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理性控烟 > 正文

杨杰:中国控烟立法和执法进展、问题及应对

2021年12月16日 来源:网易 作者:中国绿发会
A+ A

2021年12月5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代表参加了由中国控制吸烟协会(CATC)和杭州市医学会主办的第二十二届全国控烟学术研讨会。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施的关键之年。为推进无烟环境建设,践行健康中国战略,中国控制吸烟协会举办了第二十二届全国控烟学术研讨会。大会主题是“推进控烟行动,建设健康中国”,旨在分享国际国内控烟情况进展,分析控烟遇到的新挑战。

20211215yangjie.jpg

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研究员杨杰的讲话主题是“中国控烟立法和执法进展、问题及应对”。他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即为什么需要全面无烟立法,如何保障室内场所全面无烟,国内外全面无烟立法现状和经验,问题及应对。

杨教授首先介绍了草烟烟雾的分类,主要有主流烟、呼出烟和侧流烟(后两种为二手烟),随后他介绍了二手烟危害健康的一些研究成果,包括吸烟室并不能有效保护非吸烟者的健康,有通风/排风设施并不等于没有危害。根据上海市疾控中心研究结果表明,上海某机场3个吸烟室以及2个火车站的各1各吸烟室中,从pm2.5测定结果来看:吸烟室>吸烟室门口>吸烟室外5米。

他还指出,吸烟室本身也存在着诸多严重问题:无法有效防治烟草烟雾危害,经济成本高,导致不公平竞争,增加执法成本等。

全面无烟立法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具体例子为英国无烟法律生效后心肌梗死住院人数下降,《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效果良好。

他的发言中还提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实现无烟城市的关键要素:

1. 简单、明确、可执行的全面无烟环境立法。

2. 预期并批驳反对方。

3. 对法律实施和执法的精心规划和充足资源。

4. 公民社会的参与。

5. 宣传和传播。

6. 检测、评估法律的实施和影响。

WHO提出了防治接触烟草烟雾准则,为全面无烟提供了技术手段。《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控烟行动为如何实现公共场所全面无烟提供了标准,即: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从现在的10%左右,到2022年达到30%及以上,到2030年达到80%以上。全面无烟法规的保护人口是指通过无烟立法而受到保护,避免在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遭受烟草烟雾危害的人群数量。

全面无烟立法是实现室内场所全面无烟的有力保障,全面无烟法规是指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或人民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或规章。全球三分之一国家实施了全面无烟立法(截止到2020年底)。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进公共场所控烟,上世纪90年代,公共场所控烟立法形成潮流。2006年之后(《公约》生效后),越来越多地区出台全面无烟立法(截止到2021年10月1日)。如今全面无烟立法逐步走向成熟。《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颁布,明确全面无烟法规概念和目标。控烟立法从覆盖范围到有效实施两方面得到普遍认可。法律实施成为必然,探索更有效的执法模式,“社会共治”成为必然。

而如今的问题是如何克服干扰,坚定全面无烟立法理念,与时俱进,加强法制,让公众受益。

目前国内控烟立法执法存在的问题有:

• 部分城市控烟法规的文本制定有缺陷

• 部分城市的执法程序繁琐

• 部分城市的准备工作不充分

• 执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宣传教育工作城市间差距明显,总体力度不够

• 监督评估机制没有建立或没有发挥作用

• 志愿者有效推进控烟执法工作机制需要建立

• 人大等对控烟执法的监督作用没有有效发挥

最后,他指出,要做好全面无烟立法的准备,需要争取政策支持和抓住重大机遇,多方沟通、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创建无烟场所,为立法提供作家实践案例和依据。整理政策及数据,组织专项调查,通过媒体宣传提高公众的知晓度,引导公众对全面无烟立法的期待和支持。制定立法推进计划。做好控烟执法协调机制和制度建设。制定控烟执法技术相关规范,准备控烟执法相关资料和设备。开展控烟执法培训,依法建设全面无烟场所。做好为大量吸烟者提供戒烟服务的准备,展开监测评估工作-开展基线调查,发动全社会参与。

(以上根据绿会代表笔记整理,未经本人核实,仅供参考)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