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到问题所在了,上次采集的数据不准确。我连续观察三个批次的生产,发现了和上次一模一样的问题。”
“好,那咱今天中午就叫着技术员一起,把这个问题详细讨论一下。”
在河南中烟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制丝车间“于红丽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一场头脑风暴就此拉开序幕……
“创想云端”的头脑风暴
趁着中午工作间隙,“于红丽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会议室里一场小小的头脑风暴会议开始了。虽然参会人员只有三名,但他们却来自车间的不同岗位,都是设备和质量方面的佼佼者。车间电气技术员、企业“大工匠”赵春元正在演示着PPT,“技术能手”范伟边看边皱眉思考,“设备大工匠” 于红丽边听边在本子上飞速书写,三个人正在为一个设备故障准备一场“唇枪舌战”……
别看参与人员数目不多,讨论起来的热火朝天程度却丝毫不减。他们一会儿去生产现场勘查实际生产情况,一会儿风风火火赶到中央控制室观察上下游设备的采集数据。不一会儿就把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推理出来,很快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自“于红丽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像这样大大小小的会议不计其数。有时是因为电脑上的一个小数据,为了生产稳定而聚集在一起;有时是因为现场的一些“跑、冒、滴、漏”,为了生产现场美观而讨论在一起;有时是因为机器上的一个小备件,为了设备工艺改进而思考在一起……
“不限定时间、不限定人数、不限定内容,只要解决问题,工作室随时欢迎大家。” 劳模工作室的负责人说道。
也正因这里的创新氛围,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了这里。工作之余,经常会见到三五成群的年轻人在这里讨论,工作室慢慢成为了问题解决型人才的“种子库”,通过碰撞产生思想火花,通过云端交互产生新的办法,成为一个思维迸发的“宝藏地”。
这个“创想云端”不仅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新的劳模工匠。他们的故事和经验,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创新和实践中,为基层车间的问题解决、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创新前端”的数字管控
“产品的优质率在企业制造平台或者MES系统都可以查了,咱们的数据来源是越来越广泛了。”
“这个问题自从上次解决完之后,优质率应该是稳定提升的状态。咱们就时刻追踪相关数据,看看改善成果到底怎么样。” 制丝车间质量分析员李华正在进行他的数据“反向追踪”……
智能化在基层车间的深度应用,使数据不再只是纸上谈兵。从SPC的彩虹图上查找水分波动规律,再结合开机时的烘丝机热风风门开度和热风温度两项数据,通过相关性筛选,很快便从数字中“锁定”出口水分波动的关键所在——热风风门的电气定位器。有了这个“线头”,李华马上联系该设备的责任电工进行维修,同时做好相关后续闭环验证。从发现数据中“蛛丝马迹”到“有效甄别”再到“抓捕”问题“嫌疑犯”,这个 “案件”侦办时间整整缩短了近三分之二。
近年来,数字化转型浪潮席卷各行各业,制丝车间作为生产的核心环节,更是对数字化、智能化有迫切需求。“于红丽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里的这群工匠“智囊团”深知这一点,他们借助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设备,致力于推动车间的各项工作向智能辨识、智能分析和智能预测方向发展。通过实施监管数据的可视化策略,使得监管数据的可视化率达到80%以上,有力地提升了多项业务的监管效率和管理效能。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车间的智能化水平,更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创匠锋端”的云享课堂
“一般气动薄膜阀出问题,会影响加香加料流量。如果生产开始的各项指标没问题,那基本就可以排除气动薄膜阀的问题。”工作室里,多次获得过技能竞赛一等奖的技术能手张志刚一边拆卸气动薄膜阀,一边和周围的人讲解。
听他讲解的不仅有车间新进大学生、新入职的维修工,也有网络另一端在其他劳模工作室里的成员。他们当中有的是同行其他企业工作室电气方面的专家,有的是兄弟企业中控室的操作工,还有的是对口帮扶企业工作室的维修工。这些听课人群都被一个共同的纽带连接在一起——气动薄膜阀问题排故。一节课下来,张志刚深入浅出地把薄膜阀的构造像剥洋葱一样层层“剥”开,完整展现出它的工作过程和故障处理方法。
“这以后就知道了。如果出现流量计不稳,先看看管道里是不是有水泡,再检查薄膜阀的开合情况。”
“工作室联盟的云课堂,内容详实,贴合实际,解决了我以前很多故障处理中的疑惑,真中!”
“云课堂”是“于红丽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一个亮点设计,通过与公司创新工作室联盟衔接,适时与其他对口专业的工作室进行视频连线和业务分享。发挥整个企业的工匠人才、高级技术技能人才资源优势,通过“我讲你学”“你讲我学”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拓展了问题解决的广度和宽度,提升问题解决的效率和效果。
活力无限,创新不止。“于红丽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是企业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关键阵地,该工作室凭借“传、帮、带”人才培养机制,不断优化“创想云端”“创新前端”“创匠锋端”这三个平台的运行模式,为企业的蓬勃发展、技术的持续创新以及人才的精心培育提供强劲动力。工作室不单是企业前行的“推进器”、创新的 “催化剂”、人才的 “孵化器”,更是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忠实践行者和积极传播者,为推动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注入源源不断的崭新活力。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