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青年路上,一个杂货店招牌上的几个毛笔字刚劲有力,透出一股韵味。步入店内,一位衣着朴素的男子正在练字。男子叫王勇,今年52岁,是开远市小有名气的书法爱好者。
1980年,王勇在小学老师的启蒙下,开启了他的书法生涯。起初只是随性涂鸦,后来在学校书法老师的指导下渐渐摸到了门道。刚开始时,王勇以《颜勤礼碑》为基础开始练习,碑文中蕴含着的拙重与沉雄之美深深吸引了他。他花费大量时间刻苦钻研,收获颇丰。
王勇正在练字。合紫熙摄
2000年,王勇在一家书画装裱店工作,收入不多。同年年底,王勇父亲突然生病。为了给父亲治病,王勇与家人商量后,决定考大货车驾驶证跑运输。“跑货车的收入虽然不错,但每天要连续驾驶数小时,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时间长了熬不住。”
“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不敢停下来。”为了不荒废书法技艺,王勇出车的时候总会带上一支毛笔,在等待上货的间隙或休息时间,他大多会拿起毛笔,临空运笔以保持手感。
长年累月的货车驾驶让王勇与家人聚少离多,此外,长途驾驶带来的身体疲劳和精神压力也让他感到力不从心。他深知这样的生活不能再继续下去,需要作出改变。
王勇的书法作品。合紫熙摄
2011年,他租了门面开了一间杂货店,除了销售百货,还有他的书法作品。由于缺乏销售经验,店内物品摆放混杂无序,杂货店生意并不如意。
开远市烟草专卖局的客户经理在日常拜访中了解到王勇的情况后,得知了他生活的困境以及对书法的执着,指导他结合书法元素做特色陈列,这使得店铺在视觉上独具魅力,同时还建议他利用书法特长吸引顾客,在小店中规整出一角为专门练字的空间。
店内的书法氛围吸引了一些书法爱好者前来交流,他们常常会在店内停留较长时间,一边欣赏王勇的书法作品,一边选购商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的销售,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杂货店面貌焕然一新,生意也逐渐有了起色。“店里现在书法元素和商品陈列相结合,还是很有文艺气息的。”王勇说道。
随着生意的好转,王勇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为了生计而整日忙碌和担忧,稳定的收入让他拥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空闲时间,得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喜欢的工作上——印章雕刻、书画装裱、折扇题字,忙得不亦乐乎。
王勇的折扇作品。合紫熙摄
忙碌之余,王勇还不忘回馈社会,他常常抽空去文化宫、社区,义务给小孩子上书法课。每逢佳节给社区写春联送祝福更是少不了他的身影。
如今,王勇已经营这间小店十多年了,他很满足:“这十多年,忙忙碌碌,有苦有甜,小店生意越来越好,我也能继续书法创作,这样的日子很踏实。”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