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工业制造 > 正文

情暖姜庄村:阜阳卷烟厂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2024年06月06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张洁洁
A+ A

三年光阴,千余个日日夜夜,穿行在姜庄村的田间地头、村头巷尾、农家庭院,是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日常,也成为安徽中烟阜阳卷烟厂全体干部职工情满帮扶路中珍贵的记忆……

图片1.png

阜阳卷烟厂选派三名驻村干部定点帮扶(程旸 摄)

多年来,安徽中烟阜阳卷烟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始终主动担当尽责、敢为善为,用心用情抓帮扶、真抓实干促振兴,深入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起承转合”文章,让脱贫攻坚精神为乡村振兴“提劲赋能”。

2021年6月,安徽中烟阜阳卷烟厂拉开定点帮扶阜南县黄岗镇姜庄村的序幕。作为党领导下的国有企业,阜阳卷烟厂坚决落实“四个不摘”“五大帮扶”要求,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为乡村振兴工作注入活力,党委层面高度重视,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听取汇报并研究部署乡村振兴工作,选派3名驻村工作队队员、明确26名帮扶责任人,把村民关切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村民“满意指数”;干部职工定点帮扶、定期走访,始终将责任与担当置于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在“点墨上彩”中让乡村振兴实现“风景这边更好”。

初夏时节,走进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黄岗镇姜庄村,稻香麦浪,瓜果满园,一幅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幸福图景”正在缓缓铺开。

饱蘸“信仰之墨”:提笔起调,绘就“满眼生机转化钧”的发展图景

麦浪翻滚,金穗飘香。5月29日,在阜南县黄岗镇姜庄村,数台各类大型小麦联合收割机、运粮车在金灿灿的麦浪间不停穿梭,随着种植大户徐广种植的850亩小麦收割完毕,并顺利就近入库储存,忙碌的午收季节落下帷幕。

“亩产小麦接近1000斤,第一次迎来这么好的收成。”看着金黄色的小麦被收割机“吞噬”,再吐出颗粒饱满的麦粒,徐广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去年,徐广在姜庄村流转了850亩地种植小麦,通过统一种植、田管、收割的规模化种植模式,他体验到了规模效益的甜头。

“与散户相比,规模化种植仅收割费用每亩地就减少30元。”姜庄村党总支书记张海建给算了一笔账,土地整合后,一个麦季下来,节省的人工费、油费、小麦损耗等各项成本,每亩地能少支出约100元。

图片2.png

阜阳卷烟厂驻村工作队实地考察(程旸 摄)

推进“小田”变“大田”,产量方面的提升更为显著。“以前,土地东一块西一块,机械化设备难以施展。如今,机械化设备可一次性进场耕作,实现土地深翻、精细旋耕,从而提升土壤肥力。”阜阳卷烟厂驻姜庄村工作队队长邵群看到了其中的“效益”。今年小麦夏收时,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模式使得种粮大户亩均增收80-100斤,被阜阳新闻网、颍州晚报等媒体争相报道。

“这里从‘粮田’变身‘良田’,田间道路、沟渠配套到位,实现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极大地改善了田间作业条件。”阜阳卷烟厂党委书记、厂长王子郁说。

打基础,促长远,增民利,强村富民是落脚点。三年来,面对乡村振兴“时代命题”,阜阳卷烟厂的答案是具体且有力的。“以基本农田流转种植主粮为主、农业劳动服务为辅、四荒四边地和闲置宅基地发展特色种养业和家庭订单式加工作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方向。”依托地方政府的支持,积极动员群众参与农业托管,千余亩的流转土地种植高粱和小麦,种植、采收、上市……每道环节都有专业指导,搭建全链条的构架,提高主粮质量。2023年,姜庄村集体经济收入80.40万元,比2021年增长109.24%。

除此之外,驻村工作队在多轮次开展村情调研和产业调研的基础上,阜阳卷烟厂捐助30万元资金,利用村室楼顶建设光伏电站,共计装机80千瓦,年发电9.6万千瓦时,建成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3.7万元收入。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目标,阜阳卷烟厂始终将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放在突出位置,建立“企业+政府+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具有帮扶村特色的富民产业,通过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让集体经济更强、农民收入更高,不断擦亮和提升乡村振兴的底色与成色。

紧握“为民之笔”:落笔成型,绘就“山清水秀田园美”的生态图景

宜居乡村,向美而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只有用心用情为村民干好事干实事,与群众风雨同舟、与群众心心相印,才能‘驻’进村民心窝里。”驻村后,阜烟瞄准“美丽宜居”的乡村建设方向,“用心、用情、用力”托举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把群众“小事”当“心中大事”,“用心”服务群众。很难想象,就在几年前,这里还存在人和家畜居住在同一个屋檐下……面对人畜未分离的情况,驻村工作队员们挨家挨户做工作,帮助村民们在房屋旁修建鸡舍,统一建起了羊棚、猪圈,让村民生活环境大变样,每个小家的“小美”,正在聚合成美丽宜居乡村的“大美”。

图片3.png

姜庄村村貌(邵群 摄)

