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那天,骄阳似火,闷热炙烤大地,站立户外片刻便大汗淋淋。
下午3时刚上班,便接到下乡拍摄烟田的任务通知,即刻拿起装备随生产技术部门同事乘车出发。
经过20余公里柏油路、30余公里水泥路和10余公里鸡湾大型水库建设工程凹凸不平路段的颠簸,下午5时许,我们乘坐的越野车终于来到了此行目的地——河南省卢氏县徐家湾乡黄家湾村,与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的烟站同事会合。
下车寒暄几句后才知,黄家湾村并非此行目的地,真正目的地还要进入干沟脑组——那是个有7户人家,长达12公里深的地方。
原本想早点拍摄完毕天黑前回到县城的念头瞬间打杀,只好催促两车人员加紧赶路直奔目的地。
沿着一车宽距离、曲里拐弯、凹凸不平三轮车路颠簸上行,尽管车窗外满目翠绿、溪水潺潺、鸟语花香,但考虑到闷热天气条件下深入烟田的拍摄任务,心里不禁暗暗叫起苦来。但任务大于天的责任感、行摄者的使命感,又使我重新振作起来。
“走不成了,下车步行吧。这里勉强能转个弯,越往山上走,怕是没处掉头哩。”司机师傅的话,意味着我们都须下车步行。条件不允许,我们只好下车并带着家伙什蹒跚上行。
“离目的地多远?”我上气不接下气地问烟站同事。
“一二里地。”我一听就知道他说的是公里,望望看不到尽头的蜿蜒山路,抖抖浑身湿透的衣衫,咬咬牙跟在队伍后头慢慢走了起来。“这里地形狭窄,好远也不见一户人家,交通不便,几乎不见一整片地,哪里能种出好烟来。”我问烟站同事。“半山腰处,地型开阔,有近20亩左右的肥沃农田,农田边上散居着两户人家,那就是目的地。我们一年至少来4次,早已习惯了。”烟站同事边答话边鼓励我加把劲。
半个钟头后,随着前边同事“到了!”的吆喝,我抬头一看,半山腰里几块绿油油、旺铮铮的成熟采烤期烟田便映入到我的眼帘,燥热困乏的心境顿时消散。抬手一看手表,刚好下午6时整。
“咋个拍法?”我问生产部门同事。“点、线、面三个角度多拍几张,尽量把这片最正宗、无病无虫、长相清秀的云烟99品种烟叶的精气神拍出来。”获悉所提要求后,我手持相机、选准角度迅即忙活起来。
经一个钟头的忙活,从不同角度拍摄了上百张烟叶照片后,我满意地说:“齐活儿,可以下山了。”此时,我们一行人早已汗流浃背。拍摄中,始终未见烟农身影。
返程路上,我向烟站同事打听烟农情况,同事说,这户烟农名叫李随群,今年刚满60岁,狭长的干沟脑组只有他一户种了15亩云烟99品种烟叶,因地处高山之巅,生态气候优良,外加技术过硬、管理到位,他种植的烟叶质量上乘,是远近闻名的“老把式”。而李随群通过种烟,不仅使家庭脱了贫致了富,而且还在乡镇搬迁安置小区购置了住房,使人老几辈搬出大山的美梦成真,同时还用种烟积蓄供儿子孙子上高中上中专,一举甩掉了“睁眼瞎”,如今儿子在省外进厂务工,孙子即将中专毕业,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听罢李随群家庭情况介绍,想想这高山之巅原生态植烟环境,对比一下别处烟叶长势,我仿佛找到了“在哪儿种烟”“谁来种烟”“怎样种烟”的答案,长达6个小时之久的舟车劳顿和闷热烦躁瞬间消散。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