下降,烟叶生产机械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犹如“拦路虎”立在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工作面前。有了农机,但种植主体老龄化导致大部分烟农无法熟练操作农机,“新装备”迫切需要“新农人”“新平台”。

让老烟农“慧”用新设备。许昌市局(公司)依托许昌供销合作社托管服务中心,将烟用设施融入“大智慧农机”信息化平台,构建“订单式”网上操作模式。“烟农只要轻轻一点,就可以在平台上下单农事服务需求,合作社农机操作手自主接单,持农机操作证帮助烟农完成移栽、植保、采收等农事服务。”许昌市地方供销社代表史慧芳在“大智慧农机”信息化平台上操作演示起来。

通过搭建订单作业、托管服务、劳务中介等“一站式”服务,以烟农购买服务的形式,最大程度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最高效率发挥每台农机价值,保证“一机多户共享”。通过安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大智慧农机”信息化平台能够实时展示农机工作状态与路线,真正做到让烟农放心,供销社省心,烟草部门安心。

让老烟农“慧”用新农艺。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农艺促进农机改进,农机同时倒逼农艺优化成为必然。“机器挺好,可烟苗太脆了,还没栽进土里就断了。”这是烟农刚开始操作新移栽机时常遇到的问题。为提升农艺工作水平,南阳市局(公司)和河南农大、青州研究所协同开展农机对接验证,立足农艺宜机设计要求,综合考虑农艺调整对农机作业的支撑程度,将新型韧性十足的烟苗培育出来送到烟农手中,进一步实现了农机农艺融合,为烟叶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640 (3).jpg

新型烟叶采收机帮助烟农减轻劳动强度 /姜昊楠 摄

从“好农机”到“好服务”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

农机农艺融合工作的开展要干在当下,更要谋划长远。宋守晔在采访中提及一个常见却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如果农机在使用中发生故障,烟农该怎么办,农机企业该怎么办,我们又该怎么办?”

对于烟农来说,烟叶采收耽搁一天就多一天损失,烟叶采收品质或将下降,经济收入也受影响。针对农机故障问题,河南省局(公司)11月9日发布《关于全省烟草农机维修服务站建设月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农机厂家要落实“三包政策”,设置农机售后维修电话,在规模以上站点建立农机配件存放站,指导农机手定期保养维修。通过规范烟草农业机械维修业务,保证维修质量,切实提升烟草农机使用效率,保障烟农自身利益。

此外,烟草农机如何与大农业机械化作业互通互用,实现“一机多用”“一机多容”,也是烟农极为关心的问题。

河南素有“中原粮仓”之称,之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烟叶作为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需要与其他农作物实现良好的农耕生态周期,构建农耕环境。近年来,河南省局(公司)立足“以烟稳粮、以烟促粮”工作思路,大力推广“烟+薯”“烟+菜”“烟+谷”等“烟+N”生产模式。

农机宜烟宜粮、粮烟协同发展。如许昌烟区每年4月份烟叶移栽到9月底采收完成;小麦每年10月份播种,次年6月初开始收割,如何解决四五月份烟叶与小麦友好共存,农机如何适配两种农作物成为河南烟区的一项攻坚难点。

为此,烟麦带状种植模式下新农机应运而生,结合烟株长势、培土高度需求、垄距等生产管理实际,可实现粮烟兼容、一机多用,提高了适用性和作业效率,成为烟农喜爱的“两栖”机械,越来越多“经济适用机”成为烟农的“心头好”、烟田的“新标配”。

扎根基层,问计于民,农机农艺融合再上水平,“中原粮仓”农机忙,“千军万马”齐攻坚,正汇聚成助推烟叶高质量发展和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