把群众“杂事”当“心中要事”,“用情”贴近群众。入户走访、收集信息、村级谋划、学习研讨、工作宣传、整理资料……用情感的“温度”增加造福人民的“精度”,驻村工作队积极推动村庄环境治理和农户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村里配置了垃圾处理房,新修的村民广场,墙上可以看到村民文明卫生考核制度,设立了“红黑榜”,评选了清洁文明户,对每期排名靠前的村民进行奖励,激励村民“比学赶帮超”,形成全民参与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

把群众“急事”当“心中重事”,“用力”解决问题。建设美丽乡村,从村民反映最强烈、最盼望解决的突出问题入手,2022年,阜阳卷烟厂投入帮扶资金15万元,为106户困难群众修建3700多平方米的入户道路,村里的“泥巴路”变成“水泥路”,直通家家户户门口,一到下雨天,再也不是出门“两脚泥”,解决了村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铺就了乡村治理的“幸福路”。

图片4.png

开展消防安全培训(邵群 摄)

路灯亮了、道路平了、健身器材也安装上了,冬季供水供电供暖都有保障。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的现象消失不见,随处乱跑的鸡鸭有了“家”,荒芜的院落被“微菜园”“微花园”取而代之,看着养眼,住着舒心。“村里的垃圾,草堆,旱厕、破旧房子都没有了,房前屋后干净了,建了村民广场,闲暇时大家都愿意来扭几圈,热闹得很!”姜庄村村民兴高采烈地讲起村里的变化。

三年来,阜阳卷烟厂和村“两委”依托镇企共建,在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多措并举让姜庄村既增了“颜值”又添了“气质”:以创建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结合村情实际,按照“环境有改善、四季有特色、振兴有方向”的思路,不断解锁姜庄村“宜居密码”,动员村民群众开展“五清一改”“四小园”“厕所革命”、道路改造、植树绿化、村庄美化……一幕幕场景、一个个画面,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让村庄旧貌换了新颜,村民享受到了推门见“绿”的幸福。

如今的姜庄村,一步一景,一景一韵,躬身稼穑的人们正辛勤耕耘,在田畴原隰中织就锦绣画卷,丰收的希望就这样在绿意盎然的土地上生长!

铺展“实干之纸”:收笔定局,绘就“最美人间烟火气”的幸福图景

一个书包、一本图书、一双运动鞋……在阜南县第九小学姜庄校区,当孩子们收到一份份满载爱心的礼物时,那些羞涩腼腆的小脸上立即绽放出如花的笑容。

图片5.png

“关爱留守儿童 聚力乡村振兴”主题党日(邵群 摄)

三年来,阜阳卷烟厂与该校建立起共建关系,党支部牵头、党员带头,以爱心浇灌“青苗”,定期给困难学生和留守儿童送去关怀和祝福。为了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志愿者们有了新的想法,他们将图书馆、科技馆“搬”进村子里,孩子们在家门口的学校里能看到精美的星空图册、奇妙的化学实验、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传助学之爱、圆学子之梦。阜阳卷烟厂通过“爱心圆梦大学”助学行动,帮助家庭困难优秀学子圆梦大学,连续三年资助14.7万元,帮助姜庄村49名困难大学生新生顺利入学,点亮了家庭困难学生努力求学的梦想。

图片6.png

“爱心圆梦大学”助学行动(邵群 摄)

“自从有了村民广场,麻将声少了,音乐声多了;关起门来的人少了,聚在一起的谈笑声多了。”“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还收获了知识。”……每当空闲,姜庄村群众就会来到村民广场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他们夸赞村民广场是一个可以“身有所栖、心有所寄”的地方,让农村人有了自己的“文化归属”。

文明乡风,提振风貌。三年来,阜阳卷烟厂推动姜庄村既改善“硬条件”,又优化“软环境”,更注重对乡风文明、农民素质等内在“气质”进行塑造。定期开展“文明家庭”“十大孝星”等评比活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将广大农村党员及群众组织起来,发挥好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让杂乱的违章建筑、废弃栏圈变成了精心设计的微花园、微菜园、微果园,农家小院墙面巧妙设计成精美的墙绘;“农家书屋”不断发挥着文化育民、惠民、富民的作用,丰实乡村文化“粮仓”;深入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和婚俗改革,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广袤乡村,融入寻常百姓点滴生活……乡风净、民风淳,思想齐、干劲足。

“新思想、新生活、新环境,帮扶不能仅仅体现在物质上,更多的是思想上的启迪,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让村民感受到日子变好、环境变美带来的好处,杜绝返贫的可能性”。驻村工作队员如是说。

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一份社会责任,更是一份荣耀、一份情感。因工作成绩突出,阜阳卷烟厂驻村工作队被推荐为阜南县2023年度“五一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候选单位;驻姜庄村工作队队长邵群同志获评“黄岗好人”光荣称号。

千里沃野绘新景,最是烟火抚人心。“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阜阳卷烟厂的追求与目标,也是其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责任与担当。如今,在姜庄村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上,正不断凝聚丰收的热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开……随着姜庄村麦收结束,打捆机、旋耕机、播种机立即跟进作业,旱稻随之播下。在“小田变大田”的推动下,秋的希望正在泥土里生根发芽。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