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河南三门峡:烟叶炕房“变形记”

2022年09月07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贾强
A+ A

随着轰隆一声巨响,走在前面的赵文民“哎哟”一声,身后瞬间腾起一股尘烟,吓得我和其他几个小伙伴一边后退,一边喊着“文民你咋了,没事吧?”过了几秒钟,文民灰头土脸地爬了起来,嘴里骂骂咧咧:“这啥玩意,这么不结实,害我掉到这个窟窿里了。”看着他狼狈的样子,我们哈哈大笑起来。这一幕至今停留在我的记忆里,成为儿时伙伴的趣味场景。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豫西农村流行一种土坯盖起来的烟叶炕房,除了炕房底部烧煤的炉膛是用砖砌的,墙体四周都是泥土混合秸秆做成的土坯结构,边侧留一小小的入口供人出入,门上挂着厚厚的门帘。炕房顶部开一天窗用来散热排湿,天窗上是木质小顶棚,上面覆一层雨毡或者塑料布用来防止雨水进入炕房。炕房内部有数根檩条横贯于墙体之间,一是用来放置编竿好的烟叶,二是起到稳定炕房的作用。炕房内的底部是用薄薄的土坯砌好的通道,专业术语叫“火龙”,主要用来把炉膛产生的热量均匀传递到炕房内部,使烟叶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逐渐成熟。这种炕房每年只有在采摘、烘烤烟叶的夏秋季节才使用,其他时间都闲置起来。因为好奇,我们几个小伙伴准备进去一探究竟,结果打头的赵文民一脚踩到底部的火龙土坯上,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转眼间,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土坯炕房逐渐成为一代人不可磨灭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电能烤房,整齐划一的标准化炕房群映衬出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小小的炕房上就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过去烟农炕烟不舍得用煤,路边碰到拉煤车掉下的小煤块,就跟捡到钱了一样高兴,为了在长达数天的烘烤过程中保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老烟农夜里需要拿着手电筒看上好几次,像极了守在产房外的老父亲,烟叶出炕那一刻,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孩子。据我所知,那时候卖烟叶的收入大多是用来给孩子交学费的,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摆脱贫困、投资教育、改善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寄托着艰苦一辈的老烟农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如今,新式的电能烤房更加环保高效,不仅减少了大气污染物排放,节约了炕烟成本,就连烘烤管理也更加智能化。怪不得尝到甜头的老烟农都会说:“不相信科学不中呀,过去炕烟求着‘老把式’, 没成想炕房也能装电脑,现在一个顶十个,咱也有了‘新把式’,哈哈”!

说完了炕房,咱再聊聊烟叶。一片片绿油油的烟叶,从田间地头进入炕房烘烤,便开启了华丽蜕变之路。烤熟的烟叶经过烟农分拣打包,然后销售给烟草公司,基本上走完了他的“前半生”。作为适宜烟区重要的经济作物,烟叶承载着烟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老一辈烟农对烟叶的深厚感情,犹如农民眼中的颗粒归仓,勤劳节俭的老烟农恨不得把烟杆也给烤了。现在,三门峡烟草公司提出的“一优两转”工作法已经得到了“工商农”三方认可。没有需求的低质量烟叶被就地优化,中上部高质量烟叶被“重点培养”,使得烟叶结构、质量和烟农的收益都有了大幅提升。一粒种子从出生起,就走上了环境生态化、种植精细化、队伍专业化、烘烤科技化、管理标准化的“星光大道”, 最终成就了品质如金的“三门峡烟叶”。一条条顺心的道路,一个个凝心的水库,一座座省心的炕房,一片片金黄的烟叶,一张张会心的笑脸,共同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乡村振兴图。

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全国各族人民正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四十年风雨兼程,四十年砥砺前行,变化的是时代的烙印,不变的是烟草人的初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一代代三门峡烟草人始终牢记党的嘱托,秉承前人之志,坚守兴业之道,正奋力书写下个精彩的四十年。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