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是产业工人的立业之本,工匠则是产业工人历练的追求。技能如何提升?工匠又该如何培养?
“把青工培养为工匠,是青年技术人才成长的目标,我们把育才聚能的培养机制落实落地,持续开展岗位练兵、轮岗交流、竞赛比武、称号奖励等一系列有效活动,为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洛阳卷烟厂动力车间负责人总结了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心得。
近年来,洛阳卷烟厂动力车间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确立青工成长、成才、成匠的培养目标,通过搭建培养平台,优化成长机制,激活潜能优势,深化青年技术队伍建设,为数智能源建设聚集能量。
培养—致力内外兼修
围绕“标杆引领,匠心育人”的思路,统领青年培养的全过程,动力车间针对性开展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各班组人才结构的整体情况,从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两方面设计培训导向和提升维度,确保培训工作更全面更有力。
聚焦员工成长需求,动力车间依托创新工作室联盟线上“云课堂”和线下学习赋能行动,精准施策,实施“内外双向”培训。内部培训侧重于基础理论,实操技能的“筑底”培养,充分发挥各级员工自身的专长,开展传帮带、小讲堂、云课堂、单点课等培训活动,夯实员工成长内功。外部培训借助校企合作,名企助学,“走出去+请进来”帮学等合作平台,拓展员工思维眼界,注重创新理论的“拔高”培养,通过外部优质资源特色化的能量输入,针对性地开展技术研讨,数字论坛,智能运维等活动,丰富员工创新的外散思维。
今年以来,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开展各类技能培训21期参与人员129名,走出去交流学习18次参与56人,为员工知识储备提供了丰富载体。完成小改小革5项,实施QC课题4项,发表专项论文5篇,实用新型专利及著作权4项,使青年职工的技能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
成长—突出学以致用
青年如何赋能?青工如何成匠?
洛阳卷烟厂动力车间结合青年成长的特点,建设开放式、多元化、复合性人才培养体系,形成高度关联、贯通融合、持续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
素养提升长效机制。强化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层次专业化人才技术队伍建设目标,针对性调研员工设备操作异常发生环节、设备维修效果评价、自身技能提升需求,制定“分层练兵”规划,实施“递进提升”工程,开展技术比武、竞赛比拼、能力比试等活动,建立素质能力、技能等级、技术职称等素养提升长效机制。
成长动态培养机制。依据技术人员年度业绩、解决技术难题情况、学习培训成效、考核结果、个人工作总结等内容建立个人技术档案,每年度对个人绩效评估,分析定位个性短板、进位清单、成长矩阵,开展轮岗交流实践,单项技艺提升,专项技能应用,比武练兵竞赛,逐一逐项对标升级,形成个人成长动态培养机制。
创新攻关联创机制。围绕智能运维、信息融合、数字动能的主线,发挥工作室联盟信息化平台的云享功能,鼓励匠青联动、机电融合、跨厂联盟,实施专家诊断、专项交流、专题攻关,建立共创共享共建的技术创新“大本营”,形成创新攻关联创机制。
“现在,只要自己想努力、爱学习,成长成才的空间非常广阔。”青年员工宁腾飞对自己未来成长的道路充满了信心。他说成为劳模创新工作室实习成员一年的时间,参加了3次实操练兵、2项技能竞赛,参与2项创新课题攻关,完成1项设备缺陷改善,综合技能得到了很大提升。
成“匠”—收获“有为有位”待遇
“优劳优得,技高者多得”,已成为动力车间鼓励生产一线青工向“技术+技能”人才转型的加速器,为人才队伍的动态优化和良性循环注入新动能。
“我夺得洛阳市TIA全集成‘智能交互’技能竞赛的冠军,同时也被授予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可谓是名利双收。”动力车间维修电工王驰分享获奖的喜悦。
“参加创新创意大赛获得金奖后,车间人才赋能优享计划给予我外出交流学习,今年已经参与3次,让我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张亚东作为赋能优享机制的受益者,道出了激励待遇给予他的成长空间。
为加快技能型、专家型、创新型、学习型技术人才培养,动力车间多维度搭建激励机制,形成人才赋能优享计划,创新创效优赏计划,技能技艺提升奖励计划,工匠培养选树计划,个人积分榜首打赏计划,突出激励成长的奖励待遇。与此同时,坚持收入分配向贡献者倾斜,奖励奖金向晋升者倾斜,荣誉称号向赋能者倾斜,推进高技能人才待遇提升,让青年人才“名利双收”。
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让敢想敢干,能干会干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今年以来,车间新增洛阳市卓越工程师1名,工程师1名,河洛工匠1名,技师1名,申报高级技师5名,1人获得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
“青年是企业的未来,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将把青年队伍的培养作为数字化能源建设的重中之重,实现关爱全覆盖、权益全覆盖、服务全覆盖,充分激发青工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让青年成长成才有更广阔的舞台,为智能动力的发展注入能量。”动力车间负责人明确了下一步青年培养的方向。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