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叶,从一枝吐绿到簇拥成一片苍翠,片片饱含奋斗。
一片叶,从田间到车间历经数十道工序,道道体现匠心。
从一片叶开始,山东中烟不同年龄、不同岗位、不同地域的员工,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扛起“泰山”品牌发展的重任,争当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唱响从“一片叶”到“一包烟”的高质量发展之歌。
李玉辉(左)和同事对烟用香基模块生产进行验证。任浩摄
和“一片叶”共同成长的青年
又是一年采收季。山东中烟采购中心张东东等30余名技术人员再次踏上征程,奔赴云、贵、川、湘、闽等13省区烟叶采购一线。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不同区域的烟叶,品类特征、产品特征也各不相同。张东东和同事们要做的是竭尽全力保障“泰山”品牌卷烟所需的烟叶品质优良。对他们来说,练就过硬的烟叶评级技能至关重要。
“我见证了烟叶的成长,烟叶也见证了我的成长。”2013年,从青岛农业大学本科毕业的张东东,走到岗位没多久就一头扎进了田间。他和同事们跑遍了全国所有烟叶产区,与烟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实地解决烟农在烟叶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年里有近300天,他们要围着烟叶转。从烟叶质量分析、分级标准制定、检验调拨到复烤加工,张东东白天跟着师傅跑,不懂的地方就拍照、做笔记,晚上回去总结分析,笔记本记了厚厚一摞,PPT不知做了多少个。一片片烟叶在田间成熟了,张东东也逐渐掌握了烟叶评级的技术标准,先后获得第二届山东中烟烟叶评级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山东中烟烟叶分级暨打叶复烤劳动竞赛第一名、山东烟草工商企业首届烟叶评级青年技能竞赛第一名。
随后,勤学善思的张东东攻读了在职硕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锤炼出过硬本领,在云、贵、川、湘、闽等十多个烟区开展烟叶质量、复烤加工巡检及技术指导时,他深入思考进一步提高山东中烟打叶复烤成品片烟均质化水平的方法,提出把同一批次、选后同一等级的烟叶根据化学成分高低,再分为A、B、C三类,悬挂不同颜色的标识进行分类存放、加工。在行业推行烟叶均质化加工之初,这种更精细化的分类方法在更大程度上保证了烟叶质量的一致性。张东东还与同事们深入研究各复烤企业设备设施和工艺技术差异,制定烟叶加工提质增效工作措施,为实现山东中烟烟叶采购质量、经济指标双提升打牢基础。
2019年、2020年,先后两次被国家烟草专卖局授予“全国烟草技术能手”称号;2020年入选烟草行业优秀技能人才库;2021年入选全国烟叶等级检验专家库;2022年入选山东中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库……如今,经验丰富的张东东开始为青年员工授课,将匠心传递下去。
苏海建对设计好的配方进行称量试验。任浩摄
同“一片叶”暗暗较劲的汉子
当精挑细选的烟叶被张东东和同事们送进卷烟工厂,“一片叶”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这片薄薄的叶子,遇到的竟是要与它“较劲”的人。
“我们搞技术的人都很犟,只要设定了目标,不达目的是绝不会罢休的。”山东中烟技术中心工艺研究室主任管仕栓说。他所在的技术中心负责产品的开发与维护。
新研发或升级改版的产品投入试生产的过程中,从烟叶开箱解包到制丝烘丝,再到卷制包装,管仕栓与同事们要全流程跟踪,现场收集各生产工艺关键参数,对前十件产品每箱进行抽样评吸,各环节都要关注产品质量,有时跟踪完夜班生产已近天亮。
“实际上,我们评吸的大都是单料烟。所谓单料烟,就是初烤或复烤后的单等级烤烟或晾晒烟,味道辣、呛。”管仕栓解释说。
在技术中心,除了已被聘任为山东中烟首席二级工程师的管仕栓,还有一群与他一样不断“死磕”细节与品质的人。
