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湖北恩施州“铁杆”烟农多

2022年06月06日 来源:新华网武汉 作者:肖进安、赵梦琪、吴琼辉
A+ A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北省西南部,位于鄂、湘、渝三省(市)交汇处,烟叶种植历史悠久。新华网采访团队在恩施州利川市、恩施市等地调研发现,这里有一批种烟几十亩、上百亩的“铁杆”烟农。金黄色的烟叶让他们脱贫致富,也让他们走上乡村振兴的金光大道。

兔子养殖户巨亏后回过头来再次种植烟叶

在利川市文斗镇高峰村,有一栋二层楼的特色民居格外引人注目。房主徐昌亮是一名党员,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2021年被评为“出彩利川人”。

48岁的徐昌亮,身材不高,满脸黝黑,双眼炯炯有神,一看就是经历坎坷、有故事的人。

图为徐昌亮家的特色民居。张小溪摄 新华网发

徐昌亮1996年就开始种植烟叶,当时规模不大,只有10多亩。连续种了2年后,他就改行了。谈到为什么转行时,他说种烤烟太辛苦,又上不了规模,虽然能赚一点钱,但赚不了多少。后来,他在村委会干过2年,接着脱产在恩施州委党校读了2年书。本来他被分配到当地林业站上班,但因为当时工资低,家庭经济困难,他辞职“下海”了。

2012年,徐昌亮在村里建起了养殖场,养了1万只兔子。因为市场不景气,加上管理经验不足,经营养殖场5年让他亏得血本无归,一下子欠下了六七十万元的债务,到现在还差40万元的外债。

徐昌亮说,投资创业过程中的失败让他感到彷徨。在他最艰难、最无助的时候,2021年5月,恩施州烟草公司乡村振兴工作队进驻高峰村。

为了能够搭上乡村振兴这列快车,徐昌亮决定重拾旧业,将烟叶种植作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说干就干,去年他家种植烟叶60亩,在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一年纯收入仍接近10万元。今年,他把烟叶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亩。

在问到为什么敢把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亩的时候,徐昌亮说,有烟草公司的技术员驻村,加上还有灾害赔偿,他不担心种烟会亏钱。另外,身为党员,有责任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和就业。

驻村工作队在稳定烟叶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先后实施了村级公路改造升级、人居环境提升等工程,发展跑山鸡和中蜂养殖,探索儿菜和油菜种植模式,也让当地的创业多元化。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徐昌亮与兄弟合伙对自家的房屋进行了特色民居改造,用于经营农家乐和民宿。

高峰村海拔1200米,气候怡人,是夏天避暑的好地方,目前已有不少游客打电话预订避暑的客房。徐昌亮说,如果赚了钱,他还要大搞,继续扩大烟叶种植规模。

图为徐昌亮在烟田里查看烟叶长势。张小溪摄 新华网发

“90后”从大城市返乡种烟撑起一个家

到龚文桥家采访的时候,正碰上雨天。他家门口的院坝上,一顺停着小汽车、面包车、拖拉机。龚文桥说,他们家还有一台挖机,停在另外一个村子。

家住恩施市三岔镇鸦沐羽村杉木岭组的龚文桥,是一名“90后”烟农,帅气阳光。

图为龚文桥在搬运烟叶(资料照片)。黄玲摄 新华网发

龚文桥说,他中专毕业后,曾经在江苏电脑城、广州电子厂打过工,修过汽车,卖过酒店用品。但因为喜欢玩,钱经常被花得精光。回忆当年的困境,他说,小女儿刚出生的时候,穷到买尿布的钱都没有。

2016年,也就是小女儿出生的那一年,在舅舅的劝说下,龚文桥决定返乡,跟舅舅学种烟。

龚文桥的父亲1996年的时候也种过烟叶。因为穷,别人烤烟烧煤,他们家只能烧柴火。结果,经常烤坏,没赚什么钱。他父亲后来放弃了种烟,常年在外面打工。

对龚文桥返乡种烟,家里人一开始并不看好,也不支持。龚文桥最终说服了家人。他勤奋好学,一个烟季下来,人变得又黑又瘦,却掌握了烟叶生产育苗、移栽、培管、烘烤、分级全程技术,成为烟叶生产小能手。父亲也放弃了在外面打工,回来帮他种烟、养猪。

