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创新 > 正文

陕西商洛:科技小院讲述兴农新故事

2024年06月04日 来源:中国网 作者:聂光玲、袁观华
A+ A

“我刚开始种烟,缺乏经验,肥料到底该怎么配才好?移栽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前不久,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城关镇烟农周辉文望着自家整理好的烟田,向正在烟田查看烟农备栽情况的洛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城关烟站烟叶技术员焦卫卫感叹道。

面对一筹莫展的周辉文,焦卫卫安慰道:“辉文叔,您放心,生产全程我们都会随叫随到帮您解决遇到的问题。如果您还是不放心,想快速成为烟叶种植的行家,我带您去个好地方,保证让您达成心愿!”

焦卫卫口中的“好地方”,是城关烟站依托科技小院建立的烟农图书室。今年春天,图书室里多了一道新的风景:一面贴满二维码以及内容简介的有声图书墙。

在焦卫卫的指导下,周辉文拿出手机,扫描了图书墙上的“烟叶生产初期技术指导”二维码。随后,一段讲述从手机中传出,声音熟悉又亲切:“下面,我将为你解答以下几个问题——如何根据不同的土壤情况调配肥料?移栽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移栽后如何做好大田管理?”

“这听起来,就像是有个‘老把式’手把手在身边指导。这声音听着咋这么耳熟呢?”周辉文疑惑地看向焦卫卫。

“辉文叔的耳朵可真灵!墙上的每个二维码里都‘装’着一位咱镇上种烟‘老把式’或者烟叶技术员的声音。我们把他们的种植心得录下来,变成了可以分享的经验,这些经验覆盖了烟叶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从施肥、播种到田管、烘烤,再到分级、交售,无所不包。”焦卫卫自豪地介绍道。

近年来,陕西省商洛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以金叶科技小院建成为契机,坚持做好一个小院,辐射一片田野,带活农业产业,以科技小院助力农业产业发展,为烟农提供土壤改良、技术创新等科技培训和服务,帮助解决轮作倒茬、病虫害防治、烟草农业现代化等烟田烟叶管护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洛南县局(分公司)在科技小院开展农业科普宣传暨读书交流活动(图:袁观华)

到烟田里“解”难题

“教授,您好!烟田的蚜虫有时比较严重,会造成烟株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等问题,影响产量与质量,有什么好的防治方法吗?”

“目前针对蚜虫的防治方法,主要是以寄生性天敌应用为核心的蚜虫防控技术为主,通过释放蚜茧蜂来减少田间的虫害发生,还可以在田间道路两旁种植万寿菊。”

“教授,烟田里有烟青虫该怎么办?”

“防治烟青虫,可以在烟区释放天敌蠋蝽。除此之外,还建议使用昆虫性诱剂诱捕的方法,每亩安装1个性诱捕器。”

……

奔波千沟万壑,换来千家笑颜。刘国顺、王晓强、刘伟等20名专家教授组成栽培、植保、分级、烘烤等专家组轮流“坐诊”,在专家咨询室接受烟农和烟技员的咨询,在烟叶生产重点阶段还会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河南农业大学十余名学生则常驻科技小院开展学术研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烟叶生产中。

为更方便指导烟农,科技小院拓展了线上培训。2022年以来,单是通过视频连线进行技术咨询的烟农就累计逾300人次,解决了涵盖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和灌溉技术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黑茎病是烟叶种植的难题,以前想尽办法治,收效不明显。在科技小院专家指导下,我们改治为防,去年种的烟没有出现黑茎病。”烟农康小锋开心地说。

“去年,在专家的建议下,洛南烟区采取有机肥拌菌,在高碳基有机修复肥中添加根茎康菌剂,有效改善了土壤微生态环境,保障了烟株生长期间健壮。今年,我们还会结合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洛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副经理黄金辉介绍说。

此外,针对土壤保育、井窖式移栽、绿色防控、带茎烘烤等多个方面,专家在田间地头进行现场答疑与系统培训,促进了烟叶生产技术的有效落实。

河南农业大学队员正在向烟农推广新技术(图:袁观华)

在实践中“觅”真知

依托金叶科技小院,广阔的烟田既是授业解惑的课堂,也是干事创业的舞台。金叶科技小院除了有图书阅览室、专家咨询室等六大功能区外,还连接着科研实践平台。比如洛南县柴峪科技示范基地,基地烟田总面积达到了1600亩。

柴峪科技示范基地是河南农业大学的创新实践基地,依托该基地,河南农业大学开展了包括品种筛选、生产示范、栽培配套、病虫害综合防治等12项项目试验。2023年还依托科技示范基地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了“洛南烟区健康栽培与根茎病害防治”项目对接活动,为根茎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在基地里,随处可见排列整齐的烟苗迎风挥舞着嫩绿的叶子,烟田旁边树立着一块块介绍试验项目的宣传牌,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项目的详细信息和进展情况。

试验项目的开展,为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了先行先试的作用,“实用、多样、融合、绿色”的发展特色日益凸显,为烟区烟叶生产注入了新鲜活力。

同时,柴峪科技示范基地也是城关烟区先进适用烟叶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基地。新型打捆机、新型烤烟覆膜机、提高烟叶收购本部位正组率等13项QC创新成果在金叶科技小院的推动和引导下,助力烟农降本增效304万元,城关烟区各项适用技术推广率达到100%、落实到位率100%,烟区群众的科技意识也如同烟枝新芽,日益强健,不断向上。

河南农业大学专家正在为烟农讲授烟叶烘烤技巧(图:袁观华)

在土地里“种”人才

引才如“及时雨”,关键时候能降甘霖、解焦渴;育才则像“自流井”,活水涌流,润泽田野。

在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柳树洼镇,烟农王飞最近多了一些新朋友——河南农业大学驻金叶科技小院学生团队。

“我种烟叶好多年了,第一次在田里跟大学生打交道。”王飞说,“前几年科技小院在县上建立,当时心想这地都没有下过的学生娃能解决啥。可一段时间处下来,他们还真解决了一些困扰我很久的种植难题,特别是使用液态地膜,让‘土方子’和新技术结合起来,覆膜效率提升了不少。”

在王飞心里,金叶科技小院是一个复合型培养基地,它将专家、教授和农业专业研究生派驻到生产一线,随时随地为烟农开展技术和科研指导,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地服务烟农,搭建了科技工作者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实现了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我们建机制、搭平台,依托科技小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让更多‘候鸟型’‘季节型’高层次人才助力烟叶生产,从而汇聚起推动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商洛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一头连着高等学府,一头连着田间地头,科技小院瞄准破解科技人员与农民脱节、科研与生产需要脱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根本性问题,真正打通了新型烟叶技术推广普及的“最后一公里”。

金叶科技小院建立以来,联合河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州所、西南大学等学院共计开展22次技术培训、社会实践和问题指导,解决种植问题28个,改进生产技术6项,惠及烟农622户,助力烟农增收170余万元。

此外,“农秀才”们到基层,还肩负科普使命。广大科技工作者下沉农业生产一线,把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产业振兴有机融合,真正实现建设一个小院,入驻一个团队,协同多所高校,带动一个产业。

行走在烟区的万亩烟田中,切实感受到金叶科技小院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展。广阔的田野是授业课堂,也是干事创业的舞台。通过金叶科技小院,专家和学生走向村庄,切实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从农业需求出发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有力推动了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的结合。

一个院落,几间房屋。小院虽小,背靠着充满希望的田野,正孕育着广袤乡村更加美好的未来。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