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地里“长”出好日子

2023年03月23日 来源:东方烟草报 作者:冯俊霞
A+ A

四川省会东县是全国烟叶生产第一大县。3月,春风携带暖意吹过会东县乌东德镇麻栎村的烟田。烟农龚有才正操作着小型旋耕犁来回穿梭,开足马力翻耕土地。

今年53岁的龚有才曾在外打工十年,下矿挖过煤、进厂炼过钢,最终他还是觉得“在家种植烟叶比较安全,也能挣到钱”。2006年,龚有才回乡开始承包土地种植烟叶。最多的时候,他一年承包了200多亩地种烟,是当地有名的种烟户。

“我现在在深翻土地,准备4月份移栽烟叶,等7月份下部烟叶采摘过后就开始套种玉米,玉米秸秆可以拿来喂养牛和黑山羊,牛羊粪便又可以还田,土壤肥力上去了,烟叶质量就能提升了。去年我种了90亩烟叶,家庭年收入算下来有70多万。”龚有才笑着介绍,“我的两个妹妹、妹夫和他们的儿子看到我种烟挣到了钱,也都回乡开始种烟,我就把原来承包的土地匀给他们种了。”

不用外出打工,地里就能“长”出好日子。龚有才的致富经历是会东县“粮-烟-畜”融合循环发展模式的缩影。

一块田,如何既种出好烟,又能产出好粮?

近年来,会东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全面落实四川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稳烟田、育主体、提质量、优供给”工作部署,积极响应凉山烟区“烟+N”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探索烟区作物种植最优解,建立起适应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光热和生态条件的烟田综合利用产业组合模式,探索形成“烟+玉米”“烟+小麦”“烟+荞麦”“烟+豆类”“烟+油菜”“烟+绿肥”的六大产业融合示范带,逐步形成以烟为主、多元发展的种植模式——

在姜州镇、新街镇等河谷坝区,利用烟地空闲时段,规划种植油菜、小麦等前茬粮油作物,走烟粮复合种植之路,稳定烟田面积,确保粮食安全。

在鲹鱼河镇、鲁吉镇等乡镇光热、水源条件较好的缓坡地区域,在烤烟烘烤中后期间作、套种秋豌豆、晚秋玉米,增加烟地复种指数,提高亩产收益。

在各核心烟区推广种植光叶紫花苕,增加优质饲草供应能力,促进牛、羊等草食畜牧业发展壮大,将畜禽产生的粪便用于有机肥生产,还田种烟,形成种养结合的循环发展模式。

“烟田里套种玉米,玉米可以吸收烟田里多余的氮肥,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这样烟叶质量好,玉米也增收。种光叶紫花苕好处也很多,可以绿肥还田,可以养牛羊,这个模式确实很好。”会东县嘎吉镇嘎吉村烟农张连坤说起烟粮融合头头是道。

会东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分管烟叶副经理贺连强介绍:“会东县是典型的农业县,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是农民大面积种植的传统作物。我们通过对会东烟区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种植时间、生长周期、投入成本、作物产量、经济效益等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烟叶与不同粮食作物搭配种植的潜力,形成不同的组合搭配,不断探索更加绿色高效的种植模式。”

为了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烟粮融合发展经验,探索促进烟农增收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会东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在嘎吉镇创建了会东县粮烟现代农业园区。2021年,该园区被评为四川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成为探索现代烟草农业园区建设的“会东”样板。

据统计,2022年,会东县累计开展轮作烟田综合利用面积20.5万亩,其中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15万亩,粮食产量增加6万吨,年均种植前茬光叶紫花苕面积5万亩,利用青储饲料年养殖畜禽5万头以上,打造出烟粮融合发展、烟区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种烟能稳粮、抓烟能促粮,会东县逐步形成烟粮融合稳定发展的生产模式,逐渐实现了‘近期有地轮作、远期有地种烟’的目标,既能提高农民种植效益,也能稳定产业规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趟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会东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局长、经理钟钏说。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