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有"城市综合体",但不一定知道"烟叶产业综合体"。然而在贵州烟区,已经有了31个行业烟叶产业综合体。
烟叶产业综合体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是如何建设运营的?对当地农户带来哪些变化?......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从2019年就开始探索建设烟叶产业综合体。近日,笔者走进毕节市七星关区林口坪坝烟叶产业综合体一探究竟。
硬件支撑 完善配套基础设施
行走在林口坪坝烟叶产业综合体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一条条产业道路镶嵌在连片的土地中。路的一侧是长势正旺的烤烟,另一侧是已经成熟的莲花白。在绿油油的农作物中,滴水灌溉管网随处可见。不远处,一个彩钢瓦盖的建筑分外醒目,那就是综合体里的冷库和烘干房......
烤烟产业设施设备综合运用,黔西南兴义市局(分公司)岔米烟叶产业综合体内育苗大棚用于种植西瓜,充分利用闲置育苗棚,发挥闲置设施设备最大价值
打造烟叶产业综合体,首先要完善基础设施。林口镇党委政府与当地烟草部门积极协调各类资源,不断完善各种农业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
要想富,先修路。在烟草公司的资金支持下,林口镇政府紧扣产业发展要素保障,加快产业道路建设,在大山中,修建了纵横交错的产业路。"产业路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林口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吴言纲介绍,该镇目前已修建产业道路40余公里,覆盖4000余亩土地,受益群众近2000户。
2022年6月16日,贵州省大方县沙厂烟叶站烟农正在进行移栽后补苗工作
"有了产业路,我们的土地租金也上涨了,以前每亩300元都没有人要,现在可以租到每亩600元。我家土地租金就达到3000元。"村民严武高兴地说,"现在我们种烟种蔬菜都方便多了,车子直接开到田间地头。"
产业发展还需要可靠的水源。为了有效解决干旱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林口镇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在连片区域实施灌溉工程,铺设滴水灌溉管网20公里,覆盖1500亩土地。
集中育苗是农业产业发展规范化的基本要求。为此,林口镇建成一个占地20余亩、可同时育苗500万株苗的蔬菜育苗基地。
为了满足农产品的储藏、保鲜和销售,林口镇建设了一个容积为5000立方米的冷库,可储藏蔬菜2000吨,有效助力了农业产业蓬勃发展。
生长的羊肚菌
农产品加工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后续需求。为满足农产品加工需求,林口镇不但建有集中生物质颗粒烤房90间,还建成一个占地600平方米烘干房。烘干房安装了10台烘干机组,每日可烘干辣椒、花椒等产品50吨以上,为农产品增值提供有力保障。
“保鲜冷库和烘干房的选址不但有区位优势,交通条件也十分优越。”吴言纲告诉记者,从冷库上夏蓉高速才2公里,连接高速的道路是12米宽的鸡鸣三省大道。
设施装备是综合体建设的硬件支撑。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坚持生产集约、作业高效、绿色发展方向,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向综合体倾斜,围绕烟叶主业需求,修复完善育苗、烘烤等设施设备,满足烟叶生产基本需求。同时积极争取政策,在综合体内开展高标准烟田建设,加大现有成熟机械配置和推广力度,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用工成本。
推动力量 培养新型经营主体
稳定的土地是综合体建设的基础。如何将分散在农户手中的零星土地统筹起来,实现农业产业发展规模化和集约化?林口镇镇党委成立了镇级合作联社。镇村干部到群众中说透道理、算清账目、统一思想,取得群众支持后,对全镇百亩以上连片区域,以每亩600元的价格组织集中流转。
“在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下,镇合作联社共租赁3950亩土地,支付租金237万元,平均每户土地租金收益近1800元。”吴言纲给记者算账,除了土地租金收入,农民还可在基地上务工,每亩地每季需要劳动力成本投入800元左右,两季需要1600元,每年劳动力投入成本近630余万元,在基地务工人员涉及300余户,务工人员家庭年均增收2万元左右。
