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
5月28日,行走在位于湖南省桑植县澧源镇仙鹅村的“雪茄小镇”,放眼望去,500余亩基地里,一株株嫩绿的烟苗破泥而出,正迎风拔节生长。
“打造高端雪茄品牌和特色土家风情文旅项目,雪茄小镇未来可期。”澧源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文科对“雪茄小镇”的未来充满信心。这是张家界市首个以烟叶打造的文旅小镇,也该市烟叶发展实现产业融合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桑植县委、县政府抢抓全国烟叶生产“由稳转增”机遇,将烟叶产业纳入全县“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三叶两材”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并始终将创新发展摆在重中之重,以夯基础、抓融合、促转型为主抓手,桑植烟叶正阔步走向高质量融合发展之路。
党政引领——打造“桑植醇甜香山地烟叶”特色IP
方案公布之后,会议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随后,大家带着会议精神,奔赴田间地头……
回忆起去年初那场在书记专题会上的动员,桑植县烟叶办公室主任刘远忠仍难掩内心喜悦,他说,“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桑植烟叶不愁没前途了。”
其实,在桑植县委书记曹飞的心里,早就装有一本不断完善烟叶发展的“四梁八柱”的“施工蓝图”。他说,桑植烟叶有着“浓香回甜、优雅细腻、醇厚透发、香韵丰富、甜润舒适、配伍性强”的“鲜明山地烟叶”特色,是市场高端烟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为此,桑植必须抓住机遇,为烟叶发展打Call。
于是,从2021年开始,烟叶发展先后被列为桑植县委、县政府常委会议,以及书记专题会等全县重要会议议题,并围绕烟叶高质量发展实施“头脑风暴”。之后,桑植烟叶高质量发展的“金点子”,如雨后春笋般涌来。
“烟在哪儿,领导干部就在哪儿”。在桑植,烟叶发展“一盘棋”定局已成,形成了由“县委书记担政委,县长担指挥长”的党政引领的“高配”模式,出台了《关于桑植县推进烟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烟粮轮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和规章制度,实行了烟叶合作社联席会议及烟办主任例会协商机制。
随后,一系列与烟叶发展配套的政策也来了。最为“重磅”的是,桑植推行政策跟着烟叶产业走、项目跟着烟区建设走、服务跟着烟农需求走的“三跟三走”模式,已成桑植烟叶决策的“蓝本”。
如今,老百姓不再为资金发愁,因为财政有了贷款贴息政策;个人和集体不再因为手续繁琐,而影响烟叶发展项目,因为自然资源、林业、农业农村等部门有了绿色通道……
“让烟叶发展带动全社会、全产业链条的发展,这才是发展烟叶的初衷和目的。”曹飞介绍,在党政引领下,围绕“桑植醇甜香山地烟叶”特色IP,桑植烟叶基础不断稳固,烟区保障持续强化,烟农收益稳步提升,烟叶生产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去年,桑植烟叶种植面积3.75万亩,烟叶总产量8.18万担,实现农民种烟收入1.306亿元,烟叶税达到0.2612亿元。
与此同时,桑植烟叶的发展也迎来了湖南中烟、省烟草专卖局、张家界市委市政府等多层面支持,无论是从政策资金的注入,还是到生产技术的传授,每支持一步,桑植烟叶的发展都会前进一大步。
“桑植烟叶的未来大有可为。”提及桑植烟叶,湖南中烟集团驻桑植县龙潭坪镇三合界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仲铭格外亲切,他说,集团在桑植驻村帮扶期间,深入了解了桑植烟叶,无论从发展面上布局,还是群众种植烟叶的积极性,桑植烟叶发展领跑全省。
放眼桑植,在各级党政引领下,预计今年,全县烟叶生产任务11.2万旦,种植面积4.9万亩,烟叶总产值达2亿元以上。
“一盘棋”布阵——创新推行烟叶高质量发展“三统一”模式
初夏时节,烟农忙碌的身影,成为烟地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再也不用为流转不到土地、请不到人务工、找不到烤烟房而发愁了。”来自桑植县人潮溪镇白石村的徐善初,是个20多年的“老烟农”,曾是村支部书记的他,不仅为自己种烟发愁,还要常常协调村民种烟的琐事。徐善初说,现在种烟,既轻松又舒心。
为何?这得缘于桑植县在2022年推行的烟叶高质量发展的“三统一”模式,即统一规划发展规模和基础设施建设、统一政策扶持和政策激励、统一绩效考评和规范管理。
“说到底,就是党政领导干部为烟农当‘保姆’。”刘远忠很形象地打了个比方。他说,从种植规模到配套设施建设,从政策扶持到政策激励,再到为协调烟农土地、务工、技术等,党政干群从以前的管理者变成现在的“服务员”。
