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中烟青州卷烟厂能源动力处(动力车间)聚焦现场管理关键环节,扎实开展现场管理提升行动,以一系列改善行动的完成为音符,奏响了除尘站现场管理的奋进乐章。
第一重奏,照明升级,点亮现场
“照明正常!”随着维修人员一个肯定的手势,除尘大厅内17盏照明灯圆满完成了更新换代。
行动前,能源动力处(动力车间)对除尘大厅现场照明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发现整体照明亮度下降,且有个别照明灯偶发故障。为保障职工夜间巡检的安全与质量,车间迅速响应,成立行动小组。
行动小组维修人员维修设备平台照明灯 于琳浩摄
针对照明灯位置高、更换难度大的实际情况,行动小组精心策划,扎实做好前期安全准备。维修人员“全副武装”,系紧安全带,戴好安全帽,两人一组登上高空作业车,先将旧灯具一一拆除,再逐个安装。从南楼梯到除尘大厅北墙,除尘站的照明更换看似简单,却时刻考验着维修人员的耐心与专注。经过4小时的紧密协作,除尘站照明灯全部完成更换。此外,行动小组还克服了除尘器底部狭小空间作业的困难,为新光电除尘器操作区增设了防爆照明灯,提高了设备底部的亮度,提升了安全性与可靠性。
安全无小事。能源动力处(动力车间)持续关注每一个细微的安全细节,加强改善,构成了这场奋进乐章中最动人的主旋律。
第二重奏,精益求精,提升效率
小小一颗螺栓,看似微不足道,却让检修效率实现了大幅提升,这便是发生在除尘站改善现场的神奇“魔法”。
集中除尘工郑之青(右)改进子站箱门固定装置 于琳浩摄
一次,维修工提及检修时子站箱螺栓难拆难卸的问题,集中除尘工郑之青便对此上了心。面对这一不起眼的问题,他主动出击,逐一拆卸了除尘站7个子站箱上的182颗螺栓,利用工具进行重新攻丝,选用同型号螺栓实现螺栓尺寸的标准化统一。这一细致入微的改善措施,让原本难拆难卸的子站箱门固定螺栓变得拆卸自如,极大缩短了检修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
类似的“微改善”还有很多,例如梗丝风选落料收集管道,只是加装了一个小小的检修口,便解决了堵料时只能拆卸防火阀维修的难题……能源动力处(动力车间)秉承“改善小,见效快”的理念,充分激发员工岗位积极性,引导他们在设备管理、技术创新、节能降耗等方面积极寻找改善点,以实际行动为现场管理增添动能。
第三重奏,标准引领,促进高效
能源动力处(动力车间)以现场管理为抓手,让标准化的“神经末梢”实现生产现场全覆盖,持续解锁现场管理标准化提升的新密码。
走进现在的除尘站,200余米栏杆经过重新粉刷焕然一新,电控柜内统一制作更换的33张电气图纸整齐划一;设备间内设备、管道颜色分明,生产工具摆放有序;地面干净整洁、备件排列整齐……在看得见的点滴变化里,除尘站“把最脏的地方变成最干净的岗位”的标语越擦越亮,管理效果也持续向“精”出发。
维修工进行除尘落料器固定螺栓标准化更换 于琳浩摄
同时,保证标准化成果的长远发展也是本次改善行动的重中之重,车间积极推动职工由被动参与向全员规范、自主管理转变,以标准夯基础,以标准提质量,切实提升现场管理标准化的可持续性。
能源动力处(动力车间)将以此次改善行动为契机,持续精进现场管理的每一处细节,以昂扬的斗志和坚定的决心,全力以赴向着更高目标稳步前行。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