香精香料研究员苏海建负责提升山东烟叶使用价值的功能性香料板块设计技术研究项目,为做好该项目的配伍验证,他泡在实验室,认真比对每一支卷烟的特点,详细记录,寻求参考依据。
为提升调香技术基础研究水平,苏海建的同事,同为香精香料研究员的李玉辉已经搜集了520种、730个品质稳定、效果明显的香料单体,并且给每一种香料单体都制作了二维码,成分、功能、中文名、英文名、使用比例等信息一扫即知。
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杨明峰和同事们则负责和参与维护多个鲁产卷烟规格。他们不断优化不同卷烟规格的配方,通过调整进口烟叶、山东烟叶、晾晒烟叶等不同烟叶的比例,有效提升卷烟产品质量。
……
正是这样一群与烟叶暗暗“较劲”的汉子,在技术上追求完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们携手开发一片好烟叶,共同研发一包好烟,为提升技术增底气、优化产品提效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王彬(中)和同事交流设备操作技术要领。纪晓航摄
用“一片叶”淬炼本领的大师
有了好配方,“闭关修炼”之后的烟叶被运送到车间进入生产环节。在这里,每一道工序都能遇到追求完美的大师。山东中烟首席技师、青岛卷烟厂卷包车间包装设备维修主管王彬就是其中一位。
王彬常说:“既然干,就要干到最好,必须让生产出来的产品达到完美才行。”这不,他又与产品的外观质量较上了劲。其实,山东中烟生产的卷烟烟盒小盒侧封已达到国标,但在他看来还不够完美。他一点点修整长边侧封烙铁,把烙铁与烟包的接触面修整成弧形,使其完美贴合,达到平整效果。始终追求完美的执著和坚持不懈的付出,让王彬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去年4月,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王彬技能大师工作室入选烟草行业首批技能大师工作室。
如今,王彬是卷包车间名副其实的“领头雁”。然而,这样一位大师也像每一片烟叶一样是经过千锤百炼才成长起来的。
王彬还记得自己1992年刚入行时的样子。那时候,他推着小推车,在车间里一车接一车地运送物资,尽管是一项比较枯燥的工作,但他毫无怨言,而是整天泡在车间里,一有机会就向老师傅请教设备操作方面的问题。
凭着这样一股刻苦钻研的劲儿,1994年王彬被派到德国参加技术培训。回国后,他承担起了维修卷烟包装机FOCKE350的任务。“机会难得,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能亲手操作并维修当时国际上先进的包装机,这让王彬兴奋不已。
“上班围着设备转,下班拿着图纸看”成了王彬那段时期上班时候的真实写照。“遇到问题没搞明白,饭吃不香,觉睡不好。”从那时起,王彬患了工作上的“强迫症”。有时为了查出一个问题的根源,他在设备旁一待就是十多个小时,并迅速成长为车间里最年轻的技术骨干。
1996年夏天,为了缓解生产紧张的局面,青岛卷烟厂引进第二组FOCKE350包装机。“宁可汗水漂起船,确保FK早投产”——青岛卷烟厂成立了设备安装调试突击队,作为主要技术人员的王彬和其他突击队成员喊出了这样的口号。改造烟盘夹持、调节透明传感器、重新铺设管线……王彬和队员们不畏酷暑,最终仅用10天时间便高质量完成了外国专家需要45天才能完成的工作。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设备进入车间,王彬也在学习与实践中成长为设备主管,成为名副其实的设备“大管家”。
2013年,山东中烟引进国内首台ZB48国产超高速包装机组。当时,行业设备管理现场会召开在即,设备早日投产成为企业上下共同的期盼。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王彬他们与厂家工作人员通力协作,克服车间设备喷漆及环氧地面施工造成的粉尘浓度高、空气温湿度大等困难,一头扎进闷热高湿的环境里,一干就是几十天,实现了从0到1的技术突破,先后完成了近20项技术革新,创造了该厂从安装调试到设备验收的新记录。
