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处于烟叶农业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烟叶实现从农产品到商品的“关键一跃”,是烟农辛勤一年的成果,直接关乎烟农的“钱袋子”,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历来备受重视。
得之地理,成在人为。作为全国最大地市级烟区,云南曲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坚持以“打造需求最旺烟区、全面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按照“工业的需求,烟农的诉求就是我们的追求”工作理念,着力推动自动化、数字化、智慧化烟叶收购的实践与探索,从根源上杜绝收购过程中人为因素干扰。
2022年,曲靖烟区试点智能化收购烟叶13.89万担,收购均价34.57元/千克,较传统收购模式高出3.14%,各项经济指标、质量指标、效益指标均排在全市前列,得到了政府、烟农、工业企业的高度认可,智能收购迈出实质性步伐。
从传统到智能 收购质量稳步提升
每到收购季节,走进马龙区鸡头村烟点收购现场,映入眼帘的是规范的“第一车间”现场,一排排自动化分定一体机有序运转,烟站工作人员将烟叶一片一片摆放在传输带上有序“前行”,经过大数据平台分析,依次进行身份读取、水分检测、分级上料、AI识别,不同等级的烟叶会自动分装至相应的筐内,运送至检测仓内时触发传感器信号,AI图像识别并播报定级结果,从而实现烟筐的综合等级评定。
“烟点实行智能收购,一开始我们大家压力都很大,担心机器验级准确率不高、质量得不到保障,烟农不认可、工业企业不满意。通过两年的试点探索,我们发现智能收购相比传统收购省心多了。收购现场规范有序,参数设定后,各时段收购烟叶标准一致,质量均衡性好。以质论价,烟农交售争议少,收购均价、产值、上等烟比例等关键指标均高于传统收购,工作压力比以前要小很多。” 曲靖马龙区通泉烟站站长赵英佑自信地说。
以“数”赋能,以“智”提质。人为判定的散叶分级模式,虽然烟站采取了对烟叶收购人员进行班前统一眼光、班中培训、班后纠偏等一系列措施,但仍难以解决分级主体主观因素强、不可控因素多、收购标准波动、烟叶均衡性差、人情烟、关系烟等问题。而智能收购流程有效杜绝了“人情”因素,分级过程更加客观公平,等级合格率、等级纯度明显提升,混青杂比例明显下降。
2022年,智能收购烟叶分级效率达到50.9千克/小时,入库综合合格率较传统收购模式高4.44个百分点,图像识别技术对烟叶等级判定精准客观,分级稳定性好、等级纯度高,综合等级纯度较传统收购模式的92.18%提高了5.59个百分点。而且智能收购逐片投放烟叶,最大限度控制了非烟物质的混入,更好保证烟叶收购纯度和质量安全。
从人工到机械 各方满意度持续向好
从“粗放”到“精细”,服务变得更贴心。在探索智能收购模式的过程中,曲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坚持目标导向,始终把提升烟农群体、工业企业和基层职工满意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质论价、客观公正,是烟农群体对于烟叶收购最简单也最强烈的要求,智能收购客观评价每一片烟叶的质量素质,真分、实分、细分,把每一片好烟都分选出来。“比人工收烟更加公平公正,让人更放心,省工又省力。而且我不用请工在家初分了,只需要下杆回潮后送到烟点直接分级,着实帮我省去了一大笔分级费用,现在我对种烟更有信心了。”马龙区鸡头村烟农老李笑着说。
“省下一笔费用”的不只烟农群体,工业企业同样受益。通过设定统一参数,智能收购的烟叶点与点之间、站与站之间、县与县之间、不同收购时段之间标准一致,质量均衡。烟叶调拨等级平稳度、纯度比传统模式更好,原料稳定性大幅提升,减少了工业企业二次分选环节,节省了二次挑选整理费。
“更关键的是,我们可以根据自身品牌配方需求参与前期参数建模,一次分级即可满足品牌配方的个性化需求,减少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成效非常明显。”安徽中烟工业代表袁继伟赞叹。
对于基层烟站工作人员来说,客观公正的智能分级,彻底切断了人为因素对烟叶收购过程施加的不利影响,堵住了烟叶收购过程中的腐败风险点,从根源上杜绝了强买强卖、争级要价、压级压价和“人情烟、关系烟、内部烟”等情况发生,烟叶收购更加公平、公正、阳光,社会效益提升显著。
“任何一项技术、措施,只有在不断的运用过程中才会迭代进步,智能收购项目的提升空间还很大,前景也很广阔。”曲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党委书记、局长、经理晏飞明确表示,“曲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将继续‘云’上发力,乘‘数’而上,在单机分级效率和分级成本上下功夫,争取将分级效率提高至80千克/小时,分级成本降低至人工分级水平,真正实现全面推广,成熟运用,全面推动智能收购由示范带动向全面推广平稳迈进。”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