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四川凉山州冕宁县哈哈现代烟草农业综合示范园区,一片片绿油油的烤烟长势喜人,肥硕的叶子在微风中抖动着,烟农用汗水换来烟叶的茁壮生长,盼望着今年的好收成。
在河坝对岸的庙高台上远眺,5万亩连片规模化的烟田尽收眼底,烟田形状错落有致、布局合理,这里就是全国最大集中连片烟叶种植区。
亘古荒滩“脱胎”变良田
“哈哈河坝地域广、面积大,以前河水随时冲断道路,又无数次复修,祖祖辈辈还是走在高低不平的泥巴路上。”“因为大部分土地没有水,只能靠天吃饭。”回忆起以前的情况,当地村民还历历在目。
哈哈河坝原先是一片“石、砂、漏、薄、瘦”的荒滩河,由于河流没有较高的落差,致使河道经常改变,这片滩地一直被河流冲刷,导致土地贫瘠、农作物收成低,因此,大家都称它为“烂河滩”。
“2005年开始,烟草公司尝试性整治回龙镇石古村的500亩土地,利用客土整体铺垫提高了土地墒情,我们第二年种烟就丰收了。”说起变化,烟农王文康说:“土地整理后,土肥了,也可以通过机械化耕作,收入有了很大提高。”
在收获种植烤烟的“第一桶金”,找到哈哈河坝发展的“金钥匙”后,烟农看到了致富的希望,而烟草部门也开始规划哈哈河坝“烟叶蓝图”,本着帮助烟农达到“提质增效、减工降本”的目的,行业投入逐年增加。据统计,2005年至今,冕宁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共计投资37451.09万元,先后开展了土地整治、疏通河道、修建机耕道、管网引水、修筑蓄水池、砌筑田间沟渠等工程,还兴建了烘烤工场、太阳能提灌站、风能提灌站以及桥梁。
漫步哈哈河坝,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色的“汪洋”,将回坪、哈哈、回龙三地连为一体,森荣河、哈哈河与那甲瓦河地冲击联手修葺了这一片原野。曾经的“烂河滩”已改成良田,烟农们在道路出行、农业灌溉、土地面貌、农业机械化、烟叶烘烤等方面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达到了烟叶种植减工降本的目的,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赋能烟农种“金叶”
近年来,冕宁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紧紧围绕“平台管理优、设施配套优、产业组合优、市场销售优、农户收益优”的五优目标,以“烟叶+多元产业”综合体建设要求,充分整合各类资源要素,打造全国烤烟连片种植规模化最大、标准化生产程度最高、机械化作业种类最全、科技化含量最高、清洁生产水平最高的现代烟草农业综合示范园。
“烟区基础设施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加强,机械化作业水平得以提高。生产用工降低到18个以内,不仅增加了群众收入,稳定了烟农队伍,还加快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步伐……”说到冕宁县哈哈河坝综合示范园区的巨变,冕宁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园区已全面实现播种、剪叶、耕整、起垄、覆膜、培土、施肥、移栽、植保、烟夹、回潮、拔杆等10余个烟叶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目光所及之处皆充满“科技味”。
“现在种烟轻松多了!我们家种了30亩烤烟,只有我和丈夫俩人打理,一个星期就浇灌好了。”烟农黄天菊喜滋滋地算起了收入账。“自从修建了提灌站,我们浇地的时候比以前节省了很多时间,我丈夫也能外出务工,一年务工的收入有上万元,娃娃的学费就够了。”
在借助科技助推群众增收的同时,冕宁县积极创新探索粮烟融合之路,开展“烟+豆”“烟+油菜”“烟+荞”等换种、换作,全力守住“粮袋子”,种好“金叶子”,丰富“菜篮子”。其中,冕宁县委、县政府按150元/亩补贴“烟+豆”种植,激发烟农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数字赋能,以“事农小方”测量烟田面积,用“卫星遥感”开展清塘点株,建立起移栽面积、移栽株数、烟农信息等数据库,解决了“烟田在哪里、烟农在哪里”的问题,并结合气候监测、绿色防控数据,创新形成数字烟田一张图,有效实现了人、田、技三方关联,摸清了哈哈河坝种植家底。
“种烤烟还是要得。”赵江是个新烟农,之前在外地打工的他看着父母和村民们在曾经的乱石滩上种出“金叶”,且一年的收成比一年好后,也返乡着手帮助父母打理起烤烟。
如今,哈哈河坝土地平整,绿意盎然、渠渠清水畅流无阻,桥梁连接着道路四通八达,小洋楼处处可见,俨然一幅现代化美丽田园。5万亩连片规模化烟田年产烟13万担,烟农亩均收益由单一种粮的1500元提高到粮烟融合种植的5300元以上。通过科技赋能,“烂河滩”美丽蜕变。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