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草木凋零,田野逐渐恢复了“大地色”,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八寨镇的晴天也越来越少了,浓雾散去,久违的暖阳洒落在地,烟田里的绿意显得愈发苍翠,一行行白菜长得整整齐齐,为荒凉的土地换了新装,杨立庆夫妇正提着菜篮,手脚麻利的收菜,今天,他们要把这些烟后白菜收完。
杨立庆是八寨镇六差塘村委会的老烟农,如今已经56岁,二十多年来年年都与烤烟打交道,是八寨镇出了名的铁杆烟农。今年,杨立庆签订烤烟种植合同50亩,毛收入24.88万,除去成本,还有8万多的纯收入,半年的辛劳换来可观的收入,本可等着过个肥年,但两口子还是闲不下来,早在烟叶采烤结束时就在烟墒上撒下了菜籽,现在正是收菜的好时节,家里又增加了一笔不菲的收入。
六差塘村原是八寨镇的菜篮子,村里的土地肥沃疏松、保水蓄肥,且空气湿润,为种植优质蔬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种出的蔬菜鲜嫩多汁,在文山也小有名气,以前村里人大多种植蔬菜,但随着烤烟产业的发展,种植蔬菜的人就越来越少了,杨立庆一家原来也是菜农,后来改行种植烤烟,一种就是二十多年。
“菜农是最苦的农民,天还没亮就要起来收菜,在天亮之前得把蔬菜装车送出去,蔬菜价格还时高时低的,烂在地里的情况也不少见,种烟虽然也苦,但至少价格稳定!”这是杨立庆多年种植蔬菜的感悟,也是后来选择并一直坚持种烟的原因。
从种植蔬菜,到种植烤烟,再到种植“烟+菜”,杨立庆务农多年不断尝试着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冬季的蔬菜确实要贵一些,很多地方现在已经降霜了,种不出好菜,我趁着这个时候出一茬,总能赚一些!”有烤烟保底,种植蔬菜的收入就是额外收入,今年,杨立庆种植4亩烟后白菜,按1元每斤的价格卖出,入账将近2万元。
“前几年,烟站的技术员动员我们轮作,栽完烤烟后种小春的时候,大家还不乐意,现在我种植烟后蔬菜尝到了甜头,大家都来跟我打听了!” 说到这里,杨叔有些得意。
种植蔬菜虽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瞄准市场很关键,供不应求才能保障收入,说着心中的小算盘,杨叔手下的动作更快了,收菜的老板早在一星期前就下了订金,今晚就要把菜送到文山城去。
冬闲人不闲,在收完蔬菜后,杨叔还盘算着种植一些绿肥,作为农民,杨叔家还养了一些牲畜,种上绿肥,这些牲畜就有了冬天的口粮,养得膘肥体壮也好卖个好价钱,这位老烟农有了新“钱途”。
思路不变原地转,思路一转天地宽,路那头,旋根机隆隆作响,烟农们有播种油菜的,播种绿肥的,还有深耕晒垡的,一派繁忙景象,他们灵活轮作,逐步实现‘一地多用、一年多收’,“钱途”越发坦荡。
近年来,马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围绕主业稳收、辅业助收、多元增收主线,突出产业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试点“以烟为主、多产融合”的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以烤烟产业为基础,以植烟土地综合利用为起点,形成“烤烟+轮作作物种植”组合模式,构建起良性发展模式和多元产业增收新格局,努力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