从毛头小伙到两鬓斑白,王彬始终保持着对设备维修工作的热爱。步入不惑之年,他还考取了高级考评员、裁判员资格证书,在行业多次竞赛实操中担任命题组长及竞赛总教练,而他带出的徒弟也成长为生产一线重要技术骨干,从工作室先后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烟草技术能手”等一大批工匠……
经历千锤百炼,一片烟叶成为一支卷烟。在山东中烟的生产线上,像王彬一样一代代扎根生产一线,爱岗敬业、守正创新的工匠在磨砺中成长为技能大师,成就平凡岁月里的荣光与梦想。
张东东在烟叶分级室制作烟叶样品。李强摄
带“一片叶”开拓市场的“女将”
从山东到江苏,从卷烟工厂到市场营销,丁会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借厂里选拔省外营销人员的机会,丁会主动报名,成为山东中烟市场营销中心江苏区域南通市场的一名客户经理。
南通话是江苏方言乃至全国方言中较为复杂的一种。初来乍到,在走访时遇到年龄偏大的零售客户,丁会连说带比划,还是越听越懵。为了尽快适应环境,她跑到菜市场、小吃街等人多的地方,把自己放在大环境里去“磨耳朵”。如今,她已经能很好地融入当地生活。
南通下辖3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1个县。在江苏烟草开展“最美店铺”评选活动的那段时间里,丁会与南通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客户经理一起走访零售客户,了解情况。一周时间里,丁会把七个区县全跑了个遍。
“每年元旦前后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山东中烟市场营销中心北京市场客户经理张瀚允说。这时,全国各地载有不同品牌卷烟的集装箱大货车都会发往北京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物流中心。
凌晨三点,周围黑漆漆的,张瀚允已经在前往物流中心的路上。为保障鲁产卷烟货源供应,从商业公司下达订单的那一刻起,张瀚允悬着的心就没放下过。货物是否顺利分装,司机能否按时到达,途中会不会遭遇暴风雨等恶劣天气,这些问题经常出现在她的脑海中。
北京市局(公司)物流中心位于通州,距离中心城区较远。张瀚允和同事们一路上与去城区上班的车流相向行驶。红彤彤的太阳跳动着,从地平线上渐渐露出来。“看,咱们在逐日奔跑。”张瀚允与同事开玩笑说。
“是山东中烟的师傅吗?在哪个位置?”早上五点钟,她到达目的地,瘦弱的身影穿梭在近百辆大货车中,找寻自己公司的车辆,熟练地引领着师傅卸货、入库……
经过多年的工作历练,张瀚允已成为营销领域的一名干将。遇到北京市局(公司)下辖的各区局(公司)召开零售客户培训会时,张瀚允就根据各区局(公司)提报的零售客户培训需求,协助商业企业客户经理悉心准备课件,协调师资……每到培训季,四五十场培训会,她奔波于16个区之间,月行程达千公里。
刘峰蕾,自2003年从事鲁产卷烟营销工作,在河南、山东等地市场一待就是二十年。她服务了上千个零售客户,与商业企业工作人员一起助力他们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今年春天,她再次启程,奔赴云南担任区域市场负责人。
张瀚允(右)向北京冠发名昌文化有限公司营业员介绍鲁产卷烟产品特点。张岳摄
“香格里拉听起来很美,但海拔3000多米,我刚到时胸闷、流鼻血。”山东中烟市场营销中心云南区域设立时间不长,是抓机遇、夯基础的关键期。“很多工作要像蚂蚁啃骨头,要一点点去干!”虽然身处不同的卷烟市场,刘峰蕾雷厉风行、乐观豁达的干事作风一点都没变。
不一样的城市,一样的奔波。在营销路上,还有很多像丁会、张瀚允、刘峰蕾一样的“女将”全心全意服务终端,让匠心铸就的“泰山”品牌在不同的市场上立足生根,完成一片叶的最终蜕变。
这些勇于担当、敬业实干、甘于奉献的山东中烟人,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在奋斗中屡建新功,将“一枝吐绿”延展成“一片苍翠”,一步一个脚印,为推动山东中烟高质量发展奋力攀登、勇往直前。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