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昆明烟区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围绕“清洁、智能、可移动”烟叶烘烤需求,不断加快绿色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烘烤“含绿量”。
以“烟”烤烟
早在2012年,昆明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探索以烟秆为主的生物质新能源烘烤方式。2014年,昆明市局(公司)立项“自动化节能环保新能源烘烤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在科研团队攻关推动下,历经迭代升级,将研发成果加以固化,形成以烟秆为主的生物质能源烟叶烘烤模式。2016年在全市各烟叶种植产区推广应用这一模式,走稳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安全高效的生物质能源烘烤新路子。
“现在,我只需将烟秆收集起来,送去生物质加工厂,就可以换成生物质颗粒燃料。等到烟叶烘烤季,这种新型燃料不但能完全取代煤炭、木柴进行烘烤,而且在烘烤过程中冒黑烟的现象没了、灰烬也少了。”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街道办事处烟农谢继华说。
2022年,昆明烟区共生产生物质颗粒颗粒6.7万吨,外购0.14万吨,有效替代燃煤6.84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7.92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581.4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以“补”代加
随着生物质颗粒燃料烘烤覆盖面的不断扩大,昆明市局(公司)依托专业化合作社,采取“就近就地”的方式新建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厂。以烟秆、玉米秆为原料,采取代加工、置换与商品化的运作模式组织生产,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实现了生物质颗粒燃料原料本土化、加工本地化、供给自主化发展目标,达到了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与生物质能源烘烤协同发展的目标。
富民县诚通烤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朝飞介绍,当前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线主要推行两种运营模式:一是代加工模式,烟农自行收集烟秆等生物质原料让合作社代加工;二是商品化模式,合作社将生产的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品直接卖给烟农。此外,合作社还向烟农回收烟秆作为加工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原料,引导烟农统一回收烟秆,推进烟秆回收再利用工作。
晋宁区双河乡生物质加工厂。喻曦摄
“自从有了生物质颗粒燃料,配合着生物质燃烧机、自动供料机和生物质小板房使用,加上烟站工作人员的技术指导,烟叶烘烤不仅省力,更省心。”富民县款庄镇新民村烟农杨朝忠说,如今,不但实现了烟叶自动化烘烤,减少了烘烤用工,而且生物质颗粒燃料烘烤具有升温迅速、控温稳定的特点,配合烟站推广的烘烤技术,烤后烟叶质量提升。
通过以“补”代加运营模式,他们在石林县西街口格渣示范区和长湖镇蓑衣山建立示范区,仅2022年一年,就分别生产加工生物质颗粒燃料6495吨、3402吨,可烘烤大田面积2.4万亩、0.89万亩。通过建立生物质加工和生物质烘烤核心示范区与生物质一体机示范,昆明市局(公司)不断扩大示范推广规模,发挥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作用,鼓励烟农广泛采用烘烤提质增效技术,示范效果显著增强。
每年年初,昆明市局(公司)根据生物质颗粒燃料的需求数量,安排加工工作,立足燃料自给,持续打牢商品化、专业化、绿色化烘烤基础,不断推动绿色烘烤及绿色生态烟叶发展全覆盖。
以“改”促建
“昆明市局(公司)将推行生物质能源烘烤方式作为做好烟叶可持续发展(STP)项目的关键一环,生物质颗粒烘烤的烟叶质量优势逐年彰显。”昆明市局(公司)烟叶生产经营科负责人戴恩介绍道。
2018年,昆明市局(公司)在石林县石林烟站启动可持续燃料烘烤监测与验证项目,旨在提供完善的可持续烘烤燃料来源追踪、认证和记录,保障烟草企业对于保护环境、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的社会责任和发展目标的实现。
结合生物质颗粒燃料烘烤特点,他们还总结出一套生物质“一减一增一降”精准烘烤工艺。这一工艺在石林县西街口镇红花大金元品种和石林县长湖镇NC102品种上首次推广应用,有效降低了烟叶烘烤损失,提高烟叶烘烤质量。
随着现阶段核心烟区、优质烟区的规划推进,昆明市局(公司)新建85座移动式烤房,以生物质能源为主、热泵能源为辅,其配套的远程监控系统,可实现对烤房的实时监控。通过远程操控烤房内风机运转、温湿度调节及烘烤状态监测预警,他们对烟叶的烘烤状态进行动态跟踪,协助烘烤人员第一时间掌握烘烤进程,实现了烟叶智能化、数字化烘烤。
截至2022年年底,昆明市累计配备生物质烤房19135座(其中电能热泵烤房15座,其余均为生物质烤房),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线49条,有力推动昆明烟叶烘烤转型。
石林县石林街道生物质烤房群。喻曦摄
新的赶“烤”路上,昆明市局(公司)将聚焦烟叶高质量发展主题,按照“1357”发展思路,持续加大生物质、电能、天然气等绿色新能源投入,力争通过2年时间实现烟叶“非煤化”烘烤占比98%以上,全力走稳推行“非煤化”烟叶绿色烘烤步伐,自觉、主动履行社会责任,让“稳”的基础更加夯实、让“进”的力量拔节生长,绘就一幅烟叶强、烟区美、烟农富的美丽画卷。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