从推行到实施,“三统一”模式历时虽然只有2个年头,但其折射出来的效果,可用倍数的增量来形容。
在上洞街乡,烟农习惯性地将“三统一”模式称为“托管”模式。
2022年,上洞街乡在全县率先推出“三统一”烟叶发展模式,在烟叶规模、劳务用工、土地流转等方面统一由村两委“托管”。当年,该乡烟叶种植面积从700亩增至3000亩。
时任上洞街乡党委书记的王文科告诉笔者,“三统一”模式推广后,受益的是农民、土地和村集体,并摊开手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当年,全乡7个村全部受益,且村集体经济最少增收8万元,最多增收21万元,增厚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 ,解决了3000余亩土地撂荒难题。
与此同时,在“三统一”模式的带动下,全乡发展烟叶的产业路也在山间蜿蜒开来,11个烟叶烤房群在全县绿色通道的程序简易下顺利完成,原本由县财政收取的4成烟叶税全部转交乡镇和村,还专门设置烟站……
“有创新也有成绩,可推广也可复制。”就桑植县级层面为何借鉴上洞街乡推行的“三统一”模式,桑植县委副书记、县长梁高武一语道破了其中缘由。于是,在桑植县委、县政府的高位推动下,“升级版”桑植烟叶高质量发展的“三统一”模式,于2022年初在全县推广。
数据显示,仅去年,在桑植烟叶高质量发展的“三统一”模式的推广带动下,全县烟叶种植涵盖15个乡镇94个村,每个村集体经济增收可达9.22万元。今年,全县流转土地2.1万亩,激活闲置土地1.14万亩,烟叶种植将达到22个乡镇117个村,预计村集体收入平均达到12万元以上。
就“三统一”模式的发展前景,梁高武信心满满。他说,从表面上看,这是桑植县壮大烟叶发展的“密码”;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是一条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
绿色融合发展—— “烟叶+”“雪茄小镇”呼之欲出
党的二十大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角亦依然如同战鼓,响彻桑植各个角落。
在桑植,烟叶发展同样遵守绿色发展。
走进凉水口镇李家庄村600亩成片的烟地,嫩绿烟苗随风摇曳,地里尽是烟农忙着培管的身影。这是桑植县烟区产业融合发展综合体试点,通过“烟叶+粮”“烟叶+饲”“烟叶+菜”等“烟叶+”多元产业发展模式,探索多产业融合、设施综合利用、产业“智慧”管理等现代农业发展新路。
综合体内,配套建设现代化烘烤工场、产业工人培训中心、骨干水源工程、田间管网建设、烟区道路改扩建、机耕道等设施,强化产业技术培训、农业保险推广、病虫害防治、平衡施肥、绿色生产等要素保障,确保综合体实现绿色化发展。
事实上,早在2021年,桑植烟叶发展便在绿色发展上有了探索。当年,桑植在全县推行烟杆回收,由第三方将回收物制作成生物质颗粒燃料,既解决烟杆烂在烟地对土壤造成的破坏难题,提升来年烟叶质量,又能有效减轻了烟农用工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烘烤效率。
在烤烟燃料革新下,烟叶烘烤配套设备的升级改造项目也应运而生。目前,全县732个烤烟配套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实施当中,已成为桑植烤烟生产绿色低碳环保的重要一环。
此外,在以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为抓手的同时,桑植通过以烟稳粮、以烟促粮,构建以烟为主、多业融合的“烤烟+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探索出“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经营主体+产业工人”的经营模式,推进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促进烟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年初,在澧源镇建设的“雪茄”小镇,便是桑植烟叶实现融合发展的缩影。
“咱有4笔收入,别人都羡慕我们!”澧源镇仙鹅村村民邓绍志说,从今年村里打造的400亩雪茄基地上,村民有土地流转、劳动务工、年底分红等收入外,在等年底“雪茄”小镇竣工后,村民还能吃上“旅游饭”。
该镇党委书记陈彬介绍,澧源镇在推出400亩雪茄种植外,更是深入探索“雪茄+”旅游文化,拟建设具有土家惹巴拉风情的小镇,带动烟叶品质、提升茄衣产出率、促进茄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是老百姓的金叶叶,也是桑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曹飞认为,桑植烟叶必须要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构建优质高效、绿色生态、富农增收的山地特色农业体系,真正实现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