2017年,龚文桥种植了80亩烟叶,收入达到24万元,纯收入超过了10万元。此后,他每年的烟叶种植面积基本维持在80亩左右,收入也稳步增加。2020年他种了100亩烤烟,收入达到36万元。

随着乡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这几年,龚文桥家建起了养猪场,除买了小汽车、面包车外,还买了拖车、挖机、拖拉机。种烟,养猪,开挖机、拖车,干副业,龚文桥每天的生活都很忙碌。

今年,龚文桥除种植110亩烤烟外,还种植了6亩白肋烟。他说,种烟收入比养猪稳定,也是种烟才成就了今天的他。一大家子人的生活需要种烟这个事业才能支撑。他会集中精力把烟叶种好,好好过好每一天,让日子一天比一天更有奔头。

图为龚文桥家门口的烟田。新华网 肖进安摄

女烟农种烟获得“十佳职业烟农”称号

家住恩施市新塘乡保水溪村杉木辽的廖毕桃,是新塘乡烟叶种植圈里有名的“铁杆烟花”。在她家堂屋的神龛上,摆放着一个“湖北省十佳职业烟农”的牌匾。只有小学文化的廖毕桃说,她读书都没得过奖状,没想到种烟还获得了一个奖牌。

图为廖毕桃与丈夫张于街在自家烟田前展示“湖北省十佳职业烟农”牌匾和证书。新华网 赵梦琪摄

廖毕桃1975年出生。她回忆说,因为交通不便,人多田少,村里1300户曾有一半是贫困户。因为家里穷,她读完小学就辍学了,稍大一点就开始了四处打工的日子。

1997年,她与家在宣恩县的张于街结婚后,长期在宣恩生活。张于街家所在的地方是烤烟种植区,廖毕桃和张于街都学到了种植烤烟的手艺。

廖毕桃老家所在的新塘乡为白肋烟种植区,2015年开始“白转烤”。也就是在这一年,因为父母都丧失了劳动能力,廖毕桃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看到邻居转种烤烟后收益明显,也为了照顾父母,2016年,廖毕桃回到老家,与邻居、亲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三人合伙种植了240亩烤烟。由于没有经验,廖毕桃这一年没有赚到钱。2017年,廖毕桃让在外打工的张于街返乡,开始了和丈夫一起种烟的生活。

为了支持他们种烟,烟草公司在廖毕桃家门口修了10个烤房和4个30米塑钢大棚。6年时间,廖毕桃依托脱贫攻坚的政策支持,搭乘烟叶种植这列致富快车,在脱贫路上跑出了加速度。

2017年,廖毕桃种植102亩烤烟,收入接近30万元。由于种植烟叶的技术过硬,2018年廖毕桃烟叶种植面积减少到了100亩,但收入反而大幅增加,达到了38万元。

2019年到2021年,廖毕桃烟叶种植面积稳定在170亩左右,年收入也稳定在了70万元左右,彻底摘掉了头上那顶贫困户的帽子。

为了种烟,廖毕桃曾经两次遭遇车祸。廖毕桃说,2017年那场车祸,除了她以外,还有两名帮工的村民也受伤了。那个时候她种烟刚起步,也是最困难的时候,村里和烟草公司提供了“保姆式”的服务,她挺过了难关。依靠烟叶种植,她也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她说,只要干得动,就会一直种下去。

图为廖毕桃与丈夫张于街一起整理烘烤好的烟叶(资料照片)。黄玲摄 新华网发

恩施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曾是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所辖8个县市曾经都是国定贫困县。恩施州是全国烟叶生产重点产区之一,烟叶种植历来是当地的主要富民产业之一。近几年来,恩施州烟叶种植规模基本上稳定在35万亩、80万担左右,烤烟产量占湖北省总量的70%左右,白肋烟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

恩施州现有烟农近2万户,2022年烟叶种植面积超过100亩的有320余户,其中连续2年超过100亩的有140余户。徐昌亮、龚文桥、廖毕桃只是2万烟农的代表。他们之所以愿意成为“铁杆”烟农,得益于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烟草部门的贴心服务、保险政策的支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好政策,让他们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