吴言纲还说,在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务工人员也积累了一些种植技术、生产管理经验,转变了观念,为成为职业农民奠定了基础。
黔西南州白碗窑岔米综合体烟地
有了地,还要有经营主体。林口镇通过深入考察、积极对接,寻找到一批有发展意愿、有经济能力、有责任担当、有农业情怀的经营主体,与镇级合作联社签订土地集中返租协议。返租土地租金为每亩700元。现在已经有张丰荣酸菜厂等6家经营主体与镇合作联社合作。
新型经营主体是综合体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量。贵州在打造烟叶产业综合体中,着力培养三种新型经营主体。首先,加快培育种植专业户、家庭农场和种植型合作社等为重点的新型种烟主体,推动烟叶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和职业化发展。其次,积极引进农业公司等为主的配套产业经营主体,引导建设原料生产和产品加工基地,推动配套产业高效稳定发展。再次,大力培育以产业工人队伍为主的新型服务主体,统筹产业用工需求,合理配置劳务队伍,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拓展专业服务范围。
核心要素 产业轮作融合发展
经营主体种什么农作物?这需要科学合理布局产业发展。镇合作联社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同时做好产业发展的规划布局,形成烟叶种植、莲花白种植、鲜食玉米种植和花椒种植等基地,确保优质土地资源长期稳定、高效利用,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
产业融合发展是综合体建设的核心。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在稳定烟叶种植的前提下,在配套产业选择上,坚持生态、绿色、中高端定位,充分挖掘地方历史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建立稳定的“烟叶+”种植制度,推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和特色化发展。
规模化轮作、产业融合发展是综合体的标签,有的社区发动群众种烟。
“这里有成片的高标准土地适合机械化作业,而且租地方便,产业路、集中烤房、灌溉设施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在种植过程中有专业技术支撑、每年可以拿地上百亩,2000元每亩的纯收入随便就能实现,而且土地容易租出去种二茬农作物。”现年31岁的严元宏是村里的种植能手,也是村里90后的种烟模范,2021年种植的烟叶亩产值达5625元,利润6万余元。
“烟叶种植需要轮作,这样不但保护了土壤,而且烟叶长势会更好,不容易发生病虫害。”林口烟叶站站长沈宗虎告诉记者,种植了烟叶的土地因为氮磷钾比例非常协调,种植二茬作物可以增产20-30%,在土地转租中很受其他市场经营主体欢迎。
林口镇林光社区蔬菜种植基地主要采取轮作方式种植青菜、烟叶或鲜食玉米和莲花白。不但如此,林口镇还引进了一家酸菜加工厂,加工厂还配套建设了冷库,冷库可冷藏1000吨酸菜。
烟稻轮作,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烟稻病虫害,还能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助力烟农增收
"酸菜加工厂每年10月向合作社租用土地种植青菜,次年3月开始收青菜进行酸菜加工,然后将加工后的酸菜真空包装进入冷库,一年四季都在销售,酸菜主要销往贵州各城市的羊肉粉、牛肉粉早餐店。"酸菜加工厂负责人张芳荣告诉记者,酸菜加工厂收完青菜后,将土地交回合作社返租给其他经营主体种植烟叶,或者鲜食玉米、莲花白,"土地一年都不会荒废。"
烟叶产业综合体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呈现出勃勃生机。据悉,围绕平台管理好、设施配套好、产业组合好、市场销售好、烟农收益好"五好"目标,全省31个行业烟叶产业综合体亩均综合产出高达8000元以上,高出其他种植业产值近一倍,重点环节专业化服务和机械化作业率分别达85%、70%以上,试点内产业体系健全完备,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服务体系更加高效,农户收入持续增加,烟区烟农稳定发展。据悉,"十四五"期间,全省将力争累计建设50个以上行